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號角舊文 陳繼容博士

《天主教教理》卷二「基督奧跡的慶典」1499至1532號 治療的聖事:病人傅油聖事

文: 陳繼容

對任何民族,特別對舊約的選民來說,疾病的存在是一個難解之謎,沒有人能明白,為什麼人要被病痛折磨。他們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在救恩史內,有疾病這種東西存在,給人帶來無盡的痛苦,甚至取掉人的性命,於是疾病成為救恩史中陰暗的一面。

主耶穌基督的出現不但給這陰暗面投下一線曙光,祂又利用把無數人醫好的事實,向世界宣佈祂就是先知們所預言的,萬民所期待的喜訊的實現:「看﹗我必要使他們的創痍收口痊癒,獲得醫治;給他們大開和平安寧的寶庫」(耶33:6;依35:5-66;61:1-3)。所以,醫治是主耶穌基督的使命的一部份,因為這是天國臨現的記號、是救恩實現的證明。所以主耶穌基督在派遣宗徒和門徒出去傳教時,清楚地命令他們要跟祂一樣,從事治病的工作。

一、油的實際作用和在聖經中的象徵意義

宗徒在主基督升天後,繼續祂這項照顧病人的任務,並把這任務傳給教會(雅5:14-15)。事實上,過去兩千年來,雖然形式因着環境時代的不同有所改變,可是,教會從未停止過為自己生病的子女施行傅油聖事。為了讓大家對此聖事的本質和意義有更透徹的領悟,明白讓這件聖事的重要,我先看看「油」;舉行這聖事的「物質」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價值和在聖經中的象徵意義。

(1)油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作用

中國有句俗語說「每日開門七件事」,這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排在第三位的就是油,僅次於柴和米,這兩件生活中最必需的物品,由此可見油對於人的重要性。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從前,油的用處真的很多,除了可供食用外,尚有不少別的用途,例如用來治理燒傷或燙傷,在電燈尚未發明前,油更是解決照明問題的最基本物資:油燈。

對油的重視中外一樣,自古以來,地中海沿岸一帶的居民也非常重視油。油、乳酪、鹽和酒是他們每日開門的「四件事」。油除了是他們的主糧之一,在藝術和宗教圈子裏,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例如橄欖樹枝(他們用的是橄欖油)、棕櫚樹枝和桂樹枝都具有非常強烈的象徵意義,代表尊貴和光榮。

主耶穌在世上生活的年代,中東一帶的居民除了用油燈外,如瑪寶福音25:1-12節中記載,十個拿着油燈去迎接新郎的童女的比喻。路加福音也記載了那位善心的撒瑪黎雅人,他便是用油和酒為被強盜打傷的路人療傷(路10:30-34)。當然,若主耶穌吩咐自己的門徒替病人傅油(參看谷6:13),那麼油除了是生活的必需品外,肯定尚有更深的用意,即神學上的意義。

(2)油在聖經中的象徵意義

在聖經中,油一直是「上主之神」臨現人間的記號。這臨現是為聖化被上主簡選的人,替祂完成特別的任務。譬如撒慕爾奉上主的命前去給撒烏耳傅油,立他為以色列的君王(撒上10:1)。之後當撒烏耳離棄上主,上主又派先知去給達味傅油,立他繼撒烏耳之後,作以色列的王(撒上16:12-13)。在先知給達味傅油後,經書這樣寫:「從那一天起,上主的神便降臨於達味」(撒上16:13)。

從上面這句經文,我們可以看到油的確是「上主的神」臨現人間的標記,是上主的對自己簡選的人的支持和守護的象徵。以油這可見的實物作媒介,「上主之神」把喜樂、平安、光明和上主的力量賜予被上主所簡選的人,為完成上主交給他的特別使命。

「上主的神」藉着傅油行動臨現人間這思想,在教會祝聖油的經文中清晰可見。自古以來,教會一直都非常重視油的祝聖禮。我們現在所用的祝聖經文有長遠的歷史,從經文中可以明確的看到病人傅油聖事的目的及意義。

二、主耶穌基督:人類的醫生

《禮儀》憲章第 5 號這樣說:

「『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2:4)的天主,『曾多次並以多種方式,藉着先知對祖先說過話』(希1:1),待時期一滿,遂派遣了自己的兒子,降生成人的聖言,被聖神傅油,為向貧窮人傳報喜訊,醫治破碎的心靈,成為『肉體與靈性的醫師』」、天主和人類的中保。

福音告訴我們主耶穌憐憫病人,並多次治好他們,這些都是耶穌基督是人類的醫生的清晰標記,證明「天主眷顧了祂的百姓」(路7:16),這是天國臨近的記號。所以耶穌不但有赦罪的權,祂更具有治病的能力:祂來是為治癒我們整個人,包括靈魂和肉身。祂正是病人所需要的醫生。主耶穌基督對病人的憐愛,使祂甚至與病人認同:「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瑪25:36)。

因此在祂的三年公開生活中,主耶穌邀請祂的門徒參與祂的治療工作:「他們就出去宣講,使人悔改,並驅逐了許多魔鬼,且給許多病人傅油,治好了他們」(谷6:12-13);「你們要治好病人!」(瑪10:8)。復活後的主重複這派遣:「因我的名……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癒」(谷16:17-18)。

三、病人傅油聖事簡史

教會從主耶穌手中領受了這任務。她透過照顧病人、陪伴病人、為病人代禱,努力完成主交給她的這項任務。教會相信基督是人的靈魂和肉身的醫生;祂的臨在能給予人生命。宗徒時代的教會已有一個為病人施行傅油的禮儀:「你們中間有患病的嗎?他該請教會的長老們來;他們該為他祈禱,因主的名給他傅油:出於信德的祈禱,必救那病人,主必使他起來;並且如果他犯了罪,也必得蒙赦免」(雅5:14-15)。從聖雅各伯宗徒的記載,那時的傅油禮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教會出於信德的祈禱,並以主的名給病人傅油,能使他早日痊愈。那時的傅油禮的主要元素是:祈禱,傅油,治療,痊愈,赦罪。

宗徒時代結束後一直到第五世紀,教會有關病人傅油的文獻並不多。僅有的一兩篇,例如聖伊玻理的《宗徒傳統》。但伊玻理沒有直接描寫這件聖事的進行過程。只記載主教如何在彌撒聖祭中祝聖為病人用的油,然後把油分給信友帶回家,以便他們在自已和別人生病時用。所以重點是油的祝聖:由主教主持並在彌撒聖祭中舉行,給病人傅油一職則由信友自已負責。

第五世紀之後到第八世紀,教會有關病人傅油的資料顯注增多,都是一些祝聖油的經文。這表示直到第八世紀,教會仍然以油的祝聖為病人傅油聖事的重點,而傅油一職亦與初期教會一樣,由信友自已負責。

第八世紀之後,病人傅油聖事在教會的禮儀傳統中有了很大的改變。首先,該聖事的重點已經從油的祝聖轉移到聖事的施行,於是有傅油禮規的產生,儀式也趨向複雜,包括很多經文和動作。主禮人也從信友變為司鐸。至於聖事的效能,也從當初的治療實效,減輕病勢甚至治愈,而變成靈魂上的神益:淨化一切罪惡。於是第十世紀之後,開始在儀式中加入為五官傅油,並非因為這些器官有病,只因為它們是帶來罪惡的媒介:看了不潔之物,聽了不潔的話等。當然這種改變肯定因為受到那時社會環境的影響。最後由於這聖事經常與臨終悔罪禮和臨終聖體一起舉行,結果從病人傅油聖事變為「終傅聖事」。

四、病人傅油聖事的施行

1972年12月7日教廷聖禮部為這聖事出版了新禮典,並定名為《病人傅油及照顧病人禮典》,新禮典的名稱顯示了兩個重點。首先,這是為病人的聖事而非「終傅聖事」。其次,除了為病人施行傅油,有關團體或人士,尚有責任照顧病人及為他們祈禱,給予他們慰藉和力量,使們得以痊癒或善終。

舉行病人傅油聖事時,施行人把已祝聖的油傅抹在病人的前額和雙手,(只可以用橄欖油或其他植物油),同時這樣祈禱說:「藉此神聖傅油,願無限仁慈的主,以聖神的恩寵助佑你,祂既赦免你的罪過,願祂拯救你,使你重新振作起來」。

五、「病人傅油聖事」的施行人

惟有司祭:主教和司鐸,是病人傅油聖事的施行人。執事不可給人施行這件聖事。

六、「病人傅油聖事」的的領受人

病人傅油並不只是臨終者的聖事。所以,凡教友因疾病或衰老,包括那些開始有死亡危險的人,都可以領受此聖事。領過傅油聖事的病人,痊癒後如再次陷入重病,可再領受這聖事。在同一疾病中,如病情惡化,也可再領受這聖事。病人在施行有危險的手術之前,也宜領受病人傅油聖事。同樣,亦可以為身體漸趨衰弱的長者傅油。

七、「病人傅油聖事」的舉行地點

至於聖事的舉行,有別於其他聖事,病人傅油聖事無須一定要在聖堂施行,一般多在病人家中或醫院舉行。可單獨為一位病人、或同時為一群病人施行。另外如果有需要,舉行這聖事前,可先為有關的病人舉行告解聖事,然後於傅油禮後,給病人送聖體。

八、病人傅油聖事的效果

這件聖事的首要效果是帶給領聖事的病人天主的慰藉、平安和恩寵,以克服他們因重病或年老體弱所面對的種種困難。主基督藉着聖神的德能給予病人這種助佑,使他們的靈魂獲得治癒,當然若天主願意的話,也會使他們的身體痊癒。

其次,透過這聖事的恩寵,病人領受了聖神的德能,被聖化肖似救主基督,把自己的痛苦和主的苦難緊密地結合一起,以拯救世界。這樣病人透過這聖事的恩寵,為聖化教會並為了全人類的益處作出貢獻。於是痛苦原本是原罪帶來的後果,現在卻被賦予一種新的意義:痛苦成為參與耶穌救世工程的一種工具。此外在舉行這件聖事時,教會也藉着諸聖相通為病人代禱。

最後,除了那些忍受嚴重病苦和衰弱的人之外,我們也應為那些將近「離世的人」施行這聖事。因為病人傅油聖事使我們完成從受洗就已開始的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人生旅程。同時,病人傅油聖事也給基督徒一生中接受過的各項傅油劃上圓滿的句號:聖洗的傅油是我們獲得永生的印證;堅振的傅油則堅強我們,好能在生活中奮鬥;這最後的傅油就給我們塵世生命作最後的裝備,好像堅固的堡壘,在我們進入天父家前,面對最後搏鬥時,保護我們。

九、臨終聖體:基督徒最後的聖事

除了病人傅油聖事,聖教會也為那些即將離世的教友送臨終聖體,作為「天路行糧」:Viaticum。教友在回歸天父這一刻所領受的基督聖體,含有特別的意義和重要性。主耶穌基督曾說過:「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若6:54),基督的聖體聖血是永生的根源和復活的德能。因此,聖體聖事——基督死亡和復活的聖事——是「由死亡通往生命」、「從現世邁向天父」的聖事。

同樣,正如聖洗、堅振和彌撒聖祭組成一個整體,稱為「基督徒入門聖事」,我們可以說,當基督徒的生命臨近終結時,告解聖事、病人傅油聖事和臨終聖體——「天路行糧」——組成「準備前往天鄉的聖事」,或「完成現世旅途的聖事」。

結論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1997年所頒佈的《世界病人日》文告中說了以下這段話:「今天的社會只求把自己的前途建立在富裕及消費的生活上,一切都以效率和利潤為價值標準,所以,疾病和痛苦既然無法避免,只好把它擱置一旁,或不賦予任何正面意義,只希望藉着科技所提供的工具,有朝一日把疾病和痛苦完全消弭」。然而,是否真的有這個可能?這一天是否指日可待?教宗的答案是否定的,這只不過是當代人的幻想而已,因為原來疾病和痛苦在人類的生活中,具有不尋常的意義。讓我們聽教宗怎樣說:「毫無疑問地,疾病和痛苦對人的理智仍然是個考驗,因為人無法完全領會它們。不過,從基督十字架的角度來看,疾病和痛苦則成為人在信德中成長的良好時刻,也是人類與救主基督聯合,促成天主的救恩計劃實現的寶貴工具」。

依據教宗的訓導,病人的存在,是絕對不容忽視的一個事實。而重視他們、肯定他們所受的病苦的價值,須要以實際行動來表達。天主教會的實際行動,便是為病人舉行傅油聖事,因為教會對自己患病子女全部的愛,都凝聚於施行這件聖事的行動內。

疾病能使人陷入焦慮不安,使人變得「不像人」:less man 。甚至使人對天主感到失望和怨忿。但疾病同時也可以使人更趨成熟,幫助人辨別並追求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物,使人變得「更像人」:more man。事實上疾病,特別是重病,經常會激發人追尋天主並最終歸向祂。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