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父親,我們愛您!」29歲的米爾德麗特(Mildred)在接受《EWTN》西班牙語頻道(EWTN)專訪時,滿懷情感地分享了她與教宗良十四(Pope Leo XIV),即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神父之間的深厚聯繫。這位現任教宗在她出生時,是秘魯丘盧卡納斯一位年輕的奧斯定會傳教士,並成為她的代父。
uncategorised
專訪耶穌會士狄明德神父:服務就是前往有需要的地方
文:Marco Carvalho 在早前的善牧主日,天主教澳門教區為新的聖召祈禱,並慶祝了鍾志堅神父和耶穌會士狄明德神父(Fr Dominique Tyl)的晉鐸金禧紀念。狄明德神父出生於法國布列塔尼,於1975年5月16日在台灣祝聖為司鐸。他在耶穌會的聖召中找到了圓滿的道路。耶穌會帶領他踏上信仰的偉大冒險,追隨中華民族及其文化,並為之奉獻了四十年司鐸生涯。這位聖若瑟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前院長,早前接受了《號角報》的專訪,分享他回應聖召的歷程。
美演員訪問中談四旬期反思:沒有人不被救贖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美國天主教演員馬克.華伯格(Mark Wahlberg)接受霍士新聞訪問,談及四旬期。他認為任何人想要在四旬期與天主和好,都應該抓緊機會:「我覺得沒有人是不被救贖的。天主知道你的心,也知道你是否真誠渴望彌補,並改變你的生活。」
《竹.木.經.心》的書藝與《鉛起》的歷史 紐曼樞機藝文館舉行五週年聯展開幕
(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訊)為推動本地藝文發展,加深大眾對中華傳統文化及澳門教育歷史發展認識,澳門教區演藝文協會及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於3月15日舉行《竹.木.經.心——書法藝術展》暨《鉛起——澳門慈幼孤兒院印刷館文檔展》聯展的開幕禮。
聖德蘭學校舉行康體競技日
聖德蘭學校上週六(15日)上午舉行了「康體競技日」活動。活動透過體育運動,鼓勵學生鍛煉身體、享受運動樂趣,並促進同學間的友誼,營造校園團結和諧氛圍。
利瑪竇中學幼稚園舉辦專題研習開放日
利瑪竇中學幼稚園於2024/2025年度成功舉辦「綠『惜』家園」專題研習開放日,吸引大量師生及家長參與。活動旨在提升環保意識,鼓勵珍惜地球資源。
四旬期避靜第八場默想 每一個愛的行動都有無窮的價值
(梵蒂岡新聞訊)3月13日是教宗方濟各當選的12週年紀念日,教宗府講道神師帕索里尼神父帶領聖座部會首長進行四旬期避靜的第八場默想。在默想的開始,講道神師特別祝願住院治療的教宗,向教宗表達感激和孝愛之情。以下是第八場默想的撮要。
四旬期避靜第十場默想 生命不是一部無意義的影片
(梵蒂岡新聞網訊)生命有其美妙,也有艱難的時刻,它向我們提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若一切都走向終結,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還有甚麼意義?若對永生沒有希望,現實生活的重擔就會壓垮我們或使我們玩世不恭,將我們推向屈從於命運。聖保祿建議我們要將目光放在永恆而無形的事物上。
烏克蘭志願者用治療犬幫助兒童克服戰爭創傷
(梵蒂岡新聞訊)奧萊娜・維利琴科(Olena Velychenko)是一位來自赫爾松的烏克蘭南部的在明愛會(Caritas)服務的志願者。她在戰爭爆發前,曾夢想建立一個犬類訓練中心,讓孩子和成人通過與狗互動克服心理障礙。
近三萬果阿信徒在四旬期舉行懺悔步行朝聖
(天亞社訊)印度西部果阿數千名天主教徒在他們的教區進行懺悔步行朝聖,作為年度悔罪之旅的一部分。 果阿暨達曼總教區社會傳媒中心主任卡多佐(Barry Cardozo)神父表示,今年是希望禧年,年度朝聖的主題是「希望的朝聖者,讓我們宣講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