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讓我們談論多一點兒聖化恩寵。我們說過,聖化恩寵有如「提升」,把我們的狀況從人的層次都達創造者的層次。
要欣賞這個意義,我們試想像某人擁有賦予動物人性的能力,如他的寵物狗。當這只狗擁有人性時,他便擁有所有隨之而來的能力或特權:思考和愛的能力、討論問題的能力、申請證件的能力,尋找工作、去銀行開戶等等。是的,這就是它的意義。
《天主教教理》第460點說:「聖言成了血肉,是為使我們『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伯後1:4):『因為這就是聖言成了人、天主子成了人子的理由:為使人進入與聖言共融和領受天主義子的名分後,成為天主的子女』(聖依辦內,《Adversus haereses》)。『原來天主子成了人,是為使我們成為天主』(聖亞大納修,《De incarnatione》),『天主的獨生子,為了要使我們分享祂的天主性,便取了我們的人性,為的是成了人之後的祂,能使人成為天主』(聖多瑪斯,《Opusculum》57)」。
我們一日還在世上,這層次的改變不會很明顯,因為「我們現在是藉着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的觀看了。我現在所認識的,只是局部的,那時我就要全認清了,如同我全被認清一樣」(格前13:12)。只有在來世時,我們才能全認清和享受它。「可愛的諸位,現在我們是天主的子女,但我們將來如何,還沒有顯明;可是我們知道:一顯明了,我們必要相似他,因為我們要看見他實在怎樣」(若一3:2)。要「相似祂」是在我們的想像以外。因此,聖保祿說:「可是天主藉着聖神將這一切啟示給我們了,因為聖神洞察一切,就連天主的深奧事理他也洞悉」(格前2:9)。聖詠也給了我們一些提示:「請你將生命的道路指示給我,唯有在你面前有圓滿的喜悅,永遠在你右邊也是我的福樂」(詠16:11)。
聖化恩寵給予了我們神聖的生命。那麼,其它恩寵呢?
恩寵也是光明和愛(力量)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424點教導我們:「除了寵愛外,還有:(1)寵佑(按實況的恩寵);(2)聖事恩寵(每件聖事專有的恩寵);(3)特別恩寵或神恩(為了教會公益的恩寵),當中包括那伴同教會職務及生活職責的地位恩寵」。
這些恩寵不同於聖化恩寵(一個超性的存有的習慣),不會影響我們的存有,但會影響我們的運作或行動。它們是天主給予我們的行動的習慣(operative habit)。天主賦予我們這些行動的習慣就像給予理智和意志的超性的維他命一樣。因為我們的行為來自我們的理智和意志,這些恩寵給予(理智)光明和(意志)力量,使我們按真理和善來行動。愛和力量之間有甚麼關係?愛是最大的力量。
這些超性的運作習慣就是《天主教教理》第1996點中所指的:「恩寵是天主的恩惠,無條件地賜予的助佑,為了使我們回應祂的召喚:成為天主的子女、義子、有分於 天主的性體和永生(參閱若1:12-18;17:3;羅8:14-17;伯後1:3-4)」。
現時的恩寵或寵佑。要明白聖化恩寵和現時的寵佑的分別,我們可以想像我們種在地裡的一顆種子。聖化恩寵就有如種子。這種子就是生命。但要它成長,它需要吸取泥土的養分,它需要水、太陽。現時的恩寵或寵佑就有如這些因素,協助種子成長。
尤其是,現時的恩寵或寵佑陪伴我們,從準備到完成天主的大工程,即是我們的成聖(參閱《天主教教理》第2001點)。「我深信,在你們內開始這美好工作的那位,必予以完成」(斐1:6)。
天主自由的給予,但我們需要自由的接受和回應。《天主教教理》第2002點重申了這一點:「天主自由的主動要求人自由的回應,因為天主依照自己的肖象創造了人,賦給人自由及認識祂、愛慕祂的能力。靈魂唯有在自由狀態中才能進入愛的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