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這是教宗上週五(7月29日)在離開魁北克前,在總主教公署接見一個原住民代表團,指出這次旅程的人和事均在他心裡留下印記:「我將他們大家擁有的無與倫比的寶藏銘記在心;許多面容、微笑和訊息常留在我心中;歷史和自然美景令我難忘;那些聲音、色彩和情感深深打動了我。」
教宗鼓勵因紐特青年:來看看耶穌的因紐特面容
牧靈訪問加拿大最後一站教宗鼓勵因紐特青年:來看看耶穌的因紐特面容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加拿大的懺悔朝聖之旅,最後一站是極地氣候的小鎮伊魁特。教宗在一所小學的校園裡,先是私下會見了「寄宿學校」的因紐特倖存者,然後與該原住民長者和青年相聚。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參與彌撤防疫指引
CN/24/030/2022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參與彌撤防疫指引 奉李斌生主教諭,考慮到本澳進入防疫穩定階段,現公布以下安排,2022年8月2(星期二)起生效。
【心遇聖言】經濟危機下,商業領袖的召叫與使命
「你們要謹慎,躲避一切貪婪,因為一個人縱然富裕,他的生命並不在於他的資產。」(路12:13-21) 以往,在談及本主日這篇福音時(路12:13-21),我可能都會強調,堆積物質上的錢財對屬靈生命與精神上的危機,或會論及一些與貪婪、物質財富帶來的虛假安全感相關的題材。又或許,我會提醒各人,死亡隨時會來到我們面前,在離開這世界之時,不能帶走任何東西。
被遺忘的瞻禮:耶穌寶血節(2)
文:何心豫 若翰.聖史.索爾納神父(1883年)提及:「那至聖寶血就是我們救贖的代價,每天都在彌撒聖祭中傾流,為了我們的贖罪和成聖流入七件聖事之內。就如在埃及時,天主接受逾越節羔羊的血赦免祂的子民,因為逾越節羔羊是真正天主羔羊的預像。天主聖子作為真正的逾越節羔羊,流血為我們贖罪,祂的血比亞伯爾流的血要有無限倍多的價值。耶穌基督流的血,證明了祂對我們無窮的愛。在最殘酷的苦難中,祂總共七次為我們的救贖獻出了自己的寶血。讓這七次流血,作為我們默想的主題。
祈禱﹑科學與耶穌寶血
文:何心豫 耶穌寶血敬禮可以回溯到十分久遠之前。耶穌寶血敬禮與基督受難和聖死息息相關,因爲人類通過祂流的血而得到救贖。因此我們可以說,教會一直都有敬禮耶穌基督的聖血。羅馬書5:9道:「我們既因他的血而成義。」希伯來書13:12又道:「因此耶穌為以自己的血聖化人民,就在城門外受了苦難。」若前1:7也提到耶穌寶血:「……他聖子耶穌的血就會洗淨我們的各種罪過。」在耶穌受難日的聖週五禮儀和聖心節舊禮彌撒福音處,我們會讀到耶穌的聖心被長矛刺穿,水和血從祂的肋旁流出。在舊禮年曆,聖心節隨後,緊貼着的是耶穌寶血節,這兩個瞻禮可謂前呼後應。舊時的寶血節,並非單純對聖體聖事中的基督聖血敬禮,而是偏向敬禮耶穌受難為我們流血的事蹟。
【聖言之光】人生的意義 智慧的追尋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今天禮儀中的讀經,向我們提出了一道根本的問題;而具體地說,這問題有時也以不同的方式來呈現:究竟有甚麼是值得我們投入終身去成就的呢?我們的心到底在哪裡?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到底是甚麼?無可否認,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是人生智慧的大哉問。只要大家平時有留意到的話,就會發現,《聖經》中的智慧文學傳統也經常在這些人生的根本問題中拉扯搏鬥:人生的意義究竟是甚麼?我們在何處才能找到自己的實現和滿足?這是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中的人都會細思的問題。基督的門徒們也不例外。只是他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卻恰如其分的反映出他們的門徒身份。
教宗:原住民基督徒在堂區應感到自豪
到了下午,聖父到埃德蒙頓聖心堂會見其他原住民和堂區團體成員。在本次聚會上發言的堂區成員,除了主任司鐸蘇薩伊(Susai Jesu)神父外,還有兩名原住民教友,坎迪達(Candida Shepherd)和比爾(Bill Perdue)。
【速食神學】(185) – 甚麼是聖化恩寵和現時的寵佑?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讓我們談論多一點兒聖化恩寵。我們說過,聖化恩寵有如「提升」,把我們的狀況從人的層次都達創造者的層次。 要欣賞這個意義,我們試想像某人擁有賦予動物人性的能力,如他的寵物狗。當這只狗擁有人性時,他便擁有所有隨之而來的能力或特權:思考和愛的能力、討論問題的能力、申請證件的能力,尋找工作、去銀行開戶等等。是的,這就是它的意義。
引領我走向天主的時刻(3)
疾病與痛苦的背後引領我走向天主的時刻(3) 文:陳曉疇 我所接受的治療是痛苦的,而我當未接受的治療也不少。然而,憑着信仰和主耶穌的鼓勵,再加上同事和朋友們不斷送上的祈禱、祝福與支持,我最終能夠克服所有的障礙,期望能夠恢復正常和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