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第五屆世界窮人日文告 教宗:沒認出窮人就會出賣耶穌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新聞室週一(14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今年第五屆世界窮人日文告,主題為「你們常有窮人同你們在一起」(谷14:7)。教宗解釋這個主題的含義,闡明「基督徒若想看到耶穌,用手觸摸祂,知道該轉向哪裡:窮人是基督的具體標記,他們代表基督,讓人見到祂的面容」。

教宗提到,猶達斯批評那個女人將一瓶非常珍貴的香液倒在耶穌頭上,說那香液值300多塊銀錢,本可施捨給窮人。聖史若望評論道,「他說這話,並不是因為他關心窮人,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參閲若12:1-6)。教宗强調,「那些沒認出窮人的人出賣了耶穌的教導,不能做祂的門徒」。窮人是「教會旅程的中心」。

教宗指出,今天的疫情災難使窮人進一步增加,需要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來對抗世界範圍的病毒,而非只顧部分人的利益。尤其是急需作出具體的回應」,以促進人道主義的計劃幫助「那些失業者,許多家庭的父親、婦女和青年受到沉重的打擊」。

教宗告誡,不幸的是,「個人主義的生活方式成了製造貧窮的幫兇,經常把貧窮狀況的所有責任推給窮人。但貧窮不是命運的結果,而是自私的後果」。「如果窮人被邊緣化,就好似是他們自己造成的,那麽民主本身的概念就陷入危機了,各種社會政策就會失敗」。

教宗繼續表示,我們該當謙卑地承認,在窮人面前「我們經常無能為力,我們抽象地談論他們,停留在數據統計上,認為拍一些紀錄片就能打動人心。相反,貧窮該當激起一種有創造性的計劃」。

教宗表明,耶穌說「你們常有窮人同你們在一起」,這是在邀請人們「絕不可錯過行善的時機」。這不是「通過一些施捨來減輕我們良心的責任,而是對抗用以看待窮人的冷漠和不義的文化」。施捨是偶然性的,分享則是持久行為。前者會令施予者自鳴得意,令接受者感到羞辱;後者則加强團結互助,為伸張正義創造必要的條件。

許多聖人和聖女與窮人分享了「他們的生命計劃」,教宗提到痲瘋病人的使徒達米盎神父,他「極慷概地回應召叫,前往只有痲瘋病人才能進入的莫洛凱島,與他們生死與共」。在疫情時期,這個見證「非常合乎時宜」,天主的恩寵「在許多默默無聞者的心中運作,他們以實際的分享為最貧窮的人鞠躬盡瘁」。

教宗提到《福音的喜樂》勸諭的思想,指出對一種將特權領域的利益放在中心的經濟系統而言,窮人實際上「成了不能容忍的包袱」。這種「忽視或篩選道德原則的市場創造了不人道的條件,打擊到已經處在不穩定狀況的人」。「不擇手段的經濟和金融參與者總是會製造新的貧困和排斥的陷阱,缺乏人道主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對基督徒而言,在「耶穌、窮人和福音宣講」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繫」。事實上,「天主所啓示的是窮人之父和親近窮人的面容。耶穌的全部作為表明,貧窮不是厄運的結果,而是祂臨在於我們當中的具體標記」。尋找基督並非「我們願意何時及何處尋找祂,而是在窮人的生活中認出祂來,他們受苦受窮,有時被迫處於不人道的環境」。

最後,教宗引用馬佐拉里(Primo Mazzolari)神父於1949年在《時下》期刊發表的一段文字結束這篇世界窮人日文告。神父寫道:「我想請求你們不要問我,是否有窮人,誰是窮人及有多少人,因為我擔心這樣的問題會分散注意力,或成了避開良知和内心確切表明的藉口。我從不計算有多少窮人,因為無法計算:窮人需要的是擁抱,而非計算數字。」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