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賀敬貽 在十六世紀葡萄牙航海大發現時期,中國和葡萄牙兩國即在政治、經濟與文化領域展開交流,特別是在澳門這片土地,隨着天主教文化及其豐碩的禮儀音樂的傳入,成為西樂東漸的橋樑。然而,在近40年中葡音樂文化交流中,華人學術界對葡萄牙當代藝術音樂的瞭解仍處在相對空白狀態,對葡萄牙二十、二十一世紀的音樂創作、歷史和美學都少有涉獵。從專業演奏及理論工作者角度對葡萄牙當代的作品等都相對陌生。《當代葡萄牙藝術音樂——喬治·佩西尼奧、坎迪多.利馬和若昂.佩德羅.奧利維拉》一書(由澳門政府文化局於年前出版)剛好填補此方面空缺,並為當代葡萄牙藝術音樂研究提供可貴的文獻資料。該著作收錄了二十至二十一世紀上述三位葡萄牙作曲家的音樂技巧、美學和風格,並系列描述作曲技巧和原則,同時也側重於音樂的演繹和創作,展現了三位作曲家在根深蒂固的天主教文化背景下的音樂創作思路及方式,突出了整個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葡萄牙音樂創作和製作的特色和重要性。
Author: admin
《聖經門廊》 協助華文讀者走進聖經世界
文:Marco Carvalho譯:梁皓衍 「《聖經門廊》是一本參考書,是閱讀聖經,或是閱讀天主教會一些文獻的最佳良伴。」樂仁出版社早前將西班牙文版的《Pórtico de la Biblia》翻譯成中文的《聖經門廊》。
教宗公開接見:老幼聯盟將能拯救人類大家庭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7日)主持公開接見活動,繼續談論關於老年的主題。教宗指出,如果我們讓那些必須「學會出生」的孩子們重新得到「具有死亡智慧的長者的溫柔見證」,那麽「老幼聯盟將能拯救人類大家庭」。
印度基督徒首次舉行維護生命全國大遊行
(天新社訊)維護生命積極分子於上週三(10日)與基督徒聚集在新德里,慶祝第一次全國維護生命大遊行。這一天也標誌着使印度墮胎合法化的《醫療終止妊娠法》通過的51周年。
【向日葵之歌】阿迪的「塔冷通」
文:羅芷芬 迪: 感謝你的問候。第一次與澳門所有人一起進入了「靜止狀態」,前陣子屋外不絕於耳的鑽地聲、車聲和雜聲,都逐漸遠去。在「靜止」中,沒有了急着趕要去的目的地,驛動的心完全得以歇息。家,難得成為了一個神聖的休息的地方,就好像兩個月前我們在「內觀」祈禱中進入的「神聖休息」。我看到自己浸泡在石湯温泉,呼吸着天地間最純化的空氣,在温暖舒適的環境下,疲倦從身體釋放出來,猶如帶着勞苦與重擔來到主的面前,內在得到了放鬆、平安和連結。我以感恩之心領受聖言的豐澤:「凡口渴的,請到水泉來!……你們如側耳,走近我前來聽,你們必將獲得生命。」(依55:1-3)
宗教課程教師專業培訓課程結業
(本報訊)由天主教澳門教區主辦,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承辦的「宗教課程教師專業培訓課程2021-2022」已於6月30日圓滿結束。該課程旨在協助有需要任教宗教、修身、倫理等相關科目的老師更深入了解天主教學校的辦學理念,並加強自身對聖經、倫理、以至品德培育等範疇的認知,再配合各種教學法的探討,以及價值教育和建立跨學科宗教氛圍的經驗分享,為澳門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宗教教師,從而達到提升本澳宗教課程質素的目標。
望廈聖方濟各堂舉行初領聖體禮
望廈聖方濟各堂舉行初領聖體禮20位主日學同學初次領受基督聖體 望廈聖方濟各堂區原定於聖體聖血節,舉行主日學同學初領聖體禮,受新冠疫情影響,禮儀改至上主日(14日)上午九時半主日彌撒中舉行,由該堂助理主任司鐸夏子明神父主禮。
路環聖方濟各堂舉行主任司鐸交接禮
(本報訊)上主日(14日)為常年期第二十主日,也是路環聖方濟各堂區,新、舊本堂神父職務交接的日子,當天彌撒除了該堂舊本堂李憲俊神父及新本堂袁偉明神父出席外,慈幼會九澳雷鳴道會院院長謝肇中神父亦在場共祭。
利瑪竇第五十八屆高中畢業禮溫馨洋溢
「飲水思源,利人感恩」利瑪竇第五十八屆高中畢業禮溫馨洋溢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於週一(15日)在學校大禮堂舉行高中第五十八屆畢業典禮。本次典禮按澳門衛生局之防疫指引進行,在疫情下為畢業生及家長留下珍貴及難忘的回憶,典禮經過校方悉心安排,以班為單位分場進行,氣氛溫馨。蒞臨嘉賓包括耶穌會(澳門)會院院長傅南渡神父、校牧陳俊偉神父、利瑪竇中學校友會監事長李啟邦先生、副理事長陳遠明先生及畢業生家長。
教宗:傳教使命是走出自我、把最好的奉獻出去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日前以西班牙語向阿根廷里奧夸爾托教區聖母升天堂區成員發表了一段視頻訊息。教宗說:「傳教使命是走出自我,把我們最好的部分、天主所賜的最美恩典奉獻出去。」該堂區的30名信友這幾週參與團結傳教使命,前往偏遠山區的原住民當中服務。這項活動已經舉行了三年,本次主題取自《眾位弟兄》通諭:一起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