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中年為機 (1) 男士福音、女士恩物

文:Nicolau Yung 今年正值「聖若瑟年暨『愛的喜樂』家庭年」,父親議題得以隆而重之走進牧民活動。「聖若瑟家的七個父親特質」及「澳爸的故事」,先後分享了聖若瑟的父職楷模以及身為一名基督徒父親的經驗,讓父職有更多屬靈方面的教導與參考,確是天主的恩寵。以現今趨向晚婚的社會風氣來看,當成為一位父親,一般已踏入中年,或至少前中年時期。作為一位男士,尤其是一名父親,在這人生階段要接受的挑戰,是從四方八面而來的。有見及此,筆者將在未來數篇文章中,欲從心理學角度一談所謂的中年危機,嘗試揭開中年人可能遇到眾多困境的深層心理原因,希望讓男士對自身的成長及發展有一定的了解及掌握,而女士亦可藉此更明瞭男士的內心世界,支持丈夫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更重要的是,文末亦會探討有關心理學的進路,是否跟天主教的教導有交會的地方。盼望藉着耶穌基督的帶領,父親們都可身修而後家齊及營造出一個聖家的影子。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朝聖.回家】繁星原野之地

文:余寶珠 原是繁星原野(Campo de estrellas)的聖雅各伯墓地,因着隱修士貝拉尤(Pelayo)的發現、主教特奧德米羅(Teodomiro)的調查確認,告知加利西亞和阿斯圖里亞斯(Asturias)的統治者亞豐索二世(Alfonso II),他說道:「聖墓的存在向我們揭示了聖徒最為寶貴的財富,即他的聖骨……我們不斷的祈禱向西班牙的這位守護神表示敬意。」他步行前往瞻仰,且在墓地處蓋了教堂,亦宣布聖雅各伯為國土守護者。朝聖客開始增加,這個地方開始有人煙,居民也越來越多,人們把小教堂改成一個較大的主教座堂,規模也越來越宏偉高大,教堂附近開始有石頭建造的宮殿建築物、修道院、醫院、旅店、餐館等接待朝聖者的地方,這地方漸漸地從一個小鎮變成一個大城,越來越繁榮,它的名字從最早的Compostella「繁星原野(Campo de estrellas)」變成現在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城(Santiago de Compostela),意思是「繁星原野的聖雅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138)每一台彌撒的基本次序是如何的?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初期基督徒的著作展示出,我們今時今日所慶祝的彌撒,擁有和初期基督宗教相同的內容和結構。《天主教教理》第1345點引用了這一著作,說,「聖猶思定曾在公元155年左右,向外教皇帝虔誠者安多尼(Antoninus Pius)解釋基督徒所做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號角舊文

【聖言之光】生命之糧.為有需要的弟兄姊妹做事的力量

文: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在接下來的五個主日,禮儀會透過讀經為我們呈現出生命之糧的奧蹟。就像任何一位優秀的老師一樣,耶穌逐點逐點的揭示出這奧秘的意義。今天的讀經邀請我們默想天主德能的奧秘與偉大;這德能滿足了人們的最基本需要:生存。這份恩賜並不只是尤關個人的生存,但特別是尤關整個團體、整個社群的存亡。還有一點,既然我們得到了生命,天主也藉着讀經告訴我們應如何好好活出這生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寫一首聖母歌的奇妙經歷(下)

文:伍星洪 聽完了Till Fellner的二部《創意曲》,很覺愜意,我停了下來進了點茶水,然後繼續聽三部《創意曲》Sinfonias。聽到第二首BWV788簡單的動機徐徐響起,同一的溫暖樂意依次以不同的高度重覆,像我幼時母親對我的善意叮嚀,喚起了已然於小學時熟記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覺得這個演繹與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這篇《遊子吟》的意境非常相合;於是一遍又一遍的聽,聽着聽着,忽發奇想,是否可能以巴赫這首作品為基礎,寫一首配上這首詩為歌詞的合唱曲?由於我音樂技能的捉襟見肘,第一句和第二句算是可以的,但只能唱之以普通話,且隨後的難以為繼。只好停下來,再作他想:不如寫一首聖母歌。按《若望福音》第19章26節:耶穌在十字架上看見母親瑪利亞和他的愛徒若望,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因這記載,教會確認聖母瑪利亞是人類的母親。我又想到《路加福音》第1章第48節,聖母說:「因為祂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Ave)。」於是沿着這個方向開始工作,以拉丁文Ave+Maria為中心,再配上粵音的中文詞,至5月20日大致完成。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朝聖.回家】朝聖路上的日常

文:余寶珠 通往聖地牙哥的朝聖路有好幾條,朝聖者可按照自己的時間、能力、各路況的特點,選定起點,現代朝聖的方便就是有不少APPS指引,拿着手機安排每天行程、地圖路線、路過城鎮、庇護所的介紹和評價、價格及相關設施等一應俱存,而且朝聖不一定一次完成,很多人或許拆分幾次前行,又或是走完一整條朝聖路後,再挑選別的朝聖路;走在路上,不難遇見一再前來步行的朝聖者,吸引力必定來自路上的頓悟!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朝聖(1)甚麼是朝聖?

文:Joshua Un 暑假將至,過往在疫情發生前,大家都會在籌備旅行。教友更會考慮參加朝聖團,因為它既滿足了旅行的需求,又能加深對信仰的認識,一舉兩得。那麼「朝聖」只是在「旅行」的表面上,塗上一層「信仰」的色彩嗎?朝聖是一趟心靈的旅程嗎?若是,那麼為甚麼需要到「朝聖地」?無信仰的人到「朝聖地」是朝聖嗎?抑或是,教友前往朝聖地就等於朝聖呢?這連串的問題無論在學術上,或是教會內,都被討論。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筆者希望結合自身的經驗和學術上研究的成果,給大家一個認識「朝聖」的新角度。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136)關於彌撒,《希伯來人書》向我們揭示了甚麼?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希伯來人書》記載了有關彌撒的珍貴資訊。它確定了以下的重要訊息: 一、耶穌基督建立了一個新的、更優越的盟約。 祂是一個更好的盟約的中保,這盟約在一個更優越的承諾的基礎下頒布(參閱8:6) 祂廢除了第一個盟約,以建立第二個(參閱8:13,10:9)。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若瑟的特別事件與敬禮(3)聖若瑟桌

文:陳思穎、珥法達教理培育委員會 意大利西西里島有一個「聖若瑟桌」的傳統。 聖若瑟是西西里島的主保。西西里人在每年的3月19日聖若瑟瞻禮(意大利的父親節),都會以隆重的敬禮慶祝。在這天,富有的人都會捐獻予貧困者。而傳統的禮節上,各人都要走近聖若瑟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