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若瑟教區中學英文小幼學部於六月一日上午,舉行校部年度綜合匯演活動──「Hurray!!! Play!!!」,邀請一眾嘉賓、家長及親友出席,藉著匯演大家聚首一堂,一同分享孩子們一學年間生活的點滴,以及所學所得,歡快的氣息籠罩着校園的每個角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走出課室 深入了解社福機構面貌 粵華舉辦宗教品德及公民教育科外展活動
(本報訊)澳門粵華中學初一中、英文部共275位學生,分別於4月29日、5月6日,參觀探訪了本澳八間不同性質的民辦福利機構——澳門聾人協會、創明坊、澳門盲人重建中心、虹光軒、啟能中心、福攸坊、心明治小食店、利民坊。這探訪活動是為了配合該校《宗教、品德及公民教育科》的一項名為「學生探訪社福機構活動」的課題而展開的。目的是讓學生能走出課室,進入這些民辦的社福機構當中,深入了解這些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社福機構面貌、它們所服務的對象,從而認識社會上不同層面的人士,而這些人正是平日往往容易被我們忽略、弱小的一群。希望藉此活動培養學生懂得關懷弱小,建立體諒、包容、接納之心,共建和諧社會。
聖瑪沙利羅學校家長教師會 親子國內一天遊
(本報訊)聖瑪沙利羅學校家長教師會為促進親子關係及加強家校溝通,於五月四日舉辦「順德長鹿農莊親子一天遊」,參加者包括家長教師會理事成員、家長及學生逾三百人。當天上午於拱北關口集合後,乘坐旅遊車展開快樂的親子之旅。
國際青年論壇:青年在教會內更加發光發熱的機會
(梵蒂岡新聞網訊)宗座平信徒暨家庭與生命部週三至週六(19至22日)於羅馬南效舉行為期三日的國際青年論壇。該部門的秘書長阿維神父在新聞發佈會中表示,「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還沒有劃下句點,現在處於落實階段。這是青年在教會內更加發光發熱的機會。」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代表團到訪梵蒂岡:為世界及香港的和平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正值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成立40週年,該座談會組織代表團訪問梵蒂岡,拜會教宗和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主席阿尤索總主教,以及在亞西西發出和平呼籲。這是香港六宗教領袖本次訪問梵蒂岡的主要活動。在反《逃犯條例》示威遊行越演越烈的時刻,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在羅馬發表聯合聲明;陪同前來的湯漢樞機也籲請尊重個人自由,反對暴力,鼓勵雙方坐下來交談,以求達成共識。
21世紀的航海朝聖之旅:友誼、創造力及靈性更新之旅
(梵蒂岡新聞網訊)數百年來,聖雅各伯之路是吸引朝聖者的一條朝聖路線。 任何人都可以選擇一條路缐,透過徒步、騎自行車甚至是騎馬的方式,最終到達朝聖的終點站:西班牙的聖雅各伯主教座堂。 但是,乘一條傳統的木船踏上這條朝聖之旅又會如何呢?
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工作文件》
(梵蒂岡新聞網訊)世界主教會議總秘書處6月17日上午公布了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的《工作文件》,並向新聞界加以介紹。這份文件是一年多來聆聽的成果;這段聆聽之路始於教宗2018年元月在秘魯的訪問,經歷了過去一年向整個亞馬遜地區天主子民的諮詢後,以今年5月的籌備會議作為結束。
新聞簡訊
梵蒂岡安置首批汽車充電站點 (梵蒂岡新聞網訊)梵蒂岡和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 X)6月10日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在梵蒂岡城國安置20個汽車充電站點,迄今已經完成了12個充電站的安置工作。
受造界時期:祈禱與大公行動的月份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向所有主教致函,呼籲「大家一起參與受造界時期!」,該部門又於週二(18日)發表新聞稿,聖座該部會邀請牧者們為這個特別的全球大公祈禱和行動作好準備,在為期一個月的活動期間,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視之為「自己牧靈指導原則的責任之一」。今年的受造界時期活動將於9月1日至10月4日舉行。
聖母院大火後首次舉行彌撒
(綜合報道)巴黎聖母院四月發生嚴重大火,至今一直關閉。然而,適逢6月16日為聖母院祝聖祭台周年,當地教會故於上週六(15日)奉獻彌撒,是失火後首次奉獻彌撒,連神長、教區職員及工程人員在內,約30人參與彌撒,他們都要戴上頭盔,以確保安全。巴黎總主教於彌撒中表示,聖母院是基督徒崇拜天主的地方,而非國家的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