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論盡家庭】(2.6) 婚姻及家庭舞蹈:公主王子式的浪漫愛情

文:梁敬之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及認可督導 因為你在我眼中是寶貴的,是貴重的,我愛慕你……(依撒意亞43:4)   一位年青人花盡了積蓄,帶女朋友去歐洲買名牌手袋衣飾鞋物。 我問他說:「花了那麼多錢,你不覺得肉疼嗎?」 他回答說:「當然不會!只要她開心,我就開心了。」 「真的?她為你來說是那麼重要?」我有點好奇的問。 「因為她是我女神!在別人眼中,她可能是普通女生一名。但在我心目中,她是那麼的完美、溫柔、善良。只要她喜歡,我覺得我為她做甚麼都值得!」他邊說邊笑。我感到眼前的年青人可能是世上此刻最幸福的人。 「那麼,如果她痛苦呢?」我問。 「那我會更痛苦!」他七情上瞼地回答,毫不掩飾。 我對他說:「你患上精神病了!」 *                          *                                  *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向外流溢的.才是生命之泉

文: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四主日   如果大家在今天感恩祭中留心細聽主祭禱文的話,今天的禮儀主題就開宗明義的在〈集禱經〉中出現【拙譯】:「全能而永恆的天主,〔求祢〕領我們往那天上喜樂之家,好教那卑微的羊群,也可到達牠們那強有力的牧者早已前往的地方去!」(拉:Omnipotens sempiterne Deus, deduc nos ad societatem caelestium gaudiorum, ut eo perveniat humilitas gregis, quo processit fortitudo pastoris.)。 在第二篇讀經(《默示錄》)中,我們再一次讀到羔羊的描寫(參上週):這羔羊引領着羊群。只是,在這週的讀經中,這羔羊的圖像也多了一重寓意:『牧人』。把「羔羊」和「牧人」這兩個不能重疊的描寫同時應用到基督一人身上,並不是《默》作者的思路錯亂,而是「默啟文學」體裁的風格使然。如我們在上週已看過的,作者使用羔羊的描寫在基督身上,強調出祂願意站在羊群的一邊,成為牠們的一份子(the Lamb’s solidarity with the flock),並正正出於這原因,無辜的祂卻竟願意揹起牠們的罪罰,讓自己成了贖罪的祭品、逾越的犧牲。然而,今天我們看到,同樣的情況,但事效的方向卻相反。在這大群義人的神視中,是(義)人——因着他們在迫害中的堅定——(願意)站在羔羊的一邊([righteous] human beings’ solidarity with Christ),成了潔白無瑕的,如同基督一樣。他們在迫害中所流的血,洗淨了他們,使他們好像基督一樣的無垢。至於羔羊,猶如一個會牧放餵養羊群的牧人,領他們到水源。這撫慰之源,就是那會拭去每個(受苦的)人眼中淚水的天主。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方舟團體創辦人溫立光安息 享年90歲

(公教報訊)方舟團體創辦人溫立光(Jean Vanier)週二(7日)在法國巴黎安息主懷,享年90歲。 加拿大籍的溫立光是天主教徒,1928年生於瑞士日内瓦,1964年與友人成立傷健團體「方舟」(L’Arche),在全球約有150個中心,致力於為心智障礙者服務。 據《梵蒂岡新聞網》報道,教宗方濟各已得悉溫立光離世的消息,表示會為溫立光的安息和方舟團體祈禱。溫立光生前曾任宗座平信徒委員會成員。溫立光曾於2014年3月21日與教宗方濟各會晤,稱他為「面帶笑容和與人相遇」的教宗。   父親為加拿大總督 年少服務海軍 溫立光的父親曾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英女皇委任為加拿大總督。溫立光曾居於英國、法國及加拿大,並服務海軍,但他1950年辭職後專注靈修與神學,1962年在巴黎天主教學院取得博士學位。 期間, 一位殘障院校的指導神師擔當他的靈修導師,啟發他服務殘障者,讓他了解到「現實世界充斥著殘障、被羞辱及抑鬱的人」。   殘障院校神師啟蒙 決心服務弱小 溫立光1964年在法國北部成立第一個方舟團體, 緣於他「遇上可怕境況」──他當年發現一個照顧遭遺棄殘疾者的機構, 40個床位卻照顧了80人;機構雖分擔了父母照顧殘疾兒的壓力,卻忽略殘疾者的益處。溫立光遂邀請其中兩名智障男士到法國與他一同生活,方舟團體由此誕生。 溫立光生前常到世界各地去支持並成立更多團體,以及服務同樣推動傷健共融的「信和光」團體(包括香港的信和光),又為青年、社會邊緣人士、在囚者主持演講及避靜。   殘障人士內含人性寶藏 2015年溫立光獲得鄧普頓獎(有指尤如宗教界的諾貝爾獎),他領獎前接受傳媒訪問時,呼籲眾人倍加團結去抗衡現今瞬息萬變且充滿危機的世界,但同時指社會已逐漸改變,和平種子已播到肥沃的土壤中,包括減少對弱智人士的偏見。 他說, 社會一直認為弱智人士來到世上是個「錯誤」,因為其父母或祖先做錯事,「但今天我們發現這些人蘊藏著人性寶藏,在講求勝利與權力的文化裡能改變人心」。 溫立光曾接受《梵蒂岡電台》訪問,表示方舟團體的使命是「與極度脆弱、貧窮、痛苦的世界以及那些被遺棄的弱小者相遇」。方舟團體也是一個「修和之地,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來此與心智障礙者和志工相遇,彼此的生命都獲得轉化」。尤其重要的是,它是一個讓眾人喜樂的「歡慶之地」,心智障礙者極其重要,因為「他們蒙召做天主偉大的見證人」。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教宗方濟各致函祝賀日本天皇德仁即位 (梵蒂岡新聞網訊)日本明仁天皇上週二(4月30日)退位,翌日(5月1 日)由皇太子德仁接任,日本正式進入令和年代。教宗方濟各致函恭賀,並獻上宗座祝福。 新天皇德仁5月1日即位後,教宗方濟各特別致函祝賀,並獻上宗座的祝福。聖座新聞室的公告指出,教宗「保證為新天皇祈禱」,願上主經常賦予他「智慧與力量,為國家獻身服務」。此外,教宗也特別為天皇,王室成員以及日本人民,祈求「和平與福樂」的恩典。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2019年會員大會五月杪舉行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將於5月25日晚上六時半,假京都酒店二字樓舉行周年會員大會。屆時執行委員會及總幹事將會向各會員匯報去年的會務及介紹本年度的活動,會後安排晚宴聚餐,讓嘉賓、會員及各方好友暢談近況、彼此問候及祝福。費用為成年會員每位230元,18歲以下每位180元,非會員每位300元,名額80位,額滿即止。 報名請親臨該會(和樂大馬路281號美居廣場二期四樓–青洲社會服務綜合中心),詳情請瀏覽協會網站www.mcaf.org.mo或致電2838 8886查詢。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馬諾佩洛的聖容——真正的聖相 復活基督的標記

文:Miguel Agusto 譯:義浩 整個復活期,我們都在慶祝耶穌基督的光榮復活。按聖史若望在福音中記載,埋葬耶穌的墳墓,並不是完全空着的,他和伯多祿在那裡都看見了[與基督一同埋葬]的布。那些布曾是用來蓋着耶穌的頭,已被捲好並放在另外的地方。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聖髑,包含着我們救主身體與聖容的形象,永垂不朽。根據作家百德(Paul Badde)的研究,我們去看主的汗巾——今天以「馬諾佩洛的汗布」而聞名——並留下了耶穌聖容的圖象。有如瓜達盧佩聖母的圖象一樣,馬諾佩洛的汗巾連科學都不能解釋,沒有人找到如何將圖像印在由貝鬚絲織成的布上,繼續讓不少人讚歎。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於本年五月起正式換屆

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下稱:教委會)成立於2016年5月1日,並下設辦事處。其宗旨是:「一. 維繫及協調本澳各教區及修會學校的關係;二. 統籌本澳宗教教育範疇、監管宗教科課程、協助主教執行教區教育事務工作;三. 支援及協助教區主教在教育事業上的發展;四. 構思高等教育、延續教育、社區教育等的發展計劃。」而各委員及辦事處成員任期為三年,故於2019年5月起換屆。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楊子秋寫傳教士的第一個傳記 「陸毅神父幫助人,是不分宗教或種族」

文:Marco Carvalho 譯:何紹玲 楊子秋教授接受了澳門國際研究所給他的挑戰:為陸毅神父撰寫第一個傳記,這是一項既美好亦艱巨的任務。前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前副會長楊子秋,深信這位[中國最後的偉大傳教士]將會是一位聖者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