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日前向巴西天主教傳播工作者發表訊息,鼓勵他們在當前疫情重創國家的艱難時刻,成為「修和與團結的工具」。這份訊息發給了第12屆「傳播的攜手奮鬥」這項活動的與會者,該活動是巴西天主教主教團等機構為天主教傳播工作者舉辦的年度聚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主日三鐘經 教宗:若核心是天主而非我們的需求,信仰便會成熟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1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三鐘經祈禱活動時,提到當天福音記載群眾乘船往葛法翁尋找耶穌的事跡(若6:24-35)。教宗指出,「我們可能認為,這是一件很好的事,可福音教導我們,光尋找天主是不夠的,還需要自問尋找祂的目的是甚麽」。教宗强調,「我們需要分辨這一點,明白哪些是我們信仰的理由」,因為在諸多誘惑中,有一種我們可以稱其為偶像崇拜的誘惑。
默主哥耶青年節 教宗方濟各:鼓起勇氣跟隨基督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今屆默主哥耶青年節上主日至週五(1至6日)舉行,主題為「為承受永生,我該作甚麼?」這主題是福音中,富貴少年的疑問,(參閱瑪19:16-22;谷10:17-22;路18:18-23)。齊聚這個巴爾幹半島西部國家小鎮的青年,一起探討該如何獲得永生,即真正的幸福。教宗方濟各向參加的青年致函,並解釋:「這個疑問將我們帶到上主跟前;祂注視我們、喜愛我們,並邀請我們,說:『你來!跟隨我!』(參閱瑪19:21)」
【天主的莊田】經驗式祈禱工作坊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竹灣聖若瑟靜修院在7月23至25期間舉辦了「經驗式祈禱工作坊」,匯聚了聖言與身體的結合,讓人重新發現天主的臨在。
【朝聖.回家】徒步朝聖最終章——穆希亞的餘韻
文:余寶珠 看似結束徒步旅程了,原來還有餘音! 距離菲尼斯特雷約30公里,有另一座海邊小鎮——穆希亞(Muíxa),它與聖地牙哥及菲尼斯特雷形成一個三角形,因此,也有朝聖者先往穆西亞,最後以菲尼斯特雷作尾站,視乎各人的選擇,三地均有公共巴士往返。同時可取得另一張徒步證書。
【速食神學】(140)我們對感恩(聖體)聖事該懷有怎樣的敬禮?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天主教信仰使用三種不同程度的敬禮。它們如下: (1)Latria(欽崇;崇拜;朝拜)。它只用於朝拜或欽崇天主的行為上。「天主訓示以下這一切話說:『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領你出了埃及地、奴隸之所。除我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20:1-3)。
【聖言之光】新的食糧 新的生命
文: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今天的禮儀選讀,繼續向我們揭示耶穌作為生命之糧對我們的意義何在。禮儀告訴我們,人類對於天主在這啟示中所作出的要求只有兩種回應:要麼懷疑和否定,要麼懷着信德接受。耶穌就自己作為生命食糧的宣告,對於當時的猶太人來說是相當激進的。群眾開始對祂竊竊私語。為了回應群眾,耶穌追溯自己的神聖來源。最後,祂以一個更激進的宣告來結束祂的教導。
教宗三鐘經 「我們分享時天主顯奇跡」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25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念經前,他省思當天福音的内容(若6:1-15)時說,天主的邏輯是微小和恩典的邏輯,與喜歡增加的人的邏輯相反。教宗說,奇怪的是,福音中記載的有關增餅的事跡,從未出現動詞增加,而是「用了相反的動詞,即掰開、遞給和分給」。
朝聖(4)導遊——召叫
文:Joshua Un 筆者對於朝聖的熱愛,除了自己在聖地生活的經驗之外,也因為朝聖團的導遊對我的影響。至少他們所作的,讓我看到福傳的價值。所以,成為一位朝聖團導遊可能是天主的一份召叫,召叫成為一位中間人,帶領更多人認識主。
也門數百萬人陷入飢荒 戰爭和疫情使貧困加劇
(梵蒂岡新聞網訊)也門的國内衝突,在七年内,已造成25萬人死亡;其中一半以上是因戰爭而死亡,另一半是其它原因,例如缺乏食物或治療。這個阿拉伯國家連續四年成為現今世界上最嚴重人道危機的國家,現處於飢荒的邊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