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辦事處主任陳庭鋒「天主教學校透過校園生活,讓學生見證天主的臨在」 訪問:Marco Carvalho 在澳門40多間學校裡,天主教學校佔過半數。澳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辦事處陳庭鋒主日早前接受本報葡文版專訪時,談到天主教學校在過去幾年的收生人數持續增長。他稱,這與天主教學校的價值觀和使命有關,即使當中面臨不同的挑戰。
Blog
聖大舉行開學彌撒
2023年9月22日聖大舉行聖十字架小堂主保瞻禮暨開學彌撒李主教:真正謙遜的人會願意接受和接納自己的軟弱 (本報訊)聖若瑟大學(下稱聖大)上週四(14日)於青洲校舍聖十字架小堂舉行開學彌撒,由澳門教區首牧暨聖大校監李斌主教主持,聖大校牧張俊鍵神父,以及一眾神長共祭,不少聖大師生出席。
教區學校舉行聯校開學彌撒
2023年9月22日【圖片來源:聖若瑟教區中學】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豁下的教區學校上週五(15日)早上假主教座堂舉行聯校開學彌撒,由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禮,各校校牧包括劉炎新神父、張俊鍵神父、杜亮神父、陳信望神父、羅樂仁神父及夏子明神父一同共祭,多間學校校長、校監與校董、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和副主任,以及各天主教學校師生代表出席。
【心遇聖言】在主葡萄園內工作的喜樂
2023年9月22日文:李愛德神父耶穌聖心司鐸會 甲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不久前,新冠疫情為澳門社會帶來了一片漫長的沉寂:冷清清的街道,不少商舖被逼倒閉。看來這種城市的失落與悲傷已經離去,現在人們回復工作,而工作是恢復家庭與社會生活的基本價值。不少企業和商店重新開業,而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重返澳門工作。誠實的人們,希望為自己和家人的生計而努力工作。工作使他們有尊嚴;透過工作,他們為我們社會的成長與發展作出貢獻。
韓國首位聖人聖像在梵蒂岡揭幕
2023年9月22日(天亞社訊)據傳媒報道,韓國首位天主教神父、殉道者和聖人金大建的聖像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的外牆上揭幕。 據《韓聯社》報道,這座聖像上週六(16日)落成,是這位聖人殉道177周年的紀念日。今年也恰逢是梵蒂岡和南韓慶祝建交60周年。 南韓雕塑家韓鎮燮(Han Jin-sub)創作了這座3.8米高的大理石像,在雕像上,聖人戴著韓國傳統稱為gat的禮帽,身穿韓國傳統男子稱為dopo的服裝。
韓國天主教徒為殘疾人士開設農場
2023年9月22日(天亞社訊)南韓春川教區開設了一個農場,透過體驗和社交活動,幫助殘疾人士放鬆身心。 韓國《天主教和平廣播公司》報道,教區社會福利協會會員團體「愛之蘭」開辦的「關懷農場」上週五(15日)正式運作。
教宗公開接見:聖金邦尼是對非洲充滿熱忱的使徒
2023年9月22日(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週三(20日)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福傳熱忱為主題的要理講授,並論述了非洲大陸的使徒聖金邦尼(Daniele Comboni)的見證,強調在福傳工作中人人都應參與,都是主角。聖人說:「我的心被佔據,只為他們而活着。」他又對非洲人民說:「我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將能為你們奉獻生命。」 停止扼殺非洲
天主自會照料 聖高比更新福傳服務組交流日誌
2023年9月15日文:聖高比更新福傳服務組義工 【義工一】 這天,陽光猛烈,聖高比探監義工們帶着一顆顆熾熱的心,由會長帶領,一行12人到達香港油麻地廟街某單位,名為《耶穌醫生中心》。走上一條高直、窄窄的的樓梯,來到上層,看到長長的客廳,由數張枱組成長長的餐桌,枱面已擺放好餐具。胡神父和社工梁小姐已等候我們了。午膳前,胡神父向我們介紹了他創立的《慈悲香港》(一個非牟利慈善團體)的工作。獻主會胡頌恆神父(Father John Wotherspoon)來自澳洲,30多年前來到香港廟街,看到了這區的需要,就開展了他的服務。他被人稱為「廟街神父」,又因為經常去監獄探囚犯,故又被稱為「監獄神父」 我們一起享受豐富的午餐,食物是由樓下食店外賣帶上來的。膳後,我們在小聖堂祈禱,小聖堂設在客廳盡處,教堂雖小,簡單神聖,給人安祥平靜的感覺,因為有主的臨在。 離開這裏,神父帶我們去隔壁一個正在裝修、準備作為餐廳的地下舖位,該餐廳為該區提供廉價的膳食外,亦會盡量聘請更新人士,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同時又在一角設了社工辦公室,為市民提供社區關顧。 梁社工又帶我們去到附近一座唐樓單位,那裏收留着數名無家可歸的女士,祇見環境簡潔開揚,有數間房,房間設有雙層床。據說他們已為無家者,租了數個單位。 梁社工又領我們到油麻地一幢大廈頂樓,是《慈悲香港中心》。這單位,是由恩人贈送的,剛使用只有兩個月。我們進內就是一個大客廳,前後是窗,採光度非常好。最令我矚目是掛在窗上的「無家者耶穌」的畫像,想起耶穌的話:「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做的,就是對我做」(瑪25:40)。接待我們的,是中心的陳子光弟兄和數位過來人會員。大家圍圈坐下。陳弟兄侃侃而談,闡述了他們服務的多元性,由探監到出獄,一直陪伴跟進。也照顧露宿者,戒毒者,獨居者等,協助和提供他們生活上的所需,更重要帶他們認識天主,令生命更有依靠。 陳弟兄強調為主服務特殊人士,最需要信德,祗要肯走出第一步,天主自會鋪排,成就一切。不用擔心經費問題,天主自會照料。他最佩服胡神父的信德,他從來不憂慮金錢上的問題,祗管做。的確,從起初,胡神父在他居住的一個劏房開小組,到現在擁有近千尺的聚會之地,真實地體驗了天主的信實。陳弟兄更祈盼為天主作的夢可成真。 下午三時半,陸續有會員來到,因為這時間是福音堂,我們就一起參與這堂課。今日的主題是「今天天主仍行神蹟嗎?」期間有義工彈唱,有短片,有生活見證,內容意義深長。 四時半,胡神父和盧伯榮神父到來。盧神父現擔任明愛助理總裁,專注透過愛德工作來傳遞主愛。胡神父點名請在場會員作生活見證。他們真實的故事令人觸動。 聚會結束前,胡神父,盧神父,邀請我們同行的神師李蘊薇修女,齊給在場會員覆手和敷聖油。 我們要離別了,完成了今日的行程。對於他們的委身和熱誠,主動地尋找失落的人,不單彰映了天主的肖象(瑪25:35、36),也激發了我們,思考未來,能否為囚友提供更多的服務。 【義工二】 「他們用關心、陪伴、聆聽等,對待最弱勢的、缺乏親情的、露宿的、吸毒的,外傭等各類被社會忽略的一群。這使命最緊要是勇於踏出第一步,其他的上主自會照料(創22:8)。他們沒有申請政府資助,全部都是來自恩人的捐助。並能凝聚到一個班底及義工群協助神父推動各項活動及使命!不祇是探監,還跟進每個個案的後續更生工作,甚至舉辦慕道班傳福音,讓釋囚認識天主,繼而有機會受洗。 認同胡神父及其團體的服務及工作,我覺得他們辦得非常成功,值得借鑒。今日的探訪交流活動值得我們探討及考慮其在澳門的可行性。」 回程中,剛才詠唱的歌曲在腦中迴響:「⋯⋯有你愛我讓我知道我是存在,有你愛我讓我知道我重要,有你愛我讓我知道我是人,被珍惜的一個讓我知道你是愛。」如陳弟兄所言,祗有愛,才能改變生命。 願愛存在人間,唯愛永遠長存。
聖體方濟各修女會聖嬰項目 為白冷兒童和家庭服務廿八載
2023年9月15日文:納奧米.齊默爾曼(Naomi Zimmermann) 聖體方濟各修女會(The Franciscan Sisters of the Eucharist)1995年創立「聖嬰項目」,是一個獨特的教育和心理治療中心,位於白冷貝特薩胡爾(Beit Sahour),為有嚴重行為和情緒問題的兒童提供日間治療。
緬甸信徒在空襲中慶祝聖母誕辰瞻禮
2023年9月15日(天亞社訊)儘管在軍隊持續的暴力下,飽受內戰打擊的緬甸天主教徒仍在上週五(8日)慶祝聖母誕辰瞻禮。 緬甸貌波(Charles Maung Bo)樞機當日在仰光總教區聖安多尼堂的彌撒講道中說:「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壞消息,比如人們無家可歸,因為他們整個的村莊都被燒毀了,化為灰燼。」他表示,我們現在「正處於我們沒有預料到和希望看到的痛苦和困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