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平良(口述)、崔一騫(整理) 編按:林樂培,廣東南海人,出生於澳門,世界著名音樂家。林先生從事作曲、指揮、講學、管弦樂團顧問、電視節目主持及樂評等工作,他以「從古思中尋根,在前衛中找路」為創作方向,一生致力將中國音樂現代化,能在國際樂壇上爭一席位。他的作品曾在二十三個國家及地區廣播,四十一個城市演出,與二十六隊交響樂團及三十八位著名指揮家合作。其創作包括中國民族樂器管弦樂、西方樂器管弦樂、室樂及大合唱等,並經常參加音樂研究活動,近年足跡遍及亞、歐、美洲近30個城市。他是最先被列入葛羅夫(Grove)音樂及音樂家辭典的華人音樂家之一。
uncategorised
【速食神學】(203) – 甚麼是犯罪的機會?「與惡合作」意謂甚麼?
2022年12月16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犯罪的機會 犯罪的機會關乎一個外在的環境(人、物、書籍、遊戲、情況、事件等等),這環境強烈煽動犯罪的可能和為它提供一個合適的犯罪機會。這樣的環境引致誘惑。 犯罪的機會有很多種。
「社會訓導」教師培訓課程開課
2022年11月25日(本報訊)由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以及聖若瑟大學持續進修部合辦的「社會訓導」教師培訓課程上週四(17日)正式開課,課程由李斌生主教、生委關社組組長葉永強先生以及其他分享嘉賓負責帶領,盼望透過共同反思《DOCAT》一書內的各個課題,讓教區學校任教的品德與公民科老師,特別是當中的非教友老師,了解天主教在社會訓導方面的重要原則,從而令他們認識信仰與社會的連繫。
韓國修女活出《願祢受讚頌》通諭精神
2022年10月7日(天亞社訊)在一群修女的實踐下,位於南韓仁川市桂陽區的聖母院生態靈修中心成為了教宗方濟各在他的環境通諭中所呼籲的對地球的愛和關懷的體現。
【速食神學】 (190) – 天主聖三如何反映在人身上?
2022年9月16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由於人是按天主的肖象和模樣而造成的,因此人身上反映出天主聖三。在天主內有知識和愛的關係。天主也願意將這關係反映在人身上。因此,《天主教教理》(第1878點)確認:「天主三位的一體性,和人與人之間應在真理和愛中建立的兄弟手足情誼,有相似之處」。
《聖經門廊》 協助華文讀者走進聖經世界
2022年8月19日文:Marco Carvalho譯:梁皓衍 「《聖經門廊》是一本參考書,是閱讀聖經,或是閱讀天主教會一些文獻的最佳良伴。」樂仁出版社早前將西班牙文版的《Pórtico de la Biblia》翻譯成中文的《聖經門廊》。
愛護窮人,當務之急?
2022年8月12日文:高凡濤神父譯:何心豫 我們的世界何其富裕,但許多窮人卻缺乏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資。外面的世界物資豐富,明明足夠讓所有人都飽暖,但有人把這些資源用在破壞殺戮上,使許多人被迫生活在貧窮之中,這不義的壓迫是向天喊冤的罪過之一。
新加坡百年教堂翻新後吸引更多訪客
2022年7月29日(天亞社訊)新加坡一座有百年曆史的天主教堂是國家文物。在經過五年翻新於上月重新開放以來,吸引了數百名天主教徒和遊客。
天主的愛!
2022年7月1日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譯:何心豫 愛意味着希望他人安好,為他人行善:做一個好人。愛是「甘願施捨的美德:與他人分享愛;將愛給予他人,使他們快樂」(埃迪特.施泰因)。愛是人類和基督徒最偉大的價值和美德:朋友兄弟間的友愛(philia)﹑天主的愛(agape)或無條件的愛﹑仁慈慷慨之愛,甚至愛仇人(參照路加福音6:27-38),以及愛貧困和有需要的人(參照瑪25:31-46)。在基督宗教傳統中,愛作為仁愛、愛德——在我們內的天主之愛——被視為所有美德的「形態」,賦予生命所有其他美德。而實際上,生命本身就是愛,而生活也就是去愛。
【速食神學】(183) – 成為「友善」和「體面」的基督徒便足夠了嗎?
2022年7月1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當我們研習十誡時,當我們探討我們行為的善惡時,我們不僅致力於成為「友善」或 「體面」或「受人尊敬」的人。那是最低限度。正如我們照料我們的身體不僅是為了避免患病一樣,我們照料我們的神修生活不僅是為了避免犯罪,而是為了成聖。其實,聖保祿,運用了運動員的形象來向我們展示,基督徒的生活不只是關乎不落敗,而是關乎取勝;這不僅是關於不成為罪人,而是成為聖人(格前9: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