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慶祝「祖父母及長者日」,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發出一些簡單的牧民指引,希望有助不同地區的教友,以各自的創意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來慶祝這個日子。而這個牧引的行動精神是:從自己的牧民環境開始。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第二屆祖父母及長者日簡介
文: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去年四月份公布,於2021年起,接近耶穌祖父母聖若亞敬和聖婦亞納瞻禮的七月第四個主日,慶祝「祖父母及長者日」,亦希望這個日子成為教會的一項牧民職務,而且成為教會的傳統。而2022年的第二屆祖父母和年長者日將於7月24日舉行。 今屆「祖父母及長者日」的主題為「雖已年老,仍然結果」(詠92:15),其精神尤為突出——反制丟棄文化。許多人會將祖父母和長者視為「無關緊要」及「是需要人照顧的人」,然而,教宗促請我們要改變這觀點,關心祖父母及長者不是要表達一種愛德的舉動,也不是為乞求較好的待遇,而是肯定他們在社會上及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並且,他們是天主子民中的重要成員。 故此,此年正值戰爭,在這特別的關頭,教宗給長者交託一個重要的使命——他們要成為「溫柔革命的工匠」,特別要為烏克蘭和其他地區的和平祈禱。 其實,對祖父母和長者的關懷並不特殊,這是長期的牧民工作,這工作在未來幾十年裡都與我們有關。教會今年隆重其事,教宗於本年先後提出了十二篇有關老年人的要理講授;另外,當局特別設計了標徽,並發出慶祝此日子的牧民指引,其中於「祖父母及長者日」當天頒賜全大赦。 (今屆「祖父母及長者日」教宗文告、十二篇要理講授及牧民指引,到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catholic.org.mo/list-63/2787)
教宗方濟各十二篇「論老年的教理」
為迎接七月的「祖父母及長者日」,教宗於本年二月開始,於逢星期三公開接見聚會中,以「論老年」為題提出了十二篇要理講授。
【心遇聖言】疫情下,瑪爾大與瑪利亞的和解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匆忙的腳步、「快點完事」的衝動……在排隊接受全民核酸檢測的時候,暴露了我不耐煩的焦慮。持續地檢視手機上的突發新聞,也是本波疫情的另一個跡象,表示「靜止狀態」的威脅和生活節奏突然的改變,已令我「失去平衡」。這的確是充滿壓力的時期。
【聖言之光】是責任?還是愛?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也許大家未必能夠直接感受到,但在今天的讀經中,我們可以找到一個頗特別的共同元素:打開大門,接納他人。亞巴郎接待了那三位天上來客;瑪爾大打開了她家的大門,接待了耶穌;保祿,為了教會的緣故,打開了自己的心懷,決意接受加諸在他身上的痛苦。儘管這三幕各有其獨特之處,今天讓我們特別焦聚於接納別人的待人之道(hospitality)。
【聖言之光】追隨基督的律法.唯愛最大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單單是懷有想追隨基督以及全心投入於祂的事工上的意願是不夠的。門徒之道要求我們要培養出一種能力去作出思想上的轉變,好使我們可以認清跟隨耶穌真正要求我們些甚麼。耶穌並沒有單純搬字過紙地重覆祂年少時所受的信仰培育;相反,祂對這一切作出全新的詮釋。今天的基督門徒要對着同樣的挑戰。我們也要去理解耶穌的說話和行動的意義;但在此之始,我們必須知道耶穌的這些說話和行動,如何要求當時聆聽這些說話和見證着這些行動的人,去改變他們的思維。這樣做的話,今天的門徒們也可作出類似的思維改變,好使他們能夠把耶穌的訊息帶到當代世界之中。
【速食神學】(184) – 甚麼是恩寵?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我們談論過,道德法律的目的不僅是向我們展示如何成為「友善」和「體面」的基督徒。它展示了給我們成聖的道路。然而,成聖需要天主的幫助。使我們成義的是天主,是祂使我們成聖。
【心遇聖言】當代的撒瑪黎雅人
圖片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訊息發佈Facebook專頁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丙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過去數天裡,新聞中報道着四名神父、一名修女被殺害的可怕消息:墨西哥兩名耶穌會會士及尼日利亞兩名教區神父,他們均在充斥着暴力的地區中服務當地人民。而那名修女則在海地遇害,並在該國首都最貧窮之一的地區服務街童超過20載。
引領我走向天主的時刻(2)
疾病與痛苦的背後引領我走向天主的時刻(2) 文:陳曉疇 我要感謝朋友情義的支持,我相信勝利將屬於我們的。 慶幸一切順利,感謝天主及聖母瑪利亞的保守。儘管因高血壓,連夜不眠,無法入睡,但需要感謝天主給我心靈的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