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在建立感恩(聖體)聖事前,耶穌基督為祂的門徒作了些準備,首先以一個奇蹟作為之後的聖體聖事的預像,繼而再說了一個先知的預言。我們在聖若望福音第六章找到了聖事的預像和先知的預言。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之光】離開的基督.仍在世上的基督身體
文:梁展熙 乙年復活期耶穌升天節 耶穌升天節可說是復活期的一個跨越門檻的時刻。這是一個不同時期之間的時間,是我們正要離開一處卻又未到達另一處的時刻。雖然有關的禮儀選讀中的敘事是與我們在整個復活期中一直閱讀的救世事蹟的開展相符,但這慶節本身所慶祝的,卻是耶穌復活這件事本身的另一個向度:耶穌的被高舉或被舉揚。這慶節本身意義上的這份張力,禮儀藉讀經的選取來將之化解。這些讀經讓我們聚焦於今天的神學重點的同時,也讓我們慶祝教會生命中的一個轉捩點。就讓我們一方面細思一下基督在天上登御座以及基督在地上的奧體兩大主題。
關於聖若瑟的教會文件和訓導(5)聖若瑟是「救主的監護人」
文:陳思穎、珥法達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上一篇文章提到,教宗若望廿三世在1961年(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召開的前一年)的聖若瑟節,頒布Le Voci宗座牧函,表達教會上下眾口同聲地對梵二會議寄以期待和渴望,並祈求聖若瑟的轉禱,奉他為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保護者。他的繼任者教宗若望廿三世的繼任者教宗保祿六世,於1969年的聖若瑟節的講道中,更强調聖若瑟謙遜和低調的美德,我們要以不起眼但偉大的聖若瑟作為模範,簡單地、真誠地和實在地於平凡生活中跟隨及協助耶穌基督,參與天主的救贖工程。
天皇后喜樂經 教宗:住在耶穌內,與祂一起我們能應付一切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上主日(2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帶領信眾誦念天皇后喜樂經。念經前,他省思了當天所讀福音的內容:葡萄樹的比喻。耶穌稱自己為真葡萄樹,枝條要與祂結合為一(若15:1-8)。上主說,「你們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你們內」(4節)。
【速食神學】(127)舊約有提及感恩(聖體)聖事嗎?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舊約有提及感恩(聖體)聖事嗎?有的。 讓我們回憶起聖奧斯定的話:「In vetere Testamento novum latet, in novo vetus patet」── 新約隱藏(latet)在舊約中,而舊約則顯露(patet)在新約中(希波的奧斯定,Quaestiones in Heptateucum, II, 73)。
【聖言之光】祂在我們內 我們在祂內
文:梁展熙 乙年復活期第六主日 復活期禮儀藉讀經向新舊信友所作的釋奧要理講授在本主日仍然繼續,要點是天主那份無邊無際的愛;正是這份愛使教會誕生於世,也是這份愛在這些歲月裏一直維持着教會,並不斷地強化教會,使之日益壯大。人類為天下萬物所定的各種界限,都無法限制天主的這份愛。天主的愛是普世的。而且,天主的這份愛能夠全然的改變我們。
【堂區與大學】(5)你的信仰生活
文:Joshua Un 筆者把一連五篇的文章比喻成一趟旅程:選擇目的地,作出發前的資料搜集,在目的地感受其天氣和氣候、人和事,最後回到故土,回憶在旅程中發生的一切。若你發現這一系列看似跟「堂區」和「大學」沒有甚麼關係,那正中己懷。因為它們只是一個引子,是來引導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我為我的信仰做了甚麼?」
【天主的莊田】放在耶穌跟前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看,有人用床抬來一個患癱瘓症的人,設法把他抬進去,放在耶穌跟前;但因人眾多,不得其門而入,遂上了房頂,從瓦中間,把他連那小床繫到中間,正放在耶穌面前。耶穌一見他們的信心,就說:『人啊!你的罪赦了。』」(路5:18-20)
【速食神學】(126)感恩(聖體)聖事有甚麼必要元素?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聖事的質料和形式 感恩(聖體)聖事是一個多方面的現實。因此,它有不同的名稱,各名稱表達了聖事所蘊藏的不同現實。《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75點說:「這聖事所具有取之不盡的富饒,可由其不同的名稱表達出來,每個名稱展現出此聖事的不同層面。最常見的名稱是:感恩(聖體)聖事,神聖的彌撒,主的晚餐,擘餅,感恩祭,主受難、死亡和復活的紀念,神聖的祭獻,神聖的禮儀,神聖奧跡,至聖聖事,領聖體(共融)」。
【聖言之光】祂在我們內 我們在祂內
文:梁展熙 乙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時光飛快,我們已來到復活期第五主日。然而,復活的釋奧在禮儀選讀中仍然繼續。讓我們先稍作重溫:在復活主日,復活的奇觀耀眼奪目,使我們無法直視;接着,我們停下來,發現到復活了的那位的臨在;在第三主日,我們明白到復活宣講的不同方式,以及人們聆聽和明白到復活宣講的不同方式;在上主日,我們看到這復活宣講的果實——我們會得到救恩。而今天,我們看到,救恩帶來教會團體的誕生。就像支條與主幹相連一樣,這團體也同樣與耶穌相連繫。這團體不但富多樣性,並盡力行善和祈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