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約十年前,17歲的伯多祿.斯爾希奇(Peter Srsich)划獨木舟回家後,持續感到疲倦、咳嗽,家人以為他患上肺炎。可是,醫生發現他的肺部有一個大腫瘤,並診斷為第四期非霍奇金淋巴瘤。
檢測站教友義工:義務工作就是活出基督徒的身份
澳門各堂區穩定期重新開放檢測站教友義工:義務工作就是活出基督徒的身份 (本報訊)踏入八月份,澳門沒有新增新冠陽性個案,連續第十多天社區零確診。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批示,由週二(2日)零時起進入為期六天的穩定期,直到本週日(7日)結束,公共部門恢復正常運作,並容許食肆恢復堂食,美容院、健身室、酒吧、戲院等場所可恢復營業,天主教澳門教區亦發出通告,宣布恢復所有堂區平日及主日公開彌撒及禮儀,同時呼籲教友在穩定期內需要出示三天核酸證明,方可進入聖堂參與公開彌撒。
平信徒團體聯同非教友向滯留外僱伸出援手
為最小的人服務平信徒團體聯同非教友向滯留外僱伸出援手 (本報訊)自今輪疫情以來,許多僱員因無薪假期或被裁員而沒有收入,澳門明愛在過去一星期發起「一周愛心行動」,呼籲各界為有需要人士籌集食物及捐款,幫助他人緩解燃眉之急。
【好書推介】《在平凡中尋找不凡:方濟.沙雷氏的成聖智慧教你活好每一天》
好書推介《在平凡中尋找不凡:方濟.沙雷氏的成聖智慧教你活好每一天》 本書簡介 《成聖捷徑》是教會聖師方濟.沙雷氏靈修的集大成之作,教導讀者修德是成聖的重要步驟,每個人應按自己的身份走成聖的道路,回應天主愛的召喚。
【信仰.書情】懸置桎梏般的前置
文:Joshua Un 推薦這本小書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它的內容深入淺出,是抄錄自作者聖週禮儀的講道。內容圍繞耶穌復活奧蹟和聖母的痛苦,讓讀者反省信仰的核心——死而復活的基督。其二是筆者想藉此機會,向讀者們介紹這位作者:耶穌聖嬰瑪利尤震神父(P. Marie-Eugène de l’Enfant-Jésus)。這位聖衣會的神父,文筆流暢,內容深入淺出,既有理論,也不乏經驗的潤飾。為熱愛認識「靈修」的人,他的作品,將會是一盞明燈,照亮着您與基督結合的路途。
教區生委會「當我們同在一起」系列活動圓滿結束
(本報訊)由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主辦的「當我們同在一起:天主教助人專業工作者(社會福利範疇)」聚會經已圓滿結束。是次系列活動於今年3月至6月期間舉行,三次聚會共邀請了九位於社會福利範疇服務多年的嘉賓,分享實踐愛德的工作經驗以及帶出工作與信仰生活間的關係。三次聚會共有130位來自不同社福機構服務的人員參與。
教宗公開接見:記憶、和解與治癒為教會帶來希望
(梵蒂岡新聞網訊)經歷了7月份暫停一個月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後,教宗方濟各週三(3日)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再次與信眾相聚,並在要理講授中回顧了他於7月24日至30日在加拿大進行的「懺悔朝聖之旅」。教宗表示,這段與原住民並肩同行的進程充滿了「記憶、和解與治癒」,由此「在加拿大和各地為教會帶來了希望」。教宗期勉眾人恢復「現代性與祖先傳下來的文化之間,以及世俗化與靈性價值觀之間的和諧關係」。教會蒙召「撒播普世友愛的種子」,尊重並促進地方層級許許多多的富饒。此行也有不少「悲痛不已」的時刻,加拿大原住民、長者因同化政策而失去子女的痛苦,有如一記耳光。然而,我們理當正視「我們的錯誤、我們的罪過」。
越南長者燃點了年青人的信仰之火
(天亞社訊)身穿傳統紅色服裝的黃氏香(Hoang Thi Nhung)上週二(7月26日)在家中熱情地笑着迎接她的40名代子,到來與她一起慶祝她的主保聖人聖亞納的瞻禮。大部分客人以前都是佛教徒,在認識她後皈依了天主教,並跟她學習教理問答。
教宗機上記者會:對原住民所做的是滅族屠殺行為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結束加拿大訪問後,在從伊魁特返回羅馬途中的記者會上表示:「對原住民實施的同化政策是一種滅族屠殺行為。」他談到剛結束的訪問、新老殖民主義,並回答記者們關於退位的議題,説明他目前沒有考慮引退,儘管這是一種可能性。教宗也談及教義的發展和女性在傳遞信仰上的重要性。
韓國天主教徒透過攝影比賽向長者致敬
(天亞社訊)南韓首爾總教區舉辦了一場攝影比賽,作為向韓國教會和社會中的長者致敬項目的一部分。 該項目是為回應教宗方濟各本年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和長者日文告的訊息。 這個名為「讓我們和爺爺奶奶一起做些事情」的數碼攝影比賽由首爾總教區長者牧民秘書處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