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18: 1-8 路加福音就好像是一部「祈禱的福音書」一樣。在路加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祈禱以及教導門徒祈禱的次數,都遠比其他福音多出許多。今天,耶穌講述了一個耐心祈禱的比喻。比喻中有一位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的法官,還有一位可憐的寡婦。她失去了丈夫,少了家庭的支持。對那位不義的判官而言,他大可忽視寡婦的陳情,因為她既沒有權力,更沒有財產。但是這位寡婦和其他人不一樣,她堅持到底,絕不放棄。因此耶穌做出結論:如果連一個腐敗且無情的法官都可以被一位無助的寡婦所感動的話,那麼當我們這些被天主召選的人陷入絕望,不斷地向天主呼求的時候,天主也必會公義地應允我們的祈禱。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52)天主的肖像和模樣以甚麼方式在我們身上展現?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天主說:『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創1:26-27)。沒有其它受造物也是這樣造成的。所以,在我們內,有甚麼讓我們成為天主的肖像和模樣?我們可以區分恩賜的三種層次:(1)本性的,(2)本性外的和(3)超性的。在這三個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到天主如何豐盛地祝福我們。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本主日將冊封五位新聖人 紐曼樞機成為聖人的奇蹟

(綜合報道)若望.亨利.紐曼樞機(Cardinal John Henry Newman)本主日將與另外四位真福榮列聖品。但要獲教會封為聖人,教廷需要檢視他們生前的聖德,並確認其所行的兩個奇蹟。而讓真福紐曼樞機榮登聖品的奇蹟,是一個救獲兩條性命的奇蹟。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傳揚主愛訊息 介紹團體服務 澳門教區舉行傳教節嘉年華會

(本報訊)教宗方濟各欽定2019年的十月為特殊傳教月,籲請全球各地教會,所有的基督徒以十月作為一個祈禱及反省的時間,好重燃教會的福傳熱誠。澳門教區為回應教宗的呼籲,特於傳教月內舉行傳教節嘉年華會和感恩聖祭。教區首先於十月六日在塔石廣場舉辦傳教節嘉年華會,透過表演和攤位遊戲,向市民展示天主的愛和介紹教區內不同團體的服務。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19日晚大三巴牌坊  澳門教區舉行傳教節感恩彌撒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為響應教宗方濟各欽定十月為特殊傳教月,已於上週在塔石廣場舉行傳教節嘉年華會,現定於10月19日(星期六)晚上8時,假天主之母堂前壁之耶稣會纪念廣場(大三巴牌坊)舉行傳教節感恩彌撒;本年傳教節主題:因受洗被派遣。懇請本澳教友踴躍参禮,共同為普世教會福傳事工熱切祈禱。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揭開福傳新一頁——主日學及宗教科教材展覽」圓滿進行並反應熱烈

由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主辦、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協辦的「揭開福傳新一頁——主日學及宗教科教材展覽」,於上週六(10月5日)下午二時至五時半,在聖若瑟教區二、三校禮堂圓滿進行,反應熱烈。出席人次逾200,超過30間學校及堂區等單位參加。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若瑟靜修院十月份舉辦 「放下」的靈修活動

(本報訊)教區竹灣聖若瑟靜修院將於十月份舉辦靈修活動,主題:「放下」的靈修,由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劉美貞修女任神師。 「放下」的靈修 成為成年人,要放下童年、青少年,以後步入老年,退休。無論願意與否,總得要放下這些階段。過程中身、心、靈、情緒的調適質素是關鍵。還要放下摯愛親人的離去,如何放手? 人、事、物、地的改變,怎樣甘心放下? 這是生命的智慧:如同毛蟲的蛻變。 也是耶穌的邀請:「划到深處去」。   是次靈修活動的日期時間等安排如下: 營期:2019年10月18至20日 地址:澳門路環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費用:三日兩夜 $800 (一人一房) 查詢及報名電話:6818 0326 名額:12名 報名於辦公時間:10:00 – 1700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德蘭學校慶祝建校62週年

(本報訊)聖德蘭學校為慶祝建校六十二週年,9月30日上午小學部全體學生及教職員在該校禮堂,透過《主愛這一家》音樂劇和講解聖女小德蘭的生平,勉勵學生效法聖母及主保的德行。隨後在花地瑪聖母堂舉行主保聖女小德蘭瞻禮感恩祭,邀請何知行神父主祭。彌撒當中,何神父鼓勵同學們要有小孩純潔的心,用心做好每件小事,且要努力學習,更要效法主保聖女小德蘭敬主愛人的德行。彌撒進行時,同學們以優美的歌聲讚美和感謝上主,氣氛令人感動。 彌撒結束後,校長盧桂芳修女感謝各位嘉賓,並勉勵同學們除了要有感恩的心外,也要將「勤樸仁愛」的校訓精神傳承下去,且要奮力進取,更新心靈與思維,勇於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