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伯多祿岳母伺候服事的一堂課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乙年常年期第五主日 過去數週裡,有三位我們非常熟悉的修生被祝聖為執事:澳門教區的鄧浩文執事、陳柏霖執事,以及香港的聖言會黎勢海執事。所有參加他們祝聖大典的人,都為他們的慷慨奉獻而深受感動。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高凡濤神父 (Fr Fausto Gómez, OP)

忠於我們的個人召叫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在本專欄中,我們將思考作為基督徒的召叫:所有人都獲邀、被耶穌召叫,去跟隨祂,成為祂的門徒。 《撒慕爾紀》(上)第3章第3-10及19節中,告訴我們天主召叫撒慕爾成為先知的故事。厄里的妻子亞納不能生育。她向天主祈求一個兒子,並表示獻給天主。她後來生了撒慕爾,並將他奉獻給上主:「我現在把他獻於上主,他一生是屬於上主的。」(撒上1:28)此外,上主召叫撒慕爾成為祂的使者、祂的先知,向百姓傳遞自己的聲音。撒慕爾謙卑地回應天主的召喚,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上主:「請上主發言!祢的僕人在此靜聽。」教宗方濟各一再邀請我們練習尊重和憐憫的聆聽藝術:彼此聆聽,聆聽一切受造物,聆聽天主。(參閱《福音的喜樂》171)

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天主聖言的威力

文:李愛德神父耶穌聖心司鐸會 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 家父臨終前的幾句話,讓我更加持着堅毅不屈的精神,去堅定地完成天主交托給我的使命。那天是1998年5月17日,也就是他離世返回父家的前三天。就在同一天,我們首批前往菲律賓的耶穌聖心司鐸會會士抵達了馬尼拉。我急忙給父母打了一個長途電話。父親在電話中,興奮的對我說:「手扶着犁而往後看的,不適於天主的國。」這句出於耶穌口中的話,是對着一名想與父母告別的門徒(路9:62)。父親臨終前的一席遺言,也反映了他對我們、整個家庭、他的工作、他的周遭、他的堂區及他朋友的承諾與忠誠.這些話幫助我在傳教使命中繼續成長,並在面對誘惑和危機時,重申這一份使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天主的莊田】你的僕人在此靜聽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院 「撒慕爾,撒慕爾!」(撒上3:4)上主在夜闌人靜時首次叫小撒慕爾的名字,他還以為是司祭厄里找他。「厄里於是明白,是上主叫了幼童,便對撒慕爾說:『去睡罷!假使有人再叫你,你就回答說:請上主發言,你的僕人在此靜聽。』」(撒上3:8-9)在司祭厄里的協助下,撒慕爾最終認出上主的聲音而蒙召成為先知。為工作忙碌的老師,聆聽上主的聲音是容易抑或是困難?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好書推介】《婚姻中的分辨:獻給夫妻的依納爵靈修智慧》

本書簡介 作者分享馬克和安妮從交往到步入婚姻所面臨的種種問題,以對話和日記的形式貫穿整本書,融入依納爵神操中甲組/第一週的十四條規則,希望藉此指引夫妻,能在遇到阻礙時,知道仇敵和善神是如何影響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並做有效應對,在靈修和婚姻生活裡,找到內心的平和。 著:茂德.加拉格爾(Timothy M. Gallagher, OMV) 譯:黃士芬 售價:澳門幣78圓正 澳門聖保祿書局 有售

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小行星,珍貴的魚,失落的靈魂:不斷尋覓的賞報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天主聖言主日 早前閱讀到一篇報道,稱澳門培道中學的天文小組近日發現了一顆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主帶小行星,我對這消息感到十分興奮。雖然今次這個發現,是本澳學校首次作出類似的發現,而該天文學社亦稱為是「偶發事件」,但其背後卻包含大量的工作。天文小組成立十多年來,一直堅持研究小行星。在發現宇宙中那顆閃閃發亮的小石頭前,他們不得不接受、不擁抱一段長時間的「黑夜」。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天主的莊田】 來自生命的呼喚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院 主顯節當天,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安排了一批老師來到靜院祈禱。在繁忙的教務中能抽出一整天來到這片「天主的莊田」,為老師們實在不易。是什麼引領她們前來?她們的經驗為我們帶來什麽啟示?參與者中,有些是老朋友,在靜院中多次參加了不同形式的祈禱培育;有些則是首次到訪,對院內的環境顯得興致勃勃。新新舊舊的配搭迸發出奇妙的靈性火花。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父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父】(14) – 思辨神學的開端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姚子汶 宗徒教父(Apostolic Fathers)和次宗徒教父(Sub-apostolic Fathers)致力於捍衛和解釋信仰。隨着教會的發展與成長,需要對信仰更有系統、更全面、更精確的闡述,以教導新皈依教會的人。因此,當時開始設立神學院,神學院中最著名的便是在埃及亞歷山大學派(School of Alexandria)。

信仰.書情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信仰.書情】《時時祈禱,事事祈禱》在世的修行

文:夜行者(索尼加) 《時時祈禱,事事祈禱》,看到這樣的書名,好似太過熟悉,但又忍不住翻看,想找尋熟悉中的驚喜。畢竟這些道理我們虽知道,但卻不總能做好。作者詹姆士·馬丁神父是了解我們的,了解我們對祈禱的追求和其中的困惑,所以他對祈禱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從什麼是祈禱,什麼是經文、彌撒、靈修、避靜等,到生活中可以嘗試的各種祈禱方式,再到各禮儀時節的祈禱主題,馬丁神父的這本書讓教友和非教友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靈性的所需。

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來看看罷」:如友誼般的使徒關係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辣彼!你住在哪裡?」耶穌答說:「你們來看看罷!」(若1:38) 利瑪竇對儒家有着濃厚的興趣,他認為儒家學說與基督宗教有着許多共同的價值觀。根據儒家學說,人際關係中的五倫,需要以「仁」來尊重和培養,以保持個人和社會的和諧。前四種是基於自然或社會的需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間的關係;但第五種的完全基於自由的關係:朋友。沒有人會被強迫建立友誼(朋友關係),這必須是雙方的自由選擇,是我們被對方的德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