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面對空虛的勇氣

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有一件令我頗驚訝的:沒有一部福音記載基督的復活是「如何」發生的。相反地,它們只簡單描述那「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天還黑的時候」,門徒所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一切。那必定是個令人非常困惑、出乎意料之外的經歷,因為每部福音在細節上的描述,都各有不同。然而,四部福音均認同那天所發生的基本事實,特別是他們注意到的首件事:墳墓是空的。

空墓是發生了不尋常事情的第一個標誌。正如《天主教教理》解釋,「這事[空墓]本身並非一個直接的証據,因為基督的身體不在墓中可能有其他的解釋。話雖如此,空墓為眾人卻構成了一個重要的標記。門徒們對它的發現乃邁向承認復活事跡的第一步。首先是熱心婦女們、接着伯多祿也發現了空墓。『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若20:2)肯定說:『進了空的墳墓,看見了放着的殮布』(若20:6),『一看見就相信了』(若20:8)。這預設他曾証實過空墓當時的情形,認為耶穌遺體不在墓中,不可能有人從中故弄玄虛;而耶穌也不只像拉匝祿那般,只是回復了塵世生活而已。」(640)

但是,又如《教理》續解釋:「即使面對着耶穌復活了的事實,門徒們依然有所懷疑,此事在他們看來是如此不可能,致使他們以為是見了鬼魂。」(644)對基督復活的信德,就在那天默觀空墓中開始萌芽,即使在祂顯現後,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開花、結果,並為成教會信仰的核心。空墓只是信仰旅程的開始,而這旅程隨着聖神在五旬節降臨時,才達致高潮。

空墓象徵着事情之間的空間:死亡與生命、黑暗與光明、恐懼與歡樂、懷疑與信任等之間的空間,我們或許需要在這些空間,花時間停留一會兒,才能成熟,成為真正的信友、真正的追隨者。因此,如果我們仍然感到困惑和不相信,我們不必為難或羞恥。復活節的喜樂並非一個「要已把一切弄清楚」的欣喜若狂之慶祝。痛苦、不公義、悲傷、暴力、懷疑等,這些即使被耶穌的復活受到光照與啟發,依然會在人生路上伴隨着,每個人也需要時間去處理這一切。

數天前,我聽到一名意大利寡婦Gemma Calabresi的故事。幾十年前,她擔任警察的丈夫,突然被恐怖分子殺害,遺下年僅25歲、三度懷孕的她及孩子。得知丈夫突然離世後,她作了一個充滿信德的行動:她立即為凶手的家人祈禱。然而,她很快發現,要把這信仰的意向擴充到「寬恕」的境界,一點也不容易。她痛苦了多年,一直無法放下,甚至腦海中不時有報復的念頭飄過。經過幾年的奮鬥,有一天她得到一個想法:耶穌在十字架上說:「父啊,寬赦他們罷!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甚麼。」(路23:34)她發現到,耶穌沒有直接原諒、寬恕把祂釘在十字架上的人,而是請天父寬赦他們。為甚麼呢?她心中收到的答案是:耶穌作為人類,那時必然地因暴力而痛苦到極點,因此請求天父代祂完成那複雜「寬赦的過程」。想到這裡,她感到解脫了,因為同樣地她無法一下子處理這麽大的痛苦,但如耶穌一樣,至少可以請求天主代替她完全寬恕那些劊子手。她先承認了,不論多麼努力去嘗試,自己無法原諒;同時決定了繼續留在那趟神修「寬恕」的旅程中:不同的是,現在不再依靠自己的心有多寬宏,而是深深依賴天父的慈悲與憐憫。她好像在一種空墓中一樣地停留觀看:已經脫離了黑暗的恐懼,但還沒完全投入復活的光輝。她的「停留在空墳墓」讓她最終敞開心扉去接受天主的恩寵;多年後終於能完全寬赦劊子手,並視他們為同等的人類,而非殘暴的怪物。在這份恩寵中,她最終找到治癒和平安。

這個復活節,讓我們謹記自己也在緊隨着復活的耶穌。我們知道祂已復活了,但仍然處於「真正相信」的過程當中,就是讓祂的臨在充滿心中的空虛,並讓祂的救恩與救贖革新我們的人生。雖然內心還有黑暗與空虛,不過今天可以喜樂地同唱「亞肋路亞」。痛苦、悲傷和絕望的感覺其實還沒消失,但復活的基督最終會使我們離開墳墓的無助感及體會祂的新生命。

One Reply to “【心遇聖言】面對空虛的勇氣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