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將於下週三至五(20日至22日)牧靈訪問泰國,慶祝該國暹羅傳教區成立350週年。泰國在古代稱為暹羅,在上個世紀才改成今天的稱號。 基督信仰於公元十六和十七世紀之間傳入當時的暹羅王國(Regno del Siam)。兩位葡萄牙籍的道明會士最先來到泰國,二人都於1569年殉道。隨後,方濟各會、耶穌會和巴黎外方傳教會的會士們也相繼來到這個國家,開設會院、學校和聖堂,終於能夠在那裡立足。1664年,這個亞洲地區的教會召開阿瑜陀耶(Ayutthaya)首次教務會議,定出的方針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紀。
Month: November 2019
專訪耶穌會士蔡明隆神父:我們的使命是繼續或去展開對話
文:Marco Carvalho 譯:寓風 耐心、盡責和使命感。在北京與教廷簽署關係正常化的協議一年之後,進度仍不太明顯,但對於蔡明隆神父(Fr Emilio Zanetti)來說,些微的對話總比沒有對話好。較早前,這位居澳的意大利籍耶穌會士,介紹由江蘇公共廣播公司製作有關利瑪竇的新紀錄片。本月,中央電視臺將會播出四輯的紀錄片。
泰國和日本翹首期待教宗的訪問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教宗即將展開對泰國和日本的牧靈訪問之際,兩位傳教士向本新聞網表達了喜悅之情。他們共同表示,教宗將探訪泰國的佛教徒貧民窟和日本的天主教小團體,此次訪問將會永遠銘記在歷史中。
宗教課程教師專業培訓課程2019已開課
(本報訊)由天主教澳門教區主辦,聖若瑟大學承辦的「宗教課程教師專業培訓課程2019」已於11月5日開課,課程旨在協助有需要任教宗教、修身、倫理等相關科目的老師更深入了解天主教學校的辦學理念,
【《天主教教理》對死刑的立場】從接受到廢除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我們將簡明地,從《天主教教理》(下稱《CCC》)的教導角度去看死刑,更會帶大家一起從1992、1997至2018這三個階段,看其發展過程,並稍作評論。筆者希望能令大家全面瞭解《CCC》對死刑的教導:首先,我們探討《CCC》1992原有版本;接着便是談談1997最終修改版;第三階段,我們會討論1997年版本的2018修訂版;最後,我們會嘗試回答以下這個問題,作個扼要的總結:關於《CCC》在死刑的不同訓導,我們是真正在處理教義的和諧發展還是斷絕?
【專訪彌維禮神父】一位德國面孔的「中國老人」(一)
(梵蒂岡新聞網訊)彌維禮神父,一位有着熾熱「中國心」的德國老人。年輕時,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上他聽到了中國這個名字,從那一刻起他就愛上了她。這份天賜緣分的「愛情」,激勵着他不斷地探究中華文化的精髓,甘心情願的為中國教會奉獻他的生命。
阿勒頗總主教:貝杜瓦揚神父是敘利亞的殉道者
(梵蒂岡新聞網訊)阿勒頗天主教亞美尼亞禮總主教馬拉亞提(Boutros Marayati)講述遇害司鐸的工作:貝杜瓦揚神父支持當地天主教徒民宅和聖堂的重建工作。教宗方濟各在社交網站致哀。
天主教亞美尼亞禮司鐸父子在敘利亞遭槍殺身亡
(梵蒂岡新聞網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週一(11日)在敘利亞東北部開槍,射殺了一名天主教亞美尼亞禮司鐸貝杜瓦揚(Hovsep Bedoyan)神父和他的父親(Abraham Bedoyan)。據報指這兩位遇害者當時正乘車前往代爾祖爾省,去視察當地一座聖堂的修建工程;在同一場襲擊案中,還有一位執事受傷。
【速食神學】(56) 如何從惡中獲得益處?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惡是一個現實,我們需要學習如何面對、接納和聖化它。實踐它如整生的功課。很多人終其一生不斷投訴惡,或逃避惡,或以其為被動或懶惰的藉口。但是,如聖施禮華所言:「如果說我們人類,苦是常常有得受的話,那麼,再把它白白浪費掉,豈不是太傻了嗎?」
【論盡家庭】(3.9) 我們沒辦法下棋了
文:梁敬之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及認可督導 因為基督是我們的和平,祂使雙方合而為一;祂以自己的肉身,拆毀了中間阻隔的牆壁,就是雙方的仇恨,並廢除了由規條命令所組成的法律,為把雙方在自己身上造成一個新人,而成就和平。(厄弗所書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