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聖安多尼頤老之家主任:長者服務是天主給我們的使命與召叫

【服務長者三十八載】專訪聖安多尼頤老之家李然崧主任「長者服務是天主給我們的使命與召叫」 (本報訊)上週六(23日)是聖安多尼頤老之家成立的第38週年,承接兩個月前假盧廉若公園春草堂舉行為期兩週的「火樹銀花——漂流故事閣」長者生命故事作品展,該中心特別推出作品線上展,新增最後一批、共九位長者的作品,並加入頤老之家的故事冊,讓大眾重溫長者的故事,以及回顧頤老之家在過去38年來的點滴。在此機會上,《號角報》有幸訪問該中心的主任李然崧姑娘,並與各讀者一同分享自己過去38年來與頤老之家一同成長的經驗,以及和長者相處的心得。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聖大外展課程在囚教育主任劉舒文教授

為在囚人士的未來燃點希望專訪聖大外展課程在囚教育主任劉舒文教授「每名在囚者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文:姚子汶 每個人都不應被剝奪接受教育的機會,即使對那些犯錯而入獄的人,同樣有升學的權利。本報今期專訪聖若瑟大學(下稱聖大)外展課程——在囚教育主任劉舒文教授(Prof Helen Liu),為我們揭露整個課程的緣起、概念,以及今天遇到的挑戰。 在囚教育旨在鼓勵在囚人提升大學水平,並為他們重返社會做準備,好能更順利融入社區。現時聖大正募集資金,以進一步協助在囚人士的教育水平,讓獄內和出獄後的在囚人/更生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習帶來關鍵性的支持。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花地瑪聖母堂新任本堂張彌克神父(2)

專訪花地瑪聖母堂新任主任司鐸(2)張彌克神父:我十分肯定天主召叫我走司鐸聖召的路 文:Jasmin Yiu 本報上週刊登與花地瑪聖母堂新任主任司鐸張彌克(張俊鍵)神父專訪的第一部分,分享他來到澳門的看法。原來,於香港及澳洲兩地成長的張神父,出生於非公教家庭,數年前才領受司鐸聖秩。他是如何認識天主呢?他又如何發現天主對他的召叫?今期的專訪中,張神父與我們一同分享他回應聖召的經歷。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花地瑪聖母堂新任本堂張彌克神父(1)

專訪花地瑪聖母堂新任主任司鐸(1)張彌克神父:來到澳門工作是天主的旨意、聖母的助佑 訪問:Marco Carvalho翻譯:梁皓衍、陳義浩 本月初,張彌克(張俊鍵)神父被委任為台山花地瑪聖母堂主任司鐸。於香港土生土長,來了澳門只有約一年時間,這位年青的神父暫時是澳門唯一一位道生會的神父。這位花地瑪聖母堂新上任的主任司鐸早前接受訪問,表示這是一份新的使命,亦與各教友和讀者分享這份新使命的感受。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澳門中西哲學學會會長袁浩俊

專訪澳門中西哲學學會會長袁浩俊「哲學是以一個嚴謹的方式去認識天主」 澳門中西哲學學會上週二(15日)假崗頂聖若瑟修院圖書館舉辦該會首次活動——「品味澳門的存在主義」哲學沙龍活動。這個學會剛剛在本年一月才成立,由五個修讀哲學的學生無意中才成立,其中的會長更是一名教友。《號角報》邀請該會會長分享成立這個學會的經過與背景,以及他對哲學的看法。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路加搬屋有限公司創辦人】以友愛的態度,讓人發現天主的美善和見證

【專訪路加搬屋有限公司創辦人】以友愛的態度,讓人發現天主的美善、見證天主 (本報訊)在澳門街,經常聽到有一間名叫「路加」的搬運公司,不知讀者是否有同一個疑惑,為何會有一間企業,願意以信仰元素的名字來開設公司呢?「路加搬屋公司」創辦人張凱鋒(Peter Antonio)早前接受《號角報》訪問,除了講解自己開設「路加」與「祈祂」公司的緣由外,並分享自己如何從一名滿佈紋身的「反抗兒童」,變成一名每天到聖堂祈禱、每天神修閱讀、看畢整部聖經三遍的「乖兒子」,並如何透過業務見證天主。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澳門教區青年委員會預備辦公室主任及副主任

專訪澳門教區青年委員會預備辦公室主任及副主任若無當下的青年,便無未來的青年期望青委能與各年齡層的青年同行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本週六(27日)舉行「澳門教區青年日」,並將正式成立「教區青年委員會」(下稱「青委」),負責統籌教區內的青年工作。本報特別訪問教區青年委員會預備辦公室主任黃國良先生(Bosco)及副主任趙珠青女士(Tammy),向讀者分享未來「青委」的使命與工作。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號角報》創刊七十週年 社長文祖賢神父:帶感恩的回顧,勇敢展望將來

訪問:Pedro Daniel Oliveira文:姚子汶 2018年5月1日是本報創立七十週年的日子。本報首先以葡文服務澳門市民及教友,並於2014年設立中英文部。作為澳門最悠久的報章,現任社長文祖賢神父談到本週刊在過去四年的轉變、對未來的挑戰,以及天主教媒體對社會的重要性。 在《號角報》慶祝七十週年,並擔任其社長四年之際,你如何評估你這些年的工作? 我看到有很多事情值得感恩。 首先,我非常感謝天主賜予我這個機會,去作福傳的工具。然後,我要感謝黎鴻昇榮休主教對我的信任,並簡單地定義出我們的使命,就是:資訊及培育的傳遞。這亦是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努力達致的。我肯定仍有很多改善的空間。 亦要感謝現任的李斌生主教,他為澳門教區注入了新的活力,並繼續為我們提供許多各類的活動,好讓我們得以報道。這意味着會有更多的工作,也是一件好事。透過去年成立的教區傳播委員會,我們亦能在我們的工作範圍上得到不少的資訊。 我亦十分感謝許多修會團體的修女及神長兄弟,他們不斷鼓勵我們的工作,對我們的印刷給予不少意見,甚至貢獻出一些有趣的文章。不少讀者已表達出對我們所出版有關信仰培育、哲學和神學等文章的興趣及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