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2日)再次主持有信眾參與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對於有參加者在現場,教宗表示十分高興:「我很高興能恢復這個面對面的聚會,因為我告訴你們:面對空無一人、對着一台攝影機講話,實在是沒趣!」相反地,與人們相聚,「看見一個個帶着自身經歷的人,真是美好」。雖然彼此之間保持距離,「卻始終感到互相親近」。「謝謝你們親臨現場、謝謝你們的來訪。請你們把教宗的訊息帶給眾人。教宗的訊息是:我為每個人祈禱,而我也請大家同心合一為我祈禱。」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在埃及沙漠中發現最古老的基督信仰隱修院
(梵蒂岡新聞網訊)幾個月前在埃及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隱修院,它的存在可追溯到公元四世紀。挖掘工作歷經多年,受到了包括政治、官僚和衛生多種因素的阻礙。這項工作由設在拜赫里耶綠洲考古地點的法國東方考古研究所負責,團隊負責人是挪威神學、宗教和社會學派學者吉卡(Victor Ghica),他也是古代考古學、第四世紀基督信仰和科普特古代紙莎草紙文獻研究專家。
聖座聖職部:司鐸的形象及培育(一)
(梵蒂岡新聞網訊)修道院是一個「工作坊」,它不僅培育知識,而且也建設人的心靈。聖座聖職部的職能是特別關注司鐸的聖職培育,其中涵蓋着司鐸生活的各個方面。
天皇后喜樂經 教宗:耶穌待我們如朋友,邀我們住在祂的愛內
(梵蒂岡新聞網)耶穌叮囑我們存留在祂的愛內,以得到祂的喜樂。教宗方濟各上主日(9日)誦唸《天皇后喜樂經》以前,從當天的福音出發,闡述了這一點。教宗解釋道,「耶穌先是把自己比擬成葡萄樹、把我們比擬成枝條」,然後祂表明「那存留在祂內的,必結出果實」。而這果實就是愛。
教宗發表《古老的職務》手諭 設立要理教員職務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發表《古老的職務》(Antiquum ministerium)手諭,以設立平信徒要理教員的職務。教宗在手諭中表示,這個許久以前就存在的職務為在當今世界進行福傳是一種迫切需要,但不可予以神職化,「教會要忠實於過去且對現在負責是必須具備的條件,才能在世界中履行自己的使命。」這道手諭週一(5月10日)由教會的司鐸聖師,聖若望亞維拉瞻禮簽署,並在翌日(11日)由聖座新聞室正式發佈。
教宗談及有關聖依納爵神操的著作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一(10日)發表視頻訊息,評述他過去的靈修導師、耶穌會士米格爾.安傑爾.菲奧里托(Miguel Ángel Fiorito)神父的新版著作《尋求和找到天主的旨意:聖依納爵·羅耀拉神操實用指南》(Cercare e trovare la volontà di Dio. Guida pratica agli Esercizi spirituali di sant’Ignazio di Loyola)。這本書週二(11日)正式出版發行。
傳頌主愛至萬代(18)
文:阮美芬修女 完成初學時期,我向上主誓發了許諾(當時因梵二後修道生活起了動盪,所以不是誓發暫願,而是許諾),便被派遣回香港去。因為我不熟識省區的另一部份——澳門,所以省長讓我過去體驗一下當地的生活。澳門是一個很小的城市,當地居民很友善,生活節奏比香港慢。那時侯,去澳門的唯一交通工具是大輪船,航程要五小時,最便宜的座位是在下層的甲板上的帆布椅。雖然旅途漫長,但我卻是悠然自得,我愛眺望在我眼前一望無際的海洋,船隨着拍浪上下搖動的節奏起伏,傍晚的夕陽更使我陶醉。在大自然中我看到了天主化工的美麗。
【心筆在言】細嚼慢咽
文:Joshua Un 「口腔文化」是近年新冒起的一個詞語,意指人大部分的滿足和追求都離不開口。 在嬰孩這個階段,每個父母都盼望孩子能夠吸收營養,健康成長。俗話話:「食得好,睡得好。」父母必然會竭盡所能,將最有營養價值的食物給孩子。在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也是因為餓了,或吃不了自己喜歡的食物。可是孩子不會慢慢品味食物的味道,更不會明白其精髓和意義。所以孩子是不會「細嚼慢咽」的。
【速食神學】(128)福音中能找到有關感恩(聖體)聖事的預像和先知的預言嗎?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在建立感恩(聖體)聖事前,耶穌基督為祂的門徒作了些準備,首先以一個奇蹟作為之後的聖體聖事的預像,繼而再說了一個先知的預言。我們在聖若望福音第六章找到了聖事的預像和先知的預言。
【聖言之光】離開的基督.仍在世上的基督身體
文:梁展熙 乙年復活期耶穌升天節 耶穌升天節可說是復活期的一個跨越門檻的時刻。這是一個不同時期之間的時間,是我們正要離開一處卻又未到達另一處的時刻。雖然有關的禮儀選讀中的敘事是與我們在整個復活期中一直閱讀的救世事蹟的開展相符,但這慶節本身所慶祝的,卻是耶穌復活這件事本身的另一個向度:耶穌的被高舉或被舉揚。這慶節本身意義上的這份張力,禮儀藉讀經的選取來將之化解。這些讀經讓我們聚焦於今天的神學重點的同時,也讓我們慶祝教會生命中的一個轉捩點。就讓我們一方面細思一下基督在天上登御座以及基督在地上的奧體兩大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