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永恆律 我們在創世紀中曾讀過,天主透過祂的「Λόγος」(Logos)和祂的言語(「天主說……」創1:3)創造了宇宙萬物。聖若望補充,「萬物是藉着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由他而造成的」(若1:3)。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俄烏戰事下的聖週 讓我們記起十字架山的象徵與意義
文:號角報 / Christ the King Supplies 聖週是禮儀高峰的一星期,逾越節三日慶典中,我們重溫信仰的核心,當中不忘耶穌基督的苦難與聖死。聖週五,不少教友都會默想十字架對每一位教友的意義,甚至將各自生活中的痛苦,與十字架聯繫在一起,因為耶穌曾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瑪16:24)大部份人很自然地將十字架與痛苦掛鈎;然而,在痛苦的背後,我們要知道這些十字架的價值。
【心遇聖言】面對空虛的勇氣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有一件令我頗驚訝的:沒有一部福音記載基督的復活是「如何」發生的。相反地,它們只簡單描述那「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天還黑的時候」,門徒所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一切。那必定是個令人非常困惑、出乎意料之外的經歷,因為每部福音在細節上的描述,都各有不同。然而,四部福音均認同那天所發生的基本事實,特別是他們注意到的首件事:墳墓是空的。
【基督的苦難】(3) – 我們及他人的十字架
文:Fausto Gomez OP譯:何心豫 今天耶穌告訴我們:「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瑪16:24)耶穌當年生活在羅馬帝國統治下,背十字架意味着死刑。我們背起各自生活中的十字架,意味着要接受它﹑背起它,甚至跟耶穌一起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向日葵之歌】不要哭了
文:羅芷芬 農曆年過後,香港確診數字急升,安老院成為了重災區。三月初,伯娘不幸地在安老院感染了新冠病毒,呼吸困難,被送到醫院奮戰兩星期後離世。疫情下,無法在伯娘最後的日子探望她,也無法實體參與她的追思彌撒,心內泛起一絲絲的哀愁、無奈和遺憾。站在烏雲密佈的天空下,腦海中浮起許多昔日與伯娘一起生活的片段,很是掛念。伯父離世後,伯娘的失智症也加劇了,記憶力衰退,判斷力減弱,但在心靈最深處,她仍深切地與主在一起。
【速食神學】(172) – 為甚麼自由需要法律?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作出選擇意味着知道我們面前的選擇。 當一個人去餐廳時,他會首先檢查餐牌,看看他可以點甚麼,或詢問侍應他們能提供甚麼。
【基督的苦難】(2) – 基督的苦難與十字架
文:Fausto Gomez OP譯:梁皓衍 耶穌以祂的救贖工程為目的,畢生以善度日,以苦難和死亡為祂人性的生命作結。聖史路加曾記載耶穌在這條走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向祂的門徒揭示了祂將受的十字架苦刑和死亡:「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棄絕,並且要被殺;但第三天必要復活。」(路9:22)
【聖言之光】「新」的一天
文:梁展熙 丙年復活主日 復活期,也就是教會傳統中「釋奧」(mystagogical catechesis)的最佳時機。所謂「釋奧」,就是向信友闡釋他們剛領受的或剛更新的入門聖事中蘊藏的奧秘。復活期中每個主日的讀經都聚焦於這奧秘的不同向度。今天的主題是在基督內生命的煥然一新。當然,我們仍然不能把這曠世的「新」從其歷史脈絡中剝離。這更新一切的力量先是藉基督的復活在人世間爆發,繼而透過最初的基督徒的宣講傳遍普世。藉着這件「新事」,天主以一種超乎人類所能想像的方式具決定式地參與了世上每個人的歷史——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
從聖周學懂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教訓
為基督死、為鄰人亡從聖周學懂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教訓 文:Fausto Gomez OP譯:何紹玲 基督宗教開始時,基督徒團體會通宵達旦和翌日一整天來紀念基督的苦難及死亡與復活的奧蹟;沒多久,基督徒便感到他們是需要一個星期來紀念這偉大的巴斯卦奧蹟。整個基督宗教會在聖周進行退省,是我們信仰最重要的一週,為了紀念基督,我們會從聖枝主日開始陪伴祂、走過聖周四、受難日(聖周五)、聖周六逾越節守夜禮直到復活主日。
【基督的苦難】(1) – 為我們及我們的救恩
文:Fausto Gomez, OP譯:Jasmin Yiu 一、基督苦難的奧蹟 四旬期是我們悔改的道路,它一直引領我們到聖週,為去慶祝這信仰的偉大奧蹟。教宗方濟各於2020年的四旬期文告說「再次賜給我們一段恩寵的時期,好能以煥然一新的心來作準備,慶祝耶穌死亡與復活的偉大奧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