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亞社訊)南韓首爾一所天主教博物館舉辦為期一年的展覽,展出關於十九世紀天主教徒的迫害和殉道,並展示了他們保存的紀念品。
教宗公開接見:老年是一項許諾,青春永駐是妄想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0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關於老年的主題,指出這是一段經由信仰和見證的脆弱性及經由友愛的挑戰的過程,是「朝向圓滿的時期」。教宗解釋說,老年是為期待基督作出「令人感動、令人興奮的見證」的大好時光。
貝魯特:人們已筋疲力盡,但教會的援助從未停止
黎巴嫩爆炸兩週年貝魯特:人們已筋疲力盡,但教會的援助從未停止 (梵蒂岡新聞網訊)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的港口發生了毀滅性的爆炸:250多人喪生,六千多人受傷,33萬人被迫離開他們的家園。這個事件將香柏之國的經濟推向低谷,而且事件的真相難以查清。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中也為黎巴嫩發出呼籲。黎巴嫩天主教拉丁禮教會貝魯特宗座代牧埃薩揚主教接受《梵蒂岡新聞網》專訪,講述了該國在黎巴嫩首都港口發生爆炸事件後至今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也談到天主教會對當地人民提供的人道援助。
教宗鼓勵青年:常自問在尋找甚麼,活出各自獨特的樣貌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於上週五(5日)在梵蒂岡接見了大約三百名青年,他們這幾天在意大利莫利塞參加「阿耳法營」活動。教宗鼓勵他們經常問自己在找甚麼,並解釋說:「一個人要是提出這個疑問,他就處於青春狀態,即使他到了80歲也很年輕。假若他不提這個疑問,就已經老化,就算只有20歲也是未老先衰。你們同意這點嗎?」
聖老楞佐瞻禮的反思:倍增的種子
文:文祖賢神父 今天的進堂詠記載:「這就是聖老楞佐,他為教會的事業奉獻自己,因此獲得殉道的榮冠,歡欣地升到主耶穌基督的台前。」 主耶穌,今天我們紀念祢的僕人聖老楞佐,他是一位執事,公元225年出生於西班牙。他認識了來自希臘、後來成為教宗的聖思道二世(Pope Sixtus II);教宗聖思道二世當時在凱撒勞古斯塔(今天的西班牙薩拉戈薩)教書。後來,老楞佐和思道一起前往羅馬。257年,思道成為教宗,並祝聖老楞佐為執事,同時命他負責掌管教會的財產,並向窮人分發救濟金。
【心遇聖言】仰望與向內看:覺悟意識的必要性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在過去數星期因新冠疫情的靜止狀態和限制,我一直待在家裡,並抽空看了一部電影《千萬別抬頭》( Don’t Look Up,2021年)。這部電影講述兩位初級天文學家,他們發現了一顆巨大的彗星將在六個月內與地球相撞,並有可能摧毀人類的文明。在這段期間,他們試圖警告政府和公眾,以讓各方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好能避免災難的發生,可惜徒勞無功。在電影中,當在以政治為目標的宣傳面前,科學數據顯得沒有地位,正如電影名稱一樣,執政黨以「別抬頭」作為辯論和表明立場的口號。不幸的是,大家的否認並沒有阻止彗星繼續前進,並最終撞擊地球。不願「抬頭看」的心態最終阻止了人們「向內看」他們各自的良心,以致未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聖言之光】信德.付出與賞報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在常年期的中段,禮儀突然為這主日定下一個通常會在禮儀年結束或將臨期的時候才會出現的主題:為預備主的回來警醒守候。今天禮儀也藉各篇讀經告訴我們,這份警醒是有前設的,那就是:信德。
聖道明非凡的影響力
文:高凡濤神父譯:何心豫 玫瑰聖母堂(聖道明堂)是澳門最受遊客歡迎的地方之一,並特別受基督信徒遊客愛戴。此聖堂的舊主祭壇上有一座由皇家提供的玫瑰聖母聖像,而她左右兩邊分別有古斯曼的聖道明聖像(St. Dominic of Guzman)和澳門教區主保之一的聖女加大利納聖像(St. Catherine of Siena),此聖堂是由在1587年9月1日最初抵達澳門的三名西班牙道明會會士所設立的。
【天主的莊田】珍惜同行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靜修院於聖灰禮儀至復活期舉辦了為期八週的《播種默觀的種子》日常生活退省,不同背景的新教和天主教的朋友共聚一堂。退省完結後,其中一位說人性總有軟弱,獨個兒走在信仰的道路上難免感到孤單,透過團體她能聆聽到每個人與主相遇的獨特經驗。她感恩地說這番話的同時,也不期然流露出對同行的渴望。
【速食神學】(186) – 甚麼是神恩?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天主教教理》第2003點教導我們,除了聖化恩寵、現時的寵祐和聖事恩寵外,「尚有特別的恩寵,也叫做神恩,這是聖保祿所採用的希臘文的名稱,是指寵幸、無條件的恩典、恩惠」(參閱《教會》教義憲章,第12章)。不管它們的特徵如何——有時候是非凡的,例如行奇蹟或言語之恩——神恩導向聖化恩寵,並以教會的共同利益為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