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內心的罪 犯罪不僅在於外在的行為中,也可以在於思想和疏忽中。這些罪稱為「內心的罪」。《聖詠》第19章12-13節祈求上主說:「求你赦免我未覺察到的罪愆。更求你使你僕人免於自負,求你不要讓驕傲把我佔有;如此我將成為完人,重大罪惡免污我身」。
速食神學
【速食神學】(195) – 犯小罪能接受嗎?
2022年10月21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甚麼是小罪? 一個有罪的思想、言語、行為或疏忽,並缺乏犯大罪的三個元素(嚴重的事情,明知,而故犯)的其中一個(參閱《天主教教理簡編》第396點)。
【速食神學】(194) – 為甚麼我們繼承了原罪?甚麼是大罪?
2022年10月14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我們已經解釋了原罪(我們原祖父母的罪)和個人的罪(我們每個人犯的罪)。 很多人都會問一個問題:為甚麼我們繼承了原祖父母的罪?我們不能拒絕它嗎?
【速食神學】(193) – 甚麼是罪?
2022年10月7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我們已經談論過物質惡和倫理惡(參閱《速食神學》第53-56篇),現在讓我們談及更多有關倫理的惡——罪。 在耶肋米亞書(2:12-13),天主說:「諸天!你們對此應驚駭戰慄,大為驚異——上主的斷語,為我的人民犯了雙重的罪惡:他們離棄了我這活水的泉源,卻給自己掘了蓄水池,不能蓄水的漏水池」。
【速食神學】(192) – 社會真的需要權威當局嗎?
2022年9月30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一個交響樂團不會能夠演奏任何樂曲,除非它有一個指揮統一樂團裡所有成員,並讓他們共同協作起來。同樣,一個社會需要一個指揮將它的所有成員召集在一起,使他們能夠齊心協力,共同謀事。
【速食神學】(191) – 教會對於社會訓導的四個原則是甚麼?
2022年9月23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在《速食哲學》,我們涵蓋了教會社會訓導的四個原則:(1)人的尊嚴的原則(《速食哲學》第54篇),(2)公益的原則(《速食哲學》第73篇),(3)上下輔助的原則(《速食哲學》第74篇)和(4)連帶關係或團結互助的原則(《速食哲學》第75篇)。這裡有個簡短的回顧。
【速食神學】(189) – 那麼,感覺和情感呢?
2022年9月9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四樞德為成聖的生命而言是必須的,但它們還不夠。我們也需要我們之前在《速食神學》第27篇說過的信、望、愛這三個超性之德。
【速食神學】(188) – 樞德和道德有甚麼分別?
2022年8月19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樞德是關鍵的道德美德。「樞」(英文為Cardinal),來自拉丁文「cardo」,有「鉸鏈」之意。因此,《天主教教理》第1805點說:「四個德行扮演着樞紐的角色。因此被稱為『樞德』;其他一切德行環繞着這四個樞德而組合在一起。四樞德就是智德、義德、勇德和節德。……你愛慕正義嗎?應知道:德行是智慧工作的效果,因為她教訓人節制、明智、公義和勇敢……(智8:7)。這四個樞德,在別的名稱之下,在聖經許多章節中,備受讚揚」。
【速食神學】(187) – 美德如何聯繫到幸福?
2022年8月12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我們之前談論過,天主召叫我們每一個人成聖和賦予我們祂的幫助,「離了我,你們甚麼也不能作」(若15:5)。然而,這取決於每一個人如何運用祂賦予給我們的幫助。我們透過克己苦修回應祂的召叫。這樣,我們養成了良好和神聖習慣。這些良好習慣稱為美德。簡而言之,美德是我們希望在另一個人身上看到的良好品質。
【速食神學】(186) – 甚麼是神恩?
2022年8月5日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天主教教理》第2003點教導我們,除了聖化恩寵、現時的寵祐和聖事恩寵外,「尚有特別的恩寵,也叫做神恩,這是聖保祿所採用的希臘文的名稱,是指寵幸、無條件的恩典、恩惠」(參閱《教會》教義憲章,第12章)。不管它們的特徵如何——有時候是非凡的,例如行奇蹟或言語之恩——神恩導向聖化恩寵,並以教會的共同利益為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