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森神父 若望福音 2:1~12 從聖誕期到現在,我們看到天主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藉由耶穌基督顯示祂自己。首先,耶穌的出生好像難民一般無家可歸,可憐地躺在圈養動物的馬槽中。天主藉此對孤苦無依的人民顯示了祂的堅定。首批拜訪耶穌聖嬰的是窮苦且遊走在社會邊緣的牧羊人,他們滿心歡悅地認出並朝拜了天主。其次,在主顯節時,天主向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外邦人、陌生人和異教徒顯示祂自己。
聖言啟航(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未完的主顯 新人不是主角的婚宴
梁展熙 上星期本文已提過,在教會傳統之初,賢士來朝、耶穌受洗、加納婚宴是在同一慶典中舉行,以慶祝主的顯現。不少人可能會在今天集中注意耶穌變水為酒的『法力』,或者耶穌所變的酒取代猶太信仰取洗禮的水而隱含的新約『取代』舊約,甚或耶穌母親對她兒子的『影響力』。這些看法我都尊重。但容我提議,讓我們反璞歸真,把重點放回《若望福音》作者希望藉這敘述向他的讀者揭示的耶穌面貌。
白冷的啟示(2): 牧人沒有一絲的延遲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1912年4月14日晚上,一艘新船正式展開它的首次航程。突然間,駕駛台的電話響起,但值班的船員認為自己正在處理更重要的事。就這樣他讓電話響個不停。三分鐘後,他終於拾起電話。來電者是守望台的監視者。
聖保祿書局好書推介 -療癒傷痛:修補受傷的關係
內容簡介 巴杜法尼神父是資深心理治療師,實務經驗非常豐富,他從多種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人際關係,尤其是個人和親密的層面。內容分為十四章,針對如何溝通、互相傾聽、在親密關係中成長、寬恕等生命中的重要課題,提出明智且實用的建議。帶領我們積極面對人生的失落、悲傷和焦慮,陪伴我們妥善處理影響親密關係的難題,並清理過去的傷痛,獲得真正的療癒。
救恩史 -- 教會時代 八
教宗 及 大公會議-二
Hail Mary – Music by Aurelio Porfiri
Liturgical Mass Sheet
捉緊時代脈搏 對外展示成果 : 利瑪竇中學週六舉行開放日
穿越一甲子的時光,本年利瑪竇中學踏進建校六十週年。時至今日,利瑪竇中學孕育出社會各界別的人材,當中依然秉承扶持弱小,重視家庭關懷的教育情操,並貫徹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及一眾會士的精神辦學,切實為學生的福祉踏出每一步。
教宗元旦三鐘經 : 敞開心門,奮力贏得和平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元月1日天主之母節正午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約6萬名信友和朝聖者誦念三鐘經。當天也是第49屆世界和平日,教宗呼求和平之后、至聖天主之母瑪利亞的助佑,並強調和平需要奮力贏得,必須與冷漠、封閉和猜忌搏鬥,向近人敞開心門。 教宗指出,和平不僅需要耕耘,也要「奮力贏得」,作出「真正的搏鬥,也就是我們內心的靈性戰鬥。因為和平的敵人不光是戰爭,還有冷漠。後者使人獨善其身,製造藩籬、猜忌、恐懼和封閉。這些都是和平的敵人。」
美國加拿大成立新瑪蘭卡禮教區
Gabriel Chow (鹽與光訊)2016年1月4日,教宗方濟各將敘利亞瑪蘭卡禮「美國宗座代牧區」升格,將其管治範圍延伸至加拿大,成立美國及加拿大瑪蘭卡禮教區,命名為「聖母和平之后教區」(Eparchy of St. Mary, Queen of Peace)。這是該東方禮教會於印度以外的第一個教區,為北美信眾牧靈服務。教宗同時任命現任宗座代牧奈卡帕羅畢(Thomas Eusebios Naickamparambil)為新教區的首任主教(Ep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