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寶珠
有一天,查理布朗和史努比坐在碼頭上,面對一片湛藍的湖水,查理布朗對他的狗說:「唉!史努比,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死。」
史努比回答:「沒錯,但除了那天之外,我們都不會死。」
作者以這作結尾簡直是神來之筆。
這個每個人都知道會死的事實,通常都不會很在意,直至到有一天,我們收到召喚:「回家的時間到了!」
本書的作者邁克.默瑟(Michael Mercer)從事安寧療護靈性關懷師,他把多年工作的經驗、陪伴病人及家屬走過幽谷的體會、結合信仰,寫下了本書《優雅走向回家的路:在那天來臨前從容準備》,探討當中意義、未來的景況及靈性,關注此階段的想法、感受、恐懼、對最後一段路的想像等;「優雅」這兩個字確實吸引了我,碰到死亡召喚時已怕得要死了(你看多害怕呢,還沒到那天心態早已死了!)該如何好好準備離世前的時間呢?當我看見婦女懷孕時,對新生命的期待是40週,一個嬰孩誕生了,歡天喜地的帶回家;而死亡呢?儘管醫療技術的進步,知道時刻即將到來,然而,死亡期並不像出生般能精準預測,我們能把握多與少的時間並不知道,「等待」為生與死的人都是煎熬的,且是面對身體的痛苦、進出醫院接受治療的過程、大大小小手術的風險、以至預期離別的哀傷,如何談得上「優雅」?
作者用走路來比喻回家,且以同伴邊走邊聊的情懷,娓娓道出我們的心情,他以媽媽催促愛玩的小孩子夠鐘回家了,而小孩總不想聽,還故意撥慢手錶作藉口,企圖在外多流連,生動地描述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活得長久一點,拒絕陌生朋友的來訪;然而,接受這訊息並不等同日落西山灰暗無光,相反,面對死亡這位朋友的敲門,在那天來臨前,還是可以舖陳自己生命的一片天,繼續活出生命的顏色和溫度,留下禮物傳承給世界。
作者談到當意識到現在已是人生最後一公里時,透過這份禮物,在天主的恩寵及親友的關懷協助下,可以為自己的人生旅途劃下圓滿的句點。書中有不少例子談到這樣的生命力,他詢問罹癌的病人羅緹在生命的這一季有甚麼目標,她說要在春天來臨前,在花園裡種些花花草草,這真是好點子呢,不是嗎?沒有人知道何時才是生命終結,誰說現在就要扯白旗投降?結果他俩連續七年看着家中前院繁花似錦,作者當然對她的離世感到哀傷,然而,羅緹的正向樂觀、以及和花草一樣的生命力教他佩服不已;至於談到年過九旬的貝絲,她一生清楚自己的需要,即使在接受安寧治療時亦是這樣,當她最後一天察覺死亡將近,她沒有放棄,著女兒為她穿上漂亮的絲綢睡袍踏上新旅程,更表現出等待死亡不是喪失主導權,有些事需要別人幫忙,但自己還是可以選擇。
生命總是得取捨,有甚麼是現時最重要的目標?除了金錢積蓄外,我希望留甚麼禮物給其他人?我希望人們記得我甚麼?這階段就是要調整目標,沒有人會把功名利就帶進棺材,還記得教宗方濟各說過:「我沒有看過殯葬車後是一卡車的金銀財寶」,享受當下時光。生命的每一階段都在學習與適應,我的媽媽現在已是有限度進出廚房,但我多麼欣喜小姪女們跟着她學習製作蝦多士、馬介休球,在未來想起媽媽的味道時,仍可慰藉心靈。過去手巧地搓炮仗、剪線頭維生,現在則重新學習,對着手機上的「記憶配對遊戲」(就是翻開兩格圖片,找到相同圖案的得分,不同圖案則重新蓋上)玩得津津有味,看似簡單的遊戲,訓練了記憶力、眼力和手指頭的使用;我記起朋友九十多歲的父親,他長時間一周四天到醫院洗腎,每次四小時,期間動彈不得,不哼一聲,我的朋友非常自豪:「我很佩服我爸爸,他是生命勇士,直至最後一刻!」那眼神閃閃發亮,我彷彿看見世伯就在我眼前,他對生命的硬度和堅持、永不言棄的精神,就是留給世界最美的禮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