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印度尼西亞全國傳教大會上週四至日(1日至4日)在雅加達召開。本次大會主題為「受洗者和被派遣者」。教宗方濟各在大會開幕之際,向所有與會者發表視頻訊息,著重談及基督徒的洗禮和受派遣的使命。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十九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12: 32 – 48 今天福音中的主題是「醒寤」。我們應該要隨時醒寤,束起腰帶,把燈點亮,就像僕人等候從婚宴返家的主人一樣。當主人敲門回家時,僕人可以毫不猶豫的上前迎接。主人回家時,會給那些準備好的僕人一些獎勵。主人會請他們入座,親自前來伺候他們。無論主人幾點到家,半夜也好,清晨也罷,他都會祝福那些隨時隨地準備好迎接他的僕人。耶穌曾這樣描述自己:「我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的。」耶穌身為主人,卻為門徒們洗腳。耶穌要我們保持醒寤的原因,是因為天主常常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召喚我們。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為現在做好準備,不必為了未來擔心煩惱。我們應該把握現在,和天主建立良好的關係。醒寤的僕人活在當下,從眼前的事物中尋求天主的臨在。至於未來,就全交託給天主。
ALLELUIA – Music by Aurelio Porfiri
Liturgical Mass Sheet
教理圖解 —— 在基督內的生活:我們蒙召享真福(十)
向天主之德(超性三德)(二)
專訪呂碩基神父 「澳門是令我對神職熱情增加的地方」
文:Marco Carvalho 50年前,在人類成功登月創舉的同時,年輕的呂碩基神父決定開展漫長的艱辛之路:在不肯定自己信德時,便決定奉獻自己的生活。呂神父的「登月」軌道就是找尋和信德,而旅程也是一步步領他到澳門,而澳門就是讓他成長至一名真正司鐸的地方。上月中(7月19日),耶穌會總會長蘇薩神父(Fr Arturo Sosa)抵澳,與他和另外兩位神父——趙儀文神父(Fr Yves Camus)和郭春慶神父——慶祝入會金禧。呂神父形容,總會長的到訪猶如天主仁慈和偏愛之舉。
青年人,起來吧! 公教青年競技日圓滿舉行
(本報訊)澳門教區青年年籌備委員會上週六(27日)下午二時至六時,假利瑪竇中學舉辦「青年人,起來吧」競技活動日,來自澳門各堂區及中學約20名青年參與。
好書推介 《改變生活的簡單祈禱:依納爵式省察的力量》
本書簡介: 依納爵式省察是每個人都適用的祈禱方法,每天中午和睡前撥出15分鍾,透過5個簡單的步驟:「祈求光照」、「表達感謝」、「回顧當日」、「面對問題」、「展望明日」,與天主建立真實而親密的關係,在一切事上找到天主,與耶穌基督同行。
教宗三鐘經:恆常祈禱,與天主共融,與祂建立關係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28日)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時表示,耶穌邀請我們體驗祈禱,與天父直接交流,並勉勵信仰要不斷祈禱,以進入與天主的共融中,與祂建立個人關係。 當天主日福音記述耶穌教給門徒們應當怎樣祈禱(路11:1-13)。教宗解釋說,門徒們已經知道如何祈禱,他們按照猶太人傳統的方式祈禱,但是他們渴望也擁有像耶穌的祈禱那樣的「品質」。
重建巴黎聖母院助發展非洲綠長城
(天亞社)一名聯合國顧問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把4月15日屋頂和尖頂被大火摧毀的巴黎聖母院重建,與非洲「綠長城」的發展聯繫起來。
【聖言啟航】求富 不如去愛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一般來說,曾經二十元就可買得的東西,今天要四十元才買得到。通貨膨脹早就應該使人們明白到此世的財富本身是多麼的不安穩。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汲取到箇中的教訓。福音中的那一幕,是我們時至今日都還會見到的場面:兄弟爭產;而他們想耶穌為他們仲裁。但他們的遺產分配問題,耶穌根本連半點興趣也沒有。畢竟,這與祂的使命根本毫無關係。更何況,假若為了這兩兄弟作了一個很可能無法使二人重歸於好的決定的話,對天主的國又何益處?說到底,對耶穌來說,至關重要的是,來請求祂出手相助的人最終能夠皈依並接納天主國的真正價值(觀)。因此,祂說了〈愚蠢的富人的比喻〉:這愚富在一次大豐收之後,心想終於可以靠着所積來的財富休閒地安渡餘生—只可惜,就在這一晚,天主就會來取回他的生命……耶穌很可能並不是要指責他想要無憂無慮地過好日子的渴望。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耶穌並不接受他只把人生的希望放在此世的財富之上,卻「不謀求在天主前富有」。財富本身並不是邪惡的,但我們應專心致志的,是那真正的財富,即與天主之間的情誼(良好關係)。這只有靠着不斷致力關懷祂的其他子女方能好好培養。【順帶一提,今天的比喻,很適合與〈拉匝祿的比喻〉(見本年第廿六主日)一起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