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aria Lúcia Fonseca修女聖母方濟各傳教會 聖母方濟各傳教會澳門區的院長Maria Lúcia Fonseca修女(下稱Sister Lucia)本週末離澳。在離開澳門前,Sister Lucia特別向澳門教友撰寫一封信,本報翻譯及整合特此刊登。
蘇格蘭聖高隆聖髑朝聖 認識1500年歷史遺跡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約60名天主教朝聖者6月11日至13日,朝聖至蘇格蘭西岸的愛奧那島(Iona)。該島是聖高隆(St. Columba)超過1400年前,在蘇格蘭展開傳教工作的地方。朝聖者帶着這位愛爾蘭傳教士聖人的聖髑,為蘇格蘭及疫情下的信仰更新祈禱。
準樞機俞興植:若聖父讓我作樞機,意味着我要更愛教會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廷早前公布教宗將擢升21位新樞機,當中包括聖座聖職部部長俞興植主教(유흥식,Lazzaro You Heung-sik),成為韓國教會歷史上第四位韓裔樞機。俞興植準樞機早前接受訪問時強調:「世界上有許多英雄神父。我們能講出許多神父動人的故事,而不只是那些醜陋與令人痛心的故事。」
教宗發表《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
教宗發表《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論及天主子民的禮儀培育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繼去年七月發表了《傳統的守護者》(Traditionis Custodes)手諭,在上週三(6月月29日聖伯多錄及聖保祿宗徒瞻禮)發表了《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暫譯)(Desiderio desideravi),向全體天主子民分享他對禮儀培育的看法﹑彌撒的神學和接受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下稱梵二)文件的重要性,同時邀請全體天主子民按照梵二精神,了解彌撒聖祭的深刻意義,並鼓勵教友進行禮儀培育。
教宗主持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瞻禮彌撒
教宗主持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瞻禮彌撒「在教會內各人均佔有一席之地」 (梵蒂岡新聞網訊)普世教會上週三(6月29日)慶祝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瞻禮,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內主持彌撒聖祭,過去一年內的新任教省總主教們和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代表團成員都現場參加了禮儀。教宗方濟各期許,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的見證能催促我們「快快起來」增進世界的人情味。
被遺忘的瞻禮:耶穌寶血節(1)
被遺忘的瞻禮:耶穌寶血節(1)耶穌寶血節歷史 文:何心豫 在天主教的禮儀年曆,七月被稱為寶血月。但為甚麼呢?根據梵二前的天主教日曆,每年的七月一日是耶穌寶血瞻禮。這瞻禮於1849年由教宗碧岳九世(Pope Pius IX)設立,並在1933年耶穌聖死1900週年,由教宗碧岳十一世(Pope Pius XI)提升至一等瞻禮。
教宗三鐘經:如果沒有友愛,福傳就不會推進
(梵蒂岡新聞網訊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3日)誦念三鐘經祈禱活動中,強調了天主的福傳風格。教宗在省思當天福音内容時,解釋了耶穌派遣門徒在祂之前到祂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的原因。他們「兩個兩個地」被派遣。為甚麽?教宗說,我們想想,有人伴同,其實可能發生爭吵、進度緩慢和造成不利的原因。「反之,當一個人時,旅程好像變得更加輕鬆,沒有困難。可是耶穌卻不這麽認為」。
教宗:基督徒之間的修和是對和平的重要貢獻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四(6月30日)接見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代表團成員,期間強調分離基督徒之間的修和有助於處於衝突中人民建設和平。
【信仰.書情】死亡,你的名字是禮物!(1)
文:余寶珠 有一天,查理布朗和史努比坐在碼頭上,面對一片湛藍的湖水,查理布朗對他的狗說:「唉!史努比,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死。」 史努比回答:「沒錯,但除了那天之外,我們都不會死。」
教宗告訴青年:要成為希望的使者
(梵蒂岡新聞網訊)全球青年旅遊會議6月27日至7月3日在意大利索倫多召開,教宗方濟各在寄給與會者的視頻訊息中,鼓勵青年成為希望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