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泰國教會慶祝「暹羅傳教區」成立350週年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將於下週三至五(20日至22日)牧靈訪問泰國,慶祝該國暹羅傳教區成立350週年。泰國在古代稱為暹羅,在上個世紀才改成今天的稱號。

基督信仰於公元十六和十七世紀之間傳入當時的暹羅王國(Regno del Siam)。兩位葡萄牙籍的道明會士最先來到泰國,二人都於1569年殉道。隨後,方濟各會、耶穌會和巴黎外方傳教會的會士們也相繼來到這個國家,開設會院、學校和聖堂,終於能夠在那裡立足。1664年,這個亞洲地區的教會召開阿瑜陀耶(Ayutthaya)首次教務會議,定出的方針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紀。

1669年,在教宗亞歷山大七世派往亞洲負責福傳工作的兩位法國主教的請求下,設立了暹羅傳教區,由巴黎外方傳教會負責。1673年,這個傳教區升格為宗座代牧區,也負責管理馬來西亞、蘇門答腊和緬甸南部地區的教務。十七世紀末期,泰國教會一度遭到教難,直到1782年拉瑪一世繼位後才恢復自由。

教會在當地的臨在於十九世紀得到了鞏固,教宗良十二世頒布諭令,授權暹羅宗座代牧區負責馬六甲教區的教務。後來,這個宗座代牧區於1841年分成兩個部分,即西暹羅傳教區和東暹羅傳教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佔領期間,教會再度受到迫害,傳教區被摧毀。戰後,教會恢復了生機,隨即成立兩個新教區。1965年,教會在泰國建立了天主教聖統制。

1984年,若望保祿二世在訪問亞洲的機會上首次到訪泰國。五年後,即1989年,這位教宗再次來到泰國,為該國在1940年殉道的七位基督徒主持冊封真福大典。七位真福中,一位是傳教員,兩位修女,其他四位是女平信徒。

今天,泰國的基督徒屬於極少數的群體,在全國人口中僅佔1%,天主教徒只有0.58%,佛教徒則超過90%,穆斯林佔4至5%。聖座與泰國於1968年建立邦交,教會與國家的關係至今良好。雖然如此,由於傳教士的工作引起佛教徒的憂慮,教會與國家的關係在80年代曾有過緊張時刻。泰國憲法保障宗教自由,佛教雖然不是國教,卻素來受到保護。

泰國天主教會在教育、醫療和社會領域作出了重大貢獻,如今全國有426所教會學校,學生超過45萬名,其中許多學生不是基督徒。天主教學校被公認為具有高質量的教育水平。此外,教會也幫助窮人和處境較脆弱的人士,包括難民和移民,其中既有來自緬甸的羅興亞穆斯林,也有受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子迫害的巴基斯坦基督徒。

面對國家近期歷史上不斷發生的衝突和政治極化的情形,教會屢次重申中立的立場並主張對話,呼籲國人尊重宗教自由。因此,和平、對話、祈禱和非暴力是泰國教會在國家所有艱難時期素來秉持的指導方針。尋求福傳的新道路、促進家庭和生命的價值乃是今日泰國教會的重大和首要挑戰。

今年是「暹羅傳教區」建立350週年紀念年,泰國主教團此前宣布三年準備期,旨在「重新發現信仰、以團體内的福音見證為起點推動福傳工作,加深跨宗教,尤其是與佛教徒的對話」。泰國天主教會也於2014年至2015年舉行了特別禧年,慶祝阿瑜陀耶教務會議召開350週年,主題為「基督的門徒要活出新福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