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16: 19 – 31 今天的讀經對某些人來說似乎不太公平。一個富翁,在世的時候功成名就,死後卻在陰間飽受痛苦。一個乞丐,在世的時候無所事事,死後卻進入亞巴朗的懷抱。這是教會的教導嗎?要正確地理解今天的福音可能要先改變我們通俗的想法。我們今日的社會早已習慣了歌功頌德的行為;我們做些甚麼、得到甚麼、有甚麼能力是很多人考慮的重點,卻不重視怎麼做、怎麼得到、有甚麼後果。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也常常會被大眾的觀念所影響。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49)天主眷顧我們嗎?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受造物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天主,這至高無上的存有,給予他們存有。「祂深入地臨在於所有的受造物中:『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祂內』(宗17:28)」(《天主教教理》第300點)。 然而,它的意思並不是指,天主成為祂創造的一部分,或整個創造就是天主(這是泛神論所犯的錯誤)。「天主無限地大於自己所有的工程:『祂的威嚴遠比天高』(詠8:2;參閱德43:28)」(《天主教教理》第300點)。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讓生命瀟灑地老化】(3)對長者應以禮相待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在某些國家,老年人通常受到特別的尊重甚至崇敬;在聖經中也有同樣的記載——梅瑟對子民說過:「在白髮老人前,應起立;對老年人要尊敬」(肋未紀19:32)。在現今趨於崇拜青年的世界,有跡象顯示一些——或許很多——長者是得不到好的對待,特別在西方國家。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把愛傳出去

文:J’s apple 這十幾年來,我們家助養了好幾個貧窮國家的孩子,原因十分簡單,從前別人幫助我升學,如今我幫助別的孩子接受教育,希望把愛傳出去。當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發薪水時,我第一時間去了某慈善機構辦理助養孩子的手續,至今我們一家人已助養了好幾個來自尼泊爾、廣西及印度的小孩子。其實我也曾擔心過自己的經濟能力,但天主賜給我們充足的,好使我們跟別人分享。「天主能豐厚地賜與你們各種恩惠,使你們在一切事上常十分充足,能多多行各種善事。(格後9:8)」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傳佈主愛.廣結善緣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沒有人可以同時侍奉天主而又同時侍奉錢財(見路16:13)。有不少人,雖然遵守了儀式上的規誡,一條不漏;但事實上,他們的內心與天主之間的距離堪比天淵(見依19:23)。《亞毛斯先知書》(讀經一)就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這些人確實遵守着初一(新月)和安息日,停止了買賣;然而,他們內心卻一直想着如何繼續壓榨窮困和卑微的人,心懷着無止境的貪婪:直到要連麥糠都要賣得出去謀利。如此待人,就算如何頻密的獻祭,如何時常祈禱,也是徒然:他們的所作所為,天主斷不會忘記!不過,當窮困的、被壓迫的人走到上主台前時,祂必然會將之舉揚(見〈答唱詠〉)。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48)世界的誕生是偶然?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天主是無限智慧,同時也是無限的愛。當祂行動時,其背後行動的目的與祂的無限智慧、知識與愛是一致的。這目的就是天主自身的光榮和人的幸福。《天主教教理簡編》第53點(參閱《天主教教理》第293-294點和319點)教導我們:「世界是為了天主的光榮而受造,藉此天主願意顯示及通傳祂的慈善、真理和美麗。天主創造的最終目的,就是在基督內成為『萬物之中的萬有』(格前15:28),一面為祂的光榮,一面為我們的幸福。『天主的光榮就是活生生的人,而人的生命就是享見天主』(聖依勒內)」。 一個小男孩問教宗方濟各,說天主在創世之前,祂到底在做甚麼呢。教宗解釋說,那時天主祂無限的快樂,無限的愛著。所以祂想向他人分享這份快樂和愛。因此,祂創造了我們。正如《天主教教理》解釋的,天主在祂的受造物內展示了真、善和美。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如何訓練教會合唱團?】(1) 教會對合唱團的訓導

文:龐保頤 近幾十年來,關於合唱團在天主教禮儀中的作用有着非常激烈的爭論。有些人,甚至神職人員,認為合唱團是信徒參與聚會的障礙,即使「參與」這概念頗為意識形態,有時亦很模糊。其他人則譴責合唱團在天主教崇拜中所受到的反對,認為沒有理由存在反對的。事實上,當我們使用「合唱團」一詞時,也需要小心。什麼是合唱團?我們可以說,合唱團是一起唱歌的一群人,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定義。教堂裡的會眾有時會一起唱聖詩,但他們並不是合唱團。有一句名言說,教堂裡的第一個合唱團應該是會眾。這聽起來很好,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合唱團不僅僅是一群人仼意地唱歌,而是先前已組織好的一群特定人士。然而,這個定義似乎還未夠充分,因為我們知道在大多數天主教音樂中,由於它來自我們的音樂傳統,並沒有「合唱團」(意思是相同的一群人),但是每個聲部都有獨唱者。因此在一個四聲部作品中,每個聲部僅由一個人演唱是很常見的,正如文藝復興時期那樣。這個「獨唱者與合唱團」之間的概念確實應有更多的探究,而我會試著作一些討論。事實上,獨唱歌手的偉大傳統在上個世紀初幾乎被去除(稍後會提到聖庇護十世(St. Pius X)的自動詔書),而它應被重新發現。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讓生命瀟灑地老化】(2) 設法好好地變老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看來,屬於老年及老齡這年齡組的成員們,對老化這問題還未做好準備。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們都希望成為良善和溫良的老人,瀟灑地變老。要做到這點,我們必須努力成為良好的青年男女、良好的青壯年、良好的長者。就正如一句西班牙名言:人會隨着他/她的生活方式而變老(Se envejece como se v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