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我們談論過,良知不是一種感覺,而是理智作出的一個判斷。要作出判斷,理智需要資訊。缺乏資訊就是無知(參閱《天主教教理》第1790點)。 一個出於無知而行動的人該不該受到譴責呢?答案取決於他的無知是(1)可克服的無知或,(2)不可克服的無知。它們的分別是甚麼?
速食神學
【速食神學】(176) – 良知是一種內疚感嗎?
2022年5月13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我們如何理解「良知」?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372點定義良知如下:「道德良心是理性的一個判斷,存在於人心深處,在適當的時刻,囑咐他行善避惡。人藉此辨認一個即將採取或已經完成的行為的道德品質,使人對這行為負起責任。當聆聽道德良心的時候,明智的人便能聽到天主發言」。
【速食神學】(175) – 我們應該遵守人性法律嗎?
2022年5月6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成文神律」和本性律給予我們指導指引,使引領我們到達永恆的目的地。 然而,我們需要更多具體的指引來協助我們滿全道德律。這些指引可能因地而異,由合法的人性權威當局所制定。這就是我們所稱為人性法律。
【速食神學】(174) – 你可以解釋更多甚麼是「成文神律」嗎?
2022年4月29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當我們購買電子產品時,按邏輯,打開包裝後的第一事件是閱讀使用說明書。產品越貴重,我們越需細心地閱讀和理解指引。因為說明書告訴我們產品如何運作。
【速食神學】(173) – 「本性律」是甚麼意思?
2022年4月22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永恆律 我們在創世紀中曾讀過,天主透過祂的「Λόγος」(Logos)和祂的言語(「天主說……」創1:3)創造了宇宙萬物。聖若望補充,「萬物是藉着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由他而造成的」(若1:3)。
【速食神學】(172) – 為甚麼自由需要法律?
2022年4月14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作出選擇意味着知道我們面前的選擇。 當一個人去餐廳時,他會首先檢查餐牌,看看他可以點甚麼,或詢問侍應他們能提供甚麼。
【速食神學】(171) – 甚麼因素會削弱或提升自由?
2022年4月8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削弱自由的因素 《天主教教理》第1735點解釋了甚麼事情能夠削弱行為的自由,從而減少我們對它的責任:「一個行為的歸咎和責任,可因無知、疏忽、暴力、恐懼、習慣、激情,和其他心理或社會因素而減輕或甚至免除」。
【速食神學】(170) – 我們唯一必須渴望的東西是甚麼?
2022年4月1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我們已經確認了人有作出知情和明智選擇的能力——即他是自由的。然而,聖多瑪斯教導我們,在生命裡頭,有一件事我們不是自由地選擇或拒絕的,它是我們必須渴望的東西。這東西是甚麼?幸福。
【速食神學】(169) – 承諾會奪去我們的自由嗎?
2022年3月25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自由是神聖的和不可侵犯的,因為它是天主的自由的肖像。因此天主不會容許任何人——包括天使和魔鬼,甚至祂自己——侵犯這自由。
【速食神學】(168) – 我們對「自由」的理解是甚麼?
2022年3月18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為很多人而言,「自由」意謂沒有束縛,猶如某人從監獄裡釋放出來,重獲「自由」。我們可以稱其為物理或外在類型的自由。 另外,很多人認為,自由的定義是能夠作他喜歡的事,或者他感覺上想做的事。然而,這個定義立即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我們有很多事情想做,但因為人性的限制,我們做不了。我們或許想如天上的鴿子一樣飛翔,或像魚一樣在水中暢泳,但我們沒有能力去這樣做。我們或許想如巴伐洛堤(Pavaroti)一樣歌唱,但本性上我們沒有這種天賦。如果自由被定義為作自己喜歡的事情,那麼自由便不能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