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繼容 讀經三:《出谷紀》14:15-15:1-18 過紅海 主題:今夜我們真正的在過紅海 上主向梅瑟說:「你為甚麼向我哀號,吩咐以色列子民起營前行。你舉起棍杖,把你的手伸到海上,分開海水,叫以色列子民在海中乾地上走過。你看,我要使埃及人的心硬,在後面追趕以色列子民;這樣我好在法郎和他全軍,戰車和騎兵身上,大顯神能。我向法郎,向他的戰車和騎兵大顯神能的時候,埃及人將會知道我是上主。」在以色列大隊前面走的天主的使者,就轉到他們後面走,雲柱也從他們前面轉到他們後面停下,即來到埃及軍營和以色列軍營中間;那一夜雲柱一面發黑,一面發光,這樣整夜軍隊彼此不能接近。梅瑟向海伸手,上主就用極強的東風,一夜之間把海水颳退,使海底成為乾地。水分開以後, 以色列子民便在海中乾地上走過,水在他們左右好像牆壁。隨後埃及人也趕來,法郎所有的馬、戰車和騎兵,都跟着他們來到海中。到了辰時末更,上主在火柱和雲柱上,窺探埃及軍隊,使埃及的軍隊混亂。又使他們的車輪脫落,難以行走,以致埃及人說:「我們由以色列人前逃走罷!因為上主替他們作戰,攻擊埃及人。」上主對梅瑟說:「向海伸出你的手,使水回流到埃及人、他們的戰車和騎兵身上。」到了天亮,梅瑟向海伸手,海水流回原處;埃及人迎着水逃跑的時候,上主將他們投入海中。回流的水淹沒了法郎的戰車、騎兵和跟着以色列子民來到海中的法郎軍隊,一個人也沒有留下。但是以色列子民在海中乾地上走過去,水在他們左右好像牆壁。這樣上主在那一天從埃及人手中拯救了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看見了埃及人的屍首浮在海邊上。以色列人見上主向埃及人顯示的大能,百姓都敬畏上主,信了上主和他的僕人梅瑟。
號角舊文
復活節守夜禮儀中九篇讀經的意義 讀經一:兩種創造
文:陳繼容 根據羅馬天主教會的禮儀年, 上週三2020年2月26日, 我們慶祝了「聖灰禮儀」,開始四旬期,教會禮儀年其中一段最重要的時期。透過四旬期這段準備時期,聖教會提醒我們,主耶穌為了拯救我們,甘願接受十字架的苦刑為我們死了,所以我們要悔改歸依,順從祂的教導,以克己、守齋、善功、愛德工作等,為自己和別人所犯的罪做補贖,好好準備迎接復活節,才不會辜負主耶穌愛了我們一場。
聖儀與基督徒的喪禮(三)
《天主教教理》卷二「基督奧跡的慶典」1667至1690號 文:陳繼容 2. 埋葬亡者的遺體 就埋葬教友遺體一事,聖座教義部於2016年10月25日公布了《與基督一同復活Ad resurgendum cum Christo》訓令,重申基於教義和牧靈理由,並依循基督徒信德的悠久傳統,天主教會依然提倡將亡者葬在天主教會的墓地或其他聖所。另外,只要選擇火化的理由不違背基督徒信德的教義,或敵視天主教會。教會不再拒絕為對那些要求身後火化的信徒施行聖事和舉行葬禮。
聖儀與基督徒的喪禮(二)
《天主教教理》卷二「基督奧跡的慶典」1667至1690號 文:陳繼容 二、基督徒的喪禮 在談論羅馬天主教會禮儀的本質時,我們曾經指出,「禮儀」這詞的意思,是指天主的子民參與 「天主聖三的救世工程」。我們的救主,大司祭耶穌基督,透過禮儀,在祂的教會內,偕同教會並藉着教會,聯同聖神,在不同的時空,繼續救贖人類的工程。因此教會在禮儀中慶祝的核心,是主耶穌基督的逾越奧跡:祂的誕生、苦難、死亡、復活、升天。主基督藉着這奧跡,完成了救贖人類的工作,讓人成為聖父的子女,在完成他們的人生旅程後,得以進入祂所許諾的永生。
聖儀與基督徒的喪禮(一)
《天主教教理》卷二「基督奧跡的慶典」1667至1690號 文:陳繼容 為大家介紹過《天主教教理》卷二有關「天主教會的禮儀」,「病人傅油聖事」和「聖秩聖事」後,這次要談的是「聖儀與基督徒的喪禮」,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一、聖儀 聖儀的本質 為了聖化教會的某些職務,或教友生活中某些情況和境遇、及於人類有益的物品,除了主耶穌基督建立的七件聖事,聖教會也設立了一些聖儀。聖儀通常包含祈禱和劃十字聖號,有時也會灑聖水,以紀念聖洗聖事。聖儀不像聖事一般賦予人聖神的恩寵,但透過教會的祈禱,讓人準備接受恩寵。和聖事一樣,聖儀的效能也是源自主耶穌基督的逾越奧跡,且導向聖化人類、光榮天主這目的。 聖儀的施行人 所有已經領受聖洗聖事的人,都蒙召成為一個「福源」(參閱創12:2),可施以祝福。因此,信友也可以主持某些祝福。例如父母親可以祝福自己的子女。不過一項祝福越是涉及教會和聖事生活,就應該由聖職人員,即主教、司鐸或執事來主持。 不同形式的聖儀 交代過聖儀的本質及施行人後,現在讓我們看看聖儀到底包括些甚麼,主要以下幾項:人、食物、物件、地方的祝聖禮(也稱祝福禮),驅魔禮和民間的熱心敬禮及善功,以下謹逐一解說。
為共融服務的聖事:聖秩(四)
文:陳繼容 七、聖秩聖事的效果 和聖洗及堅振聖事亠樣,聖秩聖事也給予一個永不磨滅的神印。所以聖秩聖事也是一次而永久授予的,不可重複授予,亦不能暫時授予。這聖事所賦予特殊的聖神恩寵,是使領受聖秩者肖似基督司祭、導師和牧者,領受聖秩者成為基督的僕人。 主教授秩禮中的經文:「洞察人心的大父,求祢使這位蒙祢選立為主教的僕人,妥善牧養祢的神聖羊群,在祢前執行大司祭的職務,無可指責,日夜不懈地事奉祢;願他時常邀得祢的仁慈垂顧,並奉獻祢聖教會的禮品;願他藉聖神的德能享有大司祭的職權,按照祢的命令,赦免罪過;按照祢的旨意,分配職務;按照祢賦予宗徒們的權柄,解除各種束縛;使他以溫良和純潔的心悅樂祢,藉祢的聖子耶穌基督向祢獻上馨香之祭……」。
為共融服務的聖事:聖秩(三)
文:陳繼容 四、聖秩聖事的舉行 為授予主教職、司鐸職和執事職的聖秩聖事的必要儀式,是主教在領受聖秩者的頭上覆手,並以教會特定的祝聖經文祈禱,呼求天主將聖神傾注於領受聖秩者身上,並賜與相稱其職務的神恩,即一般所稱的「地位上的恩寵」。 根據羅馬天主教會的禮儀,開端儀式包括:領聖秩者的推介及認可、主教訓話、詢問領聖秩者的意願、諸聖禱文等,這些儀式表明該候選人的挑選是符合教會的規定,之後進入隆重的祝聖禮。祝聖禮後的其他儀式,則以象徵的方式表達和完成所實現的奧跡,這些儀式包括:為主教和司鐸有傅「聖化聖油」禮,作為聖神特別傅油的標記, 聖神使他們的職務成效卓著;把福音書、戒指、禮冠和牧杖交給新主教,表示他負有宣講聖言的宗徒使命,並表示他對教會——基督淨配——的忠貞,以及他牧養主的羊群之責任;把聖盤及聖爵交給新司鐸,表示他是奉召把「聖潔的子民的獻禮」呈獻給天主;把福音書交給新執事,表明他已領受了宣講基督福音的使命。
為共融服務的聖事:聖秩(二)
《天主教教理》卷二「基督奧跡的慶典」1533至1600號 文:陳繼容 三、聖秩聖事授予禮 如前面提到,由天主所設立的教會職務是分等級執行的,這些執行人從古以來就被稱為主教、司鐸和執事。根據天主教會的教導,在這三個等級中,能夠在公務上真正分享基督司祭職的,是主教職和司鐸職這兩個等級,執事則歸入服務的等級。所以「司祭」——sacerdos——這詞是專指主教和司鐸,不過三者都是透過聖秩聖事而授予。
為共融服務的聖事:聖秩(一)
《天主教教理》卷二「基督奧跡的慶典」1533至1600號 文:陳繼容 聖秩和婚配這兩件聖事,都是為其他人的得救而設立,故在天主教會的七件聖事中,被稱為「為共融服務的聖事」,這兩件聖事賦予領受人在教會內一項特殊使命,以建樹天主的子民。而藉着聖秩聖事,主耶穌基督託付給宗徒的使命,得以在教會内繼續執行,直到世界的終結。故此這件聖事是屬於宗徒職務的聖事,分為主教職、司鐸職、執事職三個等級。以下是《天主教教理》有關聖秩聖事的簡介。
《天主教教理》卷二「基督奧跡的慶典」1499至1532號 治療的聖事:病人傅油聖事
文: 陳繼容 對任何民族,特別對舊約的選民來說,疾病的存在是一個難解之謎,沒有人能明白,為什麼人要被病痛折磨。他們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在救恩史內,有疾病這種東西存在,給人帶來無盡的痛苦,甚至取掉人的性命,於是疾病成為救恩史中陰暗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