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愛德神父耶穌聖心司鐸會譯:梁皓衍 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Laudato Si,下簡稱LS)以及《心愛的亞馬遜》(Querida Amazonia,下簡稱QA)兩份文件中,都將「受造界的尊嚴」,與「對窮人及邊緣人士的公義與包容」連繫起來,皆因這地球是我們的家園,而人類只是這大家庭中生存的一員(LS 164)地球是由大家共同繼承,大家共享成果。(LS 93;參閱QA 42)
uncategorised
【心遇聖言】「我的一切都是你的。」天主聖三與人分施的圓滿之愛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天主聖三節 「聖神要把由我所領受的,傳告給你們。凡父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若16:14-15) 在過去數月,澳門居民都獲得各種抗疫援助,以緩解疫情期間的經濟困難,我們都有幸得到這些補貼。在其他許多國家,政府沒有資源(或意願)去為他們的公民提供經濟上的援助。然後,要讓每個人都滿意是很困難的。有些人覺得,這些福利只是滄海一粟,而另一部分的人,則抱怨富有者不應得到這些福利:結果,我們永遠不會滿足。
教宗聖神降臨節講道:讓我們坐在聖神的學堂,由祂教導一切
(梵蒂岡新聞網訊)普世教會上主日(5日)慶祝五旬節,亦是紀念天主聖神降臨在宗徒們身上的日子,標誌着復活期的結束。教宗方濟各因膝患,無法主持五旬節大禮彌撒,改由樞機團團長雷樞機(Giovanni Battista Re)代替教宗方濟各主持,聖父全程參與,並在輪椅上講道。教宗在講道中邀請所有信友繼續聆聽聖神的教導,並強調聖神會教導我們從何處啟程、向我們展示所應走的道路、在我們心中重新點燃天主的愛火,並指引我們的旅程。
淺談默想與默觀的分別
文:教理培育委員會、號角報 默想與默觀是歷代教會眾多神修傳統中所推崇和演繹的祈禱方法。雖然因應各修會和各時代的神修表達不同,但都豐富天主子女能藉此多種模式和方法,與主相遇,共融和契合,在主的愛內獲得心靈的平安、內心的喜樂與轉化的力量。
望廈聖方濟各堂區施放堅振聖事
我棄絕、我信、我承擔望廈聖方濟各堂區施放堅振聖事 是巧合嗎?還是有力的見證?昔日十一位宗徒在耶路撒冷的一座樓房,等侯聖神降臨;今年的五旬節,望廈聖方濟各堂也巧合地有十一位年青人,接受堅振聖事,領受天恩聖神。
尼日利亞聖堂五旬節遇襲 至少50人喪生
(綜合報道)西非國家尼日利亞有武裝分子闖入教堂施襲,至少50人死亡、多人受傷。總統布哈里譴責襲擊,教宗方濟各表示關注事件,暫時未清楚施襲者身份及行兇動機。
【速食神學】(180) – 環境如何影響行為的道德性?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環境是偶然的道德狀態,有助於增加或者減少已經存在的行為的道德善或惡。 「環境,包括後果在內,是道德行為的次要因素」(《天主教教理》第1754點)。環境包括以下事情:
中國教會首位貞女:陳子東(3)
文:段春生神父 按照風俗,婚約時間一到,在雙方未達成任何協議前,只好進行婚禮。但子東全力反對出嫁。新郎的父親求助於在本地傳教的施若翰神父,希望神父能給陳子東做思想工作。神父想先證實一下陳子東的意願。當神父了解子東的真實想法後,知道沒有迴轉的餘地。男方的父親,因為是教友,起初願意陳子東自由選擇,但要求歸還所有的聘禮。然而,陳子東的父親不是教友,不肯接受這樣的安排,因為他不懂女兒所作的選擇,所以堅持一切依照習俗,按時出嫁,不退還聘禮。很明顯,子東的父親完全站在一個外教人的立場上,來看待這個問題。忠實地遵行婚約,是中國固有的傳統,然而天主教會卻限制着,這令他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子東表示了她堅定守貞的決心;男方要求歸還聘金;子東的父親卻願意交出女兒,而不願意退還聘金。於是問題就變得錯綜複雜,也令教外人對此也議論紛紛。
「惜身文化」宗教老師培育課程圓滿結業
(本報訊)由天主教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聖若瑟大學持續進修部與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合辦的「惜身文化」宗教老師培育課程2021-2022,於上週一(5月23日)圓滿結束,當天由課程講師李斌生主教向學員頒發證書,其後各校老師跟主教拍照留念,氣氛充滿着喜樂與感恩。
一望一笑的力量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譯:何心豫 很多人都認識《小王子》的作者安托萬.德.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 。他是一名機師和作家,抗擊納粹德國的同時,也曾寫過其他的書籍和故事。在我所讀過的故事中,有一個印象特別深刻:微笑(Le Sourire)。我希望跟我的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