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寶珠 朝聖之路常看到聖雅各伯雕像,他一身朝聖者的裝束:手拿拐杖、葫蘆、帶寬帽、穿斗篷,帽子上面扣着貝殼,現代的朝聖者已然不是古老的裝束,而是穿着防風擋雨的合適衣服、健行鞋、登山仗、防曬帽,大家都會購買一個貝殼,當我在大背包上掛上貝殼時,便有着溜進古代之感!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堂區與大學】(3)個人與關係
文:Joshua Un 從第一篇文章的最後,筆者提到,認識「堂區」和「大學」就如預備一趟旅遊那樣,地方相同,但每段旅遊的經驗可以千差萬別。這不同可以是因為收集的「數據」不同——這就是第二篇表達的主題。現在,假若我們已經去到目的地了,那必然是當中遇到的人和事。
【速食神學】(122)領洗時已經領受了聖神,那為甚麼還要堅振?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如果我們在領洗時已經領受了天恩聖神,那麼我們為何還需要堅振聖事呢?其實,我們在每一個聖事中都會領受天恩聖神,但祂在每個聖事中擔當的角色卻不一樣。
【聖言之光】這是上主所訂的一天!
文:梁展熙 乙年復活主日 今天是復活主日。可以說,是整個禮儀年的基礎:「藉着一個從宗徒傳下來的,在基督復活的那一天就開始的傳統,教會每逢第八天都會慶祝逾越奧蹟。……在這一天,基督信徒必須聚集在一起,藉着聆聽天主的聖言和參與感恩禮,使他們記起主耶穌的受難、復活與光榮,並感謝天主,因為祂曾『藉耶穌基督從死者中的復活,重生了〔他們〕』(伯前1:3)」(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禮儀憲章》,第106號)。
【向日葵之歌】那被釘者
文:羅芷芬 三伯父於3月9日傍晚辭世,享年逾百歲。要與一位自小看顧着自己成長的長輩永別,內心充滿着失落與哀傷。告別儀式在莊嚴的守靈彌撒和安息彌撒中進行,答唱詠的重句重覆地在我耳邊嚮起:「我喜歡,因為有人向我說:我們要進入上主的聖殿。」(詠122:1)主禮神父說:「這是感恩祭,我們感恩羅燦坤老師用了一生時間建樹教育界。他完成了在世的使命,喜悅地進入上主的聖殿。」我的目光不期然停留在主禮神父背後那幅色彩繽紛的耶穌復活壁畫上,我看到復活力量發出的光覆蓋並超越死亡,有力地啟示我死亡並不是終結,而是永恆生命的開始。三伯父走完了他豐盛的人生路,回歸父懷,與天父同享祂的盛宴。
我該怎麼選擇疫苗
文:Fausto Gomez OP譯:何紹玲 今天環繞着接種疫苗這問題上,最關鍵的議論莫過於:究竟哪隻疫苗不僅在科學上有效和安全,更是合乎道德的呢?教廷信理部(Congregating for the Doctrine of the Faith, CDF)頒佈的《有關接種若干新冠病毒疫苗的道德性》公告中已說得很清楚(梵蒂岡 2020年12月21日)。有關全民疫苗問題,梵蒂岡應對新冠疫情委員會與宗座生命科學院於2020年12月29日 亦發表聯合文件:(《全民疫苗,機會均等》Vaccine for all)。
【朝聖.回家】原始路上的盧戈古城
文:余寶珠 西班牙的「聖雅各伯之路」,起點各有不同,但目的地均是北部的聖地牙哥,建於羅馬帝國時代的盧戈(LUGO)古城,是其中一條路線原始之路的中間點,由於盧戈城距離聖地牙哥約103公里,剛好達標領取朝聖證書(只需步行100公里以上,便可以取得),因此,除了法國之路的SARRIA外,這裡也是很多人初試「聖雅各伯之路」的熱門地點,平均四至五天便可到達聖地牙哥。
【堂區與大學】(2)數據分析
文:Joshua Un 運用「數據分析」是現代社會科學發展的基礎。數據讓人有把握。究竟人在大學和堂區找的把握分別是甚麼呢?
【天主的莊田】走上合一之路(II)
文:羅芷芬 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上月,竹灣聖若瑟靜修院邀請了普世博愛運動薛君浩神父在《基督徒合一靈修》聚會上深入介紹一直支撐着基督徒合一運動背後的深層靈修,吸引了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弟兄姊妹前來参與。薛神父講解聖若望保祿二世的《願他們合而為一》宗座通諭的內容時表示,耶穌的祈禱是為要完成聖父在教會及人類的計劃,使眾人在合一中生活如同家人,反映着聖三的共融合一。在這條合一之路上,薛神父又是如何一步步走過來?
【速食神學】(121)聖洗聖事對我們有甚麼作用?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聖洗聖事為甚麼對我們有絕對需要? 《天主教教理簡編》總結了聖洗聖事對我們的影響。 (1)「聖洗赦免(一)原罪、(二)一切本罪(大罪或小罪)和(三)及應受的罪罰」; (2)「藉聖化的恩寵,即成義的恩寵,有分於天主聖三的生命」, (3)「與基督及祂的教會結成一體;分享基督的司祭職,並建立起所有基督徒共融的基礎」; (4)「賜予(信望愛)三超德和聖神的恩賜」。 (5)「受過洗的人永遠隸屬於基督:被蓋上永不磨滅的基督印記(神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