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單單是懷有想追隨基督以及全心投入於祂的事工上的意願是不夠的。門徒之道要求我們要培養出一種能力去作出思想上的轉變,好使我們可以認清跟隨耶穌真正要求我們些甚麼。耶穌並沒有單純搬字過紙地重覆祂年少時所受的信仰培育;相反,祂對這一切作出全新的詮釋。今天的基督門徒要對着同樣的挑戰。我們也要去理解耶穌的說話和行動的意義;但在此之始,我們必須知道耶穌的這些說話和行動,如何要求當時聆聽這些說話和見證着這些行動的人,去改變他們的思維。這樣做的話,今天的門徒們也可作出類似的思維改變,好使他們能夠把耶穌的訊息帶到當代世界之中。
也許我們的信仰傳統中最使人興奮卻又最使人不安的一面,就是其不固步自封,亦因而不墨守成規的本質。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明白天主在我們人生中所作的一切的意義的時候,便會有些突如其來的事情發生,看似要巔倒我們一直以來對天主的理解。我們都舉揚耶穌,說祂是不可見天主的可見形象,說祂是萬物的首生者,說祂是一切受造物賴以造生的;然後,我們卻站在十架之下,看着血和水從祂那被釘在木架上的身體流下來。被舉揚的這一位,受着最沒尊嚴的屈辱;卻正正是透過受羞辱,祂被舉揚。
我們都知道要愛我們的近人,而當我們問到誰是我們的近人時,聽到的卻是一個故事,這故事更把我們的問題巔覆過來。從「誰是我的近人?」或「我應該愛誰?」變成「誰的行動展示出了他就近人?」或「誰去愛了?」。今天的福音把焦點從我們的愛的受者移到我們的愛的質素上,把我們的注意力從決定誰值得我們的愛轉向以不去決定誰值不值得就先去愛的。一個在社群中受人敬重的去詢問怎樣才算是活得善良正直,結果一個人人都鄙視的人卻原來是善良正直的。天主的尺度確實是可以很矛盾的。
「與基督的結合,同時也是與那些基督為之而交付的人結合。我不能單獨佔有基督;我只有在與他人的結合中屬於基督,因為他們也都屬於基督。共融使我出離自己而走向他,因而也走向與所有基督徒之間的合一。我們形成一個身體,形成唯一的存在。現在對於天主的愛和對於近人的愛真正的結合在一起:成了人的天主吸引我們走向他。⋯⋯對於從法律和先知,向愛天主及愛近人的誡命的過渡,信仰的全部存在都以這個誡命為出發點。」(教宗本篤十六《天主是愛》14)
就在我們默想着天主尺度的矛盾的同時,禮儀藉着今天的另一篇讀經提醒我們,天主的律法〔其實譯作「教導」更為準確〕雖然看似高不可攀,但其實近在咫尺,就在我們的口上,就在我們的心中。這也是個非比尋常的說法。可是,假若我們視自己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正如書信中所講的,又假若我們以福音勸勉我們去愛的方式來愛上主我們的天主,我們自然就會讓祂的教導日漸充滿我們的整個人生,好似聖詠作者一樣重視這教導。今天禮儀所提倡的,並不是法律主義。因為我們常常所說的「妥拉」(慣譯作法律),其本義其實是「教導、訓示」。由此可見,我們常常說的「梅瑟律法」,其實是一種充滿愛的生活方式,一種保持着去愛天主和愛別人的生活,尤其是去愛那些我們自己並不願意去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