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只要我們靜下來默想一會之後就會發現,在今天的讀經中,有一大主題漸漸顯露出來:天主是人不能完全理解的。在天主所啟示的自己的名字中,我們最能夠看出這一點。這名字一方面把以色列的天主與古近東其它的神祗區分開來;但另一方面,箇中的意思對我們來說仍舊是霧裏看花。此外,在今天的讀經中,我們也可看出天主是願意屈尊就卑,來到我們中間,無論是透過我們身邊的人或物來與我們溝通。最後,我們更可看出,天主既願意寬恕罪過,卻又決定要把不結果的樹砍掉。對於這看來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們確實會感到困惑,對於這位天主感到無法完全理解。
天主本尊的名字:「『我是』就是『我是』」(’ehye’ ăšer’ehye ≈ “I am that I am” or “I will be that I will be”, etc.),箇中的意義當然深重,但我們可以直接理解得到的確實不多。我們一般都會認為,當一個人替自己取名的時候,多少都是希望這名字反映自己的本質,或至少當中的一部分。然而,天主的本質當然是無法向人完全揭示;這一點,這名字當中人無法掌握的意思多少是反映了出來。儘管我們靜了下來細心審視天主在我們人生中的作為,也未能幫助我們完全明白祂名字本身的意思。畢竟,在我們看來,天主的作為有時是有點模棱兩可,甚至可說是變化無常的。
實際上,天主與我們互動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如何回應天主的邀請。尤其是就救恩而言,儘管無論是邀請本身抑或是轉化一切的德能都是天主的無求恩賜,但祂並不視我們為祂可隨意耍玩的寵物。天主確實發出了邀請,但救恩要能夠有所成效,取決於人有否接受祂的邀請。換言之,我們每個人對天主的經驗,雖然盡在天主的掌握中,但也深受我們的心態所影響。當我們有需要時,祂就是為我們提供所需者;在我們擔驚受怕時,祂就是撫慰者和為我們增添力量者;當我們變得桀驁不馴時,祂便擔當懲戒者的角色。
我們也許會認為,我們的天主如何偉大,便不需要透過任何「媒介」來工作。就算祂要用,也不會用荒蕪山丘上的荊棘或園丁這些無關痛癢的人。可是,這反而卻是天主做事的方式。天主就是會起用隨處可見的人與物來完成祂的計劃,無論是多麼卑微的物件,或者是多麼平凡的人。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着一些人在替天主為他/她工作,代天主向他/她說話。四旬期,就是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辨別出我們人生中,有誰是在替天主為我們做事、代天主對我們說話的時間。是誰正在把天主的臨在傳遞給我們?是誰正在天主面前為我們祈求恩典和寬恕?另一方面,四旬期也是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我們又在替天主為誰人做事、代天主向誰人說話的時間。我們又有否把天主的臨在好好的傳遞給別人?我們又有否為別人向天主祈求恩賜和寬恕?
無論如何,我們仍然應該滿懷信心。無論我們對天主的理解是如何薄弱,我們都可以全然依靠基督。把天主本身名字的本質和意義啟示給我們的,就是基督;在天主面前為我們代禱的,也是基督。自《路》第九章末起已昂然向耶路撒冷走去,準備好在那裏接受自己的死亡和復活的基督,向我們啟示出天主究竟是誰。祂就是那願意透過人們不會注視的荊棘來啟示自己的偉大的天主;祂就是那願意在審判的時候仍然心懷園丁的耐心的天主。
然而,我們應留意的是,今天的讀經是一段警語來結束的。我們要小心!福音中並沒有交代那棵無花果最後有沒有結果。在知道天主是仁愛和慈悲的之後,我們當然可以放心大膽;但今天的讀經同時提醒我們,使我們不敢隨意地、安於現狀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