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方濟各與痳瘋病人

文:厄瑪烏之旅 亞西西的聖方濟各,在悔改前曾對痳瘋病人表現出極度的厭惡和排斥。在其遺囑中他親口承認,年少時每次遇到痳瘋病人,內心無比地反感,因此時常拒絕接近他們的住處。如果在旅行中偶然看到一個痳瘋病人,或經過痳瘋病人居住區,他都會堵住鼻子扭頭離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

【速食神學】(192) – 社會真的需要權威當局嗎?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一個交響樂團不會能夠演奏任何樂曲,除非它有一個指揮統一樂團裡所有成員,並讓他們共同協作起來。同樣,一個社會需要一個指揮將它的所有成員召集在一起,使他們能夠齊心協力,共同謀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祈禱】(2) – 祈禱的性質和種類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祈禱是培育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活水。祈禱就像靈魂在呼吸。靈魂感受天主在我們生活中的臨在,並與祂溝通。祈禱就是「全心全靈都歸向天主」(聖若望達瑪森聖師)。祈禱使我們與天主聯繫在一起:「當無人再聆聽我時,天主還是聆聽我……假如我祈禱,我絕不會完全孤獨。」(《在希望中得救》Spes Salvi,教宗本篤十六世)。

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服務「為王」的特徵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丙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路17:10)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駕崩,讓媒體有機會詳細描述英國皇室的生活模式,包括他們眾多僕人的工作:管家、男僕、侍從,連風笛手,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管家。在我們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傾向不使用「僕人」一詞,因為這詞常被認為有辱人格與尊嚴。雖然僕人曾是富有人家才能負擔得起,但今天的中產階級人士因忙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聘請家傭、廚師、保姆等成為現今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之光 號角舊文

【聖言之光】在希望中相信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禮儀在這主日和下主日都讓我們反思「信德」。今天,禮儀特別讓我們留意到天主的「不在」(divine absence)乃是煉淨我們信德的熔爐。此外,信德不單是來自天主的恩寵,並不是個人所贏得的『奬品』,信德更是天主透過信友團體——教會——來傳遞給我們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祈禱】(1) – 祈禱必不可少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譯:何心豫 基督徒要過神修和道德生活。無論你是神父、修士修女或平信徒,祈禱對每名基督徒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想在這裡就我們生活中的祈禱分享六點反省。第一點,我們將談論為甚麼我們有需要和義務去祈禱;第二點,關於祈禱的性質和種類;第三,關於祈禱的方法;第四,關於祈禱帶來的益處。第五點,我們將重申祈禱的必要性是永遠的;最後,我們會就實踐日常祈禱作出補充。

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只有愛才能填滿極大的深淵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本主日的福音講述富翁與拉匝祿的故事(路16:19-31),這是一個戲劇性逆轉的故事。富翁生前天天奢華宴樂,以昂貴的衣服和豐盛的宴會來炫燿自己的財富。然而,拉匝祿卻過着乞丐的生活,躺臥在富翁的大門前,無人注意他。拉匝祿死後被送到亞巴郎的懷抱裡;而富翁死後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永遠受盡折磨的地方。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

【速食神學】(191) – 教會對於社會訓導的四個原則是甚麼?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在《速食哲學》,我們涵蓋了教會社會訓導的四個原則:(1)人的尊嚴的原則(《速食哲學》第54篇),(2)公益的原則(《速食哲學》第73篇),(3)上下輔助的原則(《速食哲學》第74篇)和(4)連帶關係或團結互助的原則(《速食哲學》第75篇)。這裡有個簡短的回顧。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之光 號角舊文

【聖言之光】我們待人之道 天主待我們的尺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在這主日,禮儀讓我們繼續反思我們如何負責任地管理錢財,以及好何負責任地處理與金錢有關的人際關係。禮儀藉讀經再次提醒我們天主與人之間的盟約,以及天主最後審判的嚴苛,在這議題上的重要性。禮儀又讓我們聆聽保祿的建議,就是如何才可避免因忽視我們基督徒身份的生活而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