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38】大自然的種種進程也有其目的?

  文:​文祖賢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論及目的因:即一個人之所以行動的原因。但如果行動者不是一個人,而是動物,或植物,或非生物的東西呢?牠(它)們的行為背後也藏有目的因嗎?我們說過在行動者中他的目的因是在動力因的腦海,在「意念(mind)中先有 」(聖多瑪斯)。但非生物的東西、植物和動物都沒有腦子。他們按本能或本性行事。所以,牠(它)們似乎不能有目的因。 然而,我們也見過,目的因不只是在意念中先有,而在實施時後有 —— 目的因是進程的結果。我們在大自然中找到的所有進程都有結果,它們是一種目的因:所有過程都無可避免地導向一個已決定的結果,例如,男和女的性結合(在正常的情況下),其結果就是繁殖後代;或碳,在超過攝氏一千度以上的高溫和重大壓力時便會形成鑽石。實驗性的科學是探討、明白和講述它們的進程,使它們在發揮其所長。 再者,我們發現人性行為的結果和因大自然進程而來的結果都是在依從一個特定的秩序。這個秩序由目的因所決定。 例如,如果母親想製作雲呢拿蛋糕,她便需要集齊材料,把焗爐預熱,在蛋糕秤盤上搽上一層牛油,將奶油和糖混合起來攪成糊狀。加上蛋和雲呢拿,攪拌蛋糕粉,在秤盤上加上麵糊,然後把蛋糕放在焗爐15分鐘。如果母親想做出好味道的雲呢拿蛋糕,她便需要跟隨這些步驟。如是者,目的因(雲呢拿蛋糕)決定行為的秩序 —— 它的製作進程 —— 媽媽是一定要依從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朝聖者手記】慷慨的生活方式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在道德這範疇中,最優秀的要算德行,品德高的人,行為傑出和有原則、有良好的工作模式,「在生活觀上彰顯出極富特質的個性,幫助確定我們日後的身分和怎去看世界」(G. Mailaender)。德行是通往這生快樂的方向、來世永恆幸福的路徑,最終走向天主和天國的道路。   人生有德行,人便快樂 為永恆幸福努力並非只為來世,更是此時此刻也快樂。誰不想快樂?可是在我們當中會有些人 —— 或許很多 —— 都是不快樂的。亞里士多德和聖多瑪斯.亞奎納都告訴我們:實踐美德便能找到真快樂,尤其當履行仁愛和愛德:兩種最偉大和至令人滿足的德行。 最重要的七美德是神學德性:信、望、愛三超德,是人直接對天主的敬禮行為;和四樞德 —— 智、義、勇、節,這四德行支配人的所有能力,幫助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相互連接。聖多瑪斯.亞奎納告訴我們:擁有七美德而懂得去實踐的基督信徒,便會擁有真正的快樂。 與倫理德行有密切關係的有樞德,包括節德。節德是「倫理的德行,它調節感性樂趣的吸引,並使人在運用世物時,保持平衡」《天主教教理1809》。節德使我們傾向簡樸的生活中,以厚道去對待所有人,尤其是貧窮的和需要幫助的人。 只要持守節約和慷慨這些美德,我們便能活出簡樸的生活;慈悲把我們帶向用憐貧惜老的態度去愛;不吝嗇和寬大能令我們與金錢解脫,能對所有人慷慨 —— 特別是有需要幫助的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婚委會活動「生命禮讚」──話劇《當你走到無力》

(本報訊)由澳門教區婚姻家庭與生命委員會主辦,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合辦之活動「生命禮讚」──話劇《當你走到無力》,故事內容分別演繹三段家庭悲喜劇,刻劃出年輕夫婦在追求新生命的過程中,遇上生命的無常遭遇,透過生命中天使的扶助,成就今天活於主內的甘美,藉著見證分享,鼓勵信眾勇於面對生命的挑戰。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朝聖活動:聖母堂系列(延續篇2)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主辦朝聖活動,是次到訪「聖彌額爾小堂(舊西洋墳場)」及「聖安多尼堂」。墓地與聖堂,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表示受着同一個神的蔭庇。為基督徒,墳場更是一個聖地。在煉靈月該會邀請大家來追思已亡,共頌主恩。藉此活動讓九月份的兩班導賞學員一起交流學習導賞的機會,訴說聖堂歷史和福傳使命,提昇教友的信仰生活,為耶穌基督作見證。 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2017 年11月19日(星期日) 活動時間:下午 2:30 至5:00 集合地點:聖彌額爾小堂門口(舊西洋墳場) 費用全免,歡迎自由捐獻,報名從速。 報名可致電 2892-1438 或協會 FACEBOOK 專頁。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教區青年牧民中心 「2017冬至送暖行動」招募義工

(本報訊)「冬至送暖行動」是教區青年牧民中心一年一度的活動,承蒙各界人士的支持,從1998年舉辦至今已進入第20個年頭。今年,中心再次招募市民大眾,特別是年青人,加入送暖行動的行列,需要招募80位義工,預計探訪80戶有需要家庭和長者,預算經費為澳門幣肆萬元正,以準備節日的禮品。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教友協進會舉辦探訪活動 認識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修會

(本報訊)(本報訊)澳門天主教教友協進會將於11月18日(週六)下午二時半,假聖若瑟勞工主保堂舉辦「認識向貧窮者傳播喜訊的修會」活動。 很多教友都認識在聖若瑟勞工主保堂服務的幾位神父,但其實金邦尼修會的傳教士主要服務的,是住在貧窮及政治動盪地方的人,把耶穌介紹給這些地方的人,把希望帶給最被世界遺棄的人。他們走到世界不同角落,由世界各地去到非洲、中國等地區是怎樣的經歷呢?11月18日下午,金邦尼修會的傳教士們將與各位分享他們傳教經驗中的「驚」和「喜」。分享會後備簡單酒會,讓參加者與傳教士們輕鬆交流。 教友協進會歡迎全澳教友及慕道者參加,查詢及報名可致電或發短訊6689-0831與梁小姐接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第二屆「真理杯」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各地精英齊集澳門 以華語聖歌讚頌天主

由亞洲真理電台中文部主辦、天主教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協辦的「第二屆真理杯全球華語聖歌創作大賽」上週六晚舉行。(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圖片)   (本報訊)由亞洲真理電台中文部主辦、天主教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協辦的「第二屆真理杯全球華語聖歌創作大賽」上週六(28日)晚上,假澳門大會堂舉行頒奬典禮,此前於上週五(27日)晚上,在主教座堂舉行「真理杯」系列活動開幕彌撒,由天主教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主禮、台灣花蓮教區黃兆明主教及多位神父共祭。彌撒後於聖堂內舉行小型音樂會,邀請上屆「真理杯」得獎者的表演。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詠黃昏祈禱音樂會

(本報訊)來自香港華仁書院及九龍華仁書院合組的華仁男童合唱團,於上週末(10月28日)在聖若瑟修院聖堂,舉行了聖詠黃昏祈禱音樂會,參與者座無虛席,工作人員需增設座位,以應需求。本次音樂會主題是「我要用詩歌讚美天主的名號,並要用感恩的心給天主增耀。」而音樂亦做到了這一點,在歌同歌之間特地誦讀與歌曲有關的聖經章節,讓觀眾能清楚明白歌曲所表達的意思。 音樂會共演出了16首中英文和拉丁文聖歌,而全日的高潮是該合唱團的靈魂林洪光老師所寫的聖母頌作全球首唱,獲得全場熱烈掌聲。在結束前,主教座堂副主任司鐸劉偉傑神父向眾在場人士祝福及領唱拉丁文的「又聖母經」。在致詞時他透露說出其曾祖父於百年前離開澳門往香港工作的時候,協助華仁創校校長徐仁壽先生成立了華仁書院的,故華仁書院與澳門是有點淵源的。 華仁男童合唱團成立於2014年,由港華及九華的最佳學生所組成,團員合共一百人。成立當年他們即赢得了第十屆匈牙利合唱節的金章獎,2015年在香港舉行的世界青年及童聲合唱節取得最佳童聲合唱團的榮銜,而過去的暑假在斯諾伐克的第二屆國際青年音樂節中,該團團員共取得了二個金章,以及最佳合唱團演出獎和最佳鋼琴伴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