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卅三主日 在這主日,禮儀讓我們繼續反思在上主日便定了下來的主題:世末。在今天的讀經中,我們讀到上主日已讀過的重點,也就是:世末的複雜意義。透過耶穌死亡和復活,世末的時代業已破曉,但卻仍未完全地展現出來。這就是世末那「已然卻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的特質。我們相信我們已活在世末,但是,我們是身處世末的開始呢?中間呢?還是結束呢?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一直有林林總總的人,在宣講世界馬上便要結束,然後這個那個。可是,在這問題上,聖經卻沒有具體說明,因此,我們如何看待這問題,完全取決於我們如何詮釋聖經的不同章節。我們所有的,不過是「上主之日」(the Day of the LORD)的一些跡象、天主在該段時間中的角色,以及我們在等待世末的開展時應有的生活方式。
【新書推介】《我心裡的光》
本書簡介 默禱是甚麼?默禱並非甚麼都不說,而是默念很短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詞而已。這是最簡單的祈禱方式。 當我們念短誦時,我們「不能」想到自己,如果冒出來這些關於自己的雜念,不要試圖壓制,就讓這些意念扶起來再沉下去。在默禱中,我們既不思考自我,也不想到聖化,我們於是會遠離自我。因此重要的是,在旅程中的每一階段,特別是在開始時,能瞭解「練習」默禱比「理論」還重要。如果你企圖發展一套周全的默禱理論,那會花你一輩子的時間,你永遠不會定下來操練。 默禱練習開始時輕而易舉,可是很吃(耗費)耐力:每天要默禱兩次。大部分的人在旅途中要加快腳步追上,因此在這條旅程上極需要獻出時間與忠信。默禱的時間內,必須決然地單純,專心致力於短誦的純樸。靜坐、身體挺直、放鬆,但要懷著虔敬與警覺的心,找個舒服的坐姿,但是也不可太舒適。之後,輕輕閉上眼睛,臉部放輕鬆,開始念短誦。 本書要介紹的祈禱方式,是基督教會古老的傳統,在東正教會保留得最為長久,就是在心裡念短誦。本書作者文之光神父承續了由若望‧邁恩神父重振的基督徒默禱方式,在世界各地推廣這個祈禱方式,在亞洲的印度、新加坡、泰國、香港、菲律賓、澳洲、紐西蘭以及歐洲的英國、意大利、愛爾蘭、法國、德國……等地都已成立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實踐並推廣這祈禱方式。 編:文之光神父(Fr Laurence Freeman, OSB) 譯: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The World Community for Christian Meditation,WCCM) 校對:肖筱(在俗本篤會士,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中國聯絡員) 每本澳門幣110圓正 澳門聖保祿書局有售
宗教領袖和民間團體對氣候會議有一列的期望
(天亞社訊)隨着最近一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的召開,一些宗教和民間組織列出了一列的願望清單,希望會議能就這些目標取得成果。
聖保祿學校舉行追思彌撒
(本報訊)澳門聖保祿學校上週五(4日)舉行追思彌撒,由該校校牧羅樂仁神父主禮,當天各學部師生代表齊集禮堂,其餘的師生在課室看直播共同參與彌撒。
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黃家龍.天主教美學展》開幕
(本報訊)為進一步宣傳澳門的天主教文化與藝術的共融特質,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由11月4日至12月4日舉行為期一個月名為《相遇的文化:黃家龍.天主教美學展》的展覽,上週五(4日)舉行開幕禮,邀請到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文博廳廳長沈浩然先生、澳門基金會活動處處長黃麗莎女士、澳門美術協會會長陸曦先生、黃家龍先生,以及各界嘉賓主持開幕儀式。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CN/28/034/2022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任 免 令 奉李斌生主教諭,公布任免令如下,2022年12月1日起生效: 一、袁偉明神父終止兼任路環聖方濟各堂堂區主任司鐸。 二、由新慕道團體負責培育之亞洲救主之母修院院長田播善神父(Pe. Tiago Alves dos Santos)出任上述路環聖方濟各堂堂區之堂區代理(administrator paroecialis)。 特此公告 秘書長 劉偉傑司鐸 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一日
教理培育委員會將舉辦《天主教教理》頒布三十週年座談會
(本報訊)《天主教教理》是在1992年10月11日,梵二召開三十週年那天,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隆重頒布的,年已頒布三十週年。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為紀念及慶祝這意義重大的日子,在今年的10月11日起,一連幾天,以圖文包的形式,透過線上發布,與大家一同重溫《天主教教理》的誕生、成書背景、目標、應用、對象、牧民原則、內容結構等相關訊息,以簡單明瞭的字眼配以相應的圖片呈現。此外,也將會這一年裡,為大家介紹幾位在教會歷史中,對教理講授作出貢獻的聖人。
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 煉靈月為亡者獻祭祈禱
(本報訊)每年11月為天主教教會的煉靈月。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將在11月26日(週六)下午,將於花地瑪聖母堂舉行彌撒聖祭,特別為亡者和未能成功誕生的胎兒祈禱。彌撒將以粵語及普通話雙語進行,由花地瑪聖母堂主任司鐸張俊鍵神父主祭。
【信仰.書情】「福」無所缺:讀《一點一滴,天國在積》後有感
文:盧泳灤 教宗方濟各在諸聖節誦念三鐘經的講話中,提及耶穌向門徒宣講真福八端(瑪5:1-12),教宗指出真福八端是「聖人們的身份證」,是「一個逆流而上的生活」。他邀請我們捫心自問,在生活中有否與人締結和平的關係?在透過與人交往,學習和工作的態度中,有否激起造成分裂的爭端,有否以成為「和平的種子」而努力?
【神修】(2) – 基督宗教神修的範疇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譯:郭宜芳 事實上,基督宗教神修的概念,是既複雜又豐富的。以下我們將簡單解釋神修的主要幅度。 各種基督宗教的神修,都有人類學的基礎:每個人的人性尊嚴。為基督宗教人類學,人類是按照天主聖父的肖象而受造,在聖父的獨生子、為眾人犧牲的耶穌內重新受造,並在聖神內不斷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