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號角舊文

【聖言之光】新的食糧 新的生命

文: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今天的禮儀選讀,繼續向我們揭示耶穌作為生命之糧對我們的意義何在。禮儀告訴我們,人類對於天主在這啟示中所作出的要求只有兩種回應:要麼懷疑和否定,要麼懷着信德接受。耶穌就自己作為生命食糧的宣告,對於當時的猶太人來說是相當激進的。群眾開始對祂竊竊私語。為了回應群眾,耶穌追溯自己的神聖來源。最後,祂以一個更激進的宣告來結束祂的教導。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天主真的是要求我們太多了。我們甚至只是為了別人而付出,但我們有時卻看不見我們付出的成果,甚或我們有時竟然是「熱面貼着冷屁股」。我們的家人視我們的付出為理所當然的;在工作時,我們也只是被不斷榨乾而已。假若這是發生在當我們只想為他人付出,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力幫助他人的時候,是尤其痛苦的。要付出的已經是如此困難,而每當我們面對着這樣的困難時,我們的確很容易會想去選擇放棄。既然一切都不過是枉然,那麼我們犧牲自己的時間、勞力,甚至心血,又有甚麼意思呢?這,就是今天厄里亞所要面對的。

別的時候,我們也要面對不同的挑戰,要改變我們的思維,要接受一個新的思考角度,儘管這思維和角度對我們對來說尤其困難。對教會有了新的理解,就要求我們以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教會內的文化元素,接受新的事物和做事方式。對基督和人有了新的理解,就要求我們對於我們所接觸到的弱小者和有需要者伸出援手。對聖經有新的理解,自然就會要求我們更新對天主、對耶穌,甚至對我們自己的舊有想法。這,就是今天對耶穌竊竊私語的猶太人所要對的。的確,作為人,面對着這些看來如此激進的說法,我們多少都要求要有證據來支撐。

面對着群眾來勢洶洶的質疑,耶穌淡定給出祂的回應。祂追溯自己的來源至天主,從而展示出祂絕對有權作出那使他們難以下咽的宣告。然而,祂的給出的『證據』,是只能從信仰的角度來接受的。對我們來說也一樣。每當我們在面對人生交叉點時向天主請求一些象徵的事(sign)時,無論天主的反應如何,我們也只能以信德來接受和理解。我們唯一能夠肯定的是,所有敞開心懷接受天主的人,都會得到天主的教導。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讓自己植根於信德之中;而所以並不虛心接受信仰的人,是無法理解的。從這角度來看,天主對我們的要求確實鉅大。在這一點上,也許《天主教教理》的闡述對我們能有些幫助:

「對基督徒來講,相信天主與相信祂所派遣的那一位、祂『所喜悅的愛子』(谷 1:11),是分不開的;天主要求我們聽從祂。主親自對自己的 門徒們說過:「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若 14:1)。我們能信奉耶穌基督,因為祂本身是天主,是降生成人的聖言:『從來沒有人見過天主,只有那在父懷裡的獨生子,給我們詳述了』(若 1:18)。因為『祂看見過父』(若 6:46),只有祂認識父,並把父啟示出來」(第151號)。

誠如其他許多的常年期主日一樣,書信給予我們具體的指引,來活出這份信仰。而今天的指引,則大部分與如何在團體中生活有關。與其餘的兩篇讀經相呼應,書信告訴我們要擯棄對別人竊竊私語的習慣,放下對他人的怨恨和不快。我們應好像主一樣待人仁慈。正如在《若望福音》中,永遠的生命——天主性的生命——從領受耶穌那一刻已經開始,那些,我們也應從那一刻開始,讓自己逐漸肖似基督——愛之泉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