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週三(9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繼續以希望為主題,強調天主的寬恕是希望的動力:「耶穌是為了罪人而走到十字架上,而非為完美的人。」 週三當日的彌撒福音,講述耶穌應邀到一個名叫西滿的法利塞人家中坐席,一個婦人跪在祂面前,給祂的雙腳抹上香液。耶穌寬恕了這婦人的罪。這個場面引起在座者的極大憤怒(參閲 路7:44;47-50)。教宗解釋,在那時代的觀念,聖者與罪人、純潔和不潔之間的界線,應是黑白分明。但耶穌的態度卻不同:「耶穌自從在加里肋亞開始祂的使命起,就一直接近癩病人、附魔者,以及所有病人和邊緣人士。這種行為很不尋常,乃至耶穌這種對被排斥者和『賤民』的同情,日後則成了祂同時代的人最為不安的一件事。哪裡有人受苦,耶穌就為他解難,把他的痛苦當成自己的痛苦。」
國際 World
新聞簡訊
教宗發布八月份祈禱意向:為藝術家祈禱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八月份的祈禱意向,呼籲全球信友在本月特別為藝術家祈禱。 本月的意向短片十分精簡,顯示大自然中彈奏樂曲的藝術家。教宗解釋,所有的藝術都能展現信仰的美好,並同時宣示天主造化的壯麗:「因此,每當我們讚賞一件藝術作品或一個大自然的奇觀,我們會發現如何一切都向我們訴說關於祂和祂的愛。」 他又說,這些藝術家,特別是我們時代的藝術家,透過他們的精巧創作,都可以幫助所有人發現造化的美;換句話說,透過他們的努力創作,人人都可以從中找到天主。 教宗自去年一月起為每個月的教宗祈禱意向發表視頻訊息。教宗祈禱全球網絡受委託負責製作這些視頻訊息,並加以推廣,以提升急需祈禱的意識。
父母發聲明宣布「小查理」離世 教宗方濟各:把他託付給天主
(綜合報道) 康尼.耶茨(Connie Yates)和克里斯.加德(Chris Gard)英國時間上週五(7月28日)晚,透過發言人宣布愛兒「小查理」已經離世。 「小查理」早前被英國法院裁定可合法拔除維生器,其父母反對並要求到美國進行實驗性治療。經過多月的爭論,「小查理」的父母上週一(24日)指一切為時已晚,決定撤回接受實驗性治療的訴訟。
教宗接納湯漢樞機退休 楊鳴章主教接任為香港教區主教
(圖片)楊鳴章於2014年8月30日與李斌生和夏志誠,從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手中領受主教聖秩,成為輔理主教;李斌生主教去年獲教宗委任成為本澳教區首牧。(來源:香港天主教教區禮儀委員會) (綜合公教報、鹽與光報道)教廷於8月1日梵蒂岡時間中午12時(即港澳時間下午6時),公佈已接納湯漢樞機辭任香港教區主教,並由楊鳴章主教接任香港主教。 香港教區同時發出通告,表示湯漢樞機早於2014年6月,根據天主教法典401條1項,因其達到75歲的退休年齡而向教宗方濟各請辭。教宗當時決定湯樞機延任3年,同時委任楊鳴章、李斌生和夏志誠為香港教區輔理主教。李斌生主教2016年獲教宗委任為本澳教區主教;同年11月13日,聖座宣布教宗任命楊鳴章為香港教區助理主教。 現時該3年任期已屆滿,湯樞機於2017年8月1日起正式退休,同日楊鳴章助理主教依照天主教法典409條1項的規定,接任為教區主教。此外,主教公署的人事暫時維持不變,直至另行通告。
亞洲青年節印尼舉行 拒絕極端主義
(梵蒂岡電台訊)第七屆亞洲青年節(下稱亞青)於8月2日至6日在印尼日惹(Yogyakarta)舉行。上屆亞青2014年於韓國舉行,教宗方濟各亦有前往參與並進行牧靈訪問。印尼作為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會接待來自亞洲21個國家、大約三千名公教青年。而參加的青年會在多元文化的亞洲見證並活出福音,一如亞青節主題指,「喜樂的亞洲青年,在多元文化的亞洲活出福音」。
帕羅林樞機:聖座不為自己謀求任何權力
(梵蒂岡電台訊)教廷國務卿伯多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接受《24小時太陽報》訪問中表明,聖座不是今天才關注東歐,很久以來已是,在歷史的不同階段中一直重視與東歐及俄羅斯的關係和往來。帕羅林樞機解釋,「東歐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與西歐接壤,也在於它對人類文明、文化和基督信仰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帕羅林樞機曾於2015年和2016年分別訪問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今年8月又將訪問莫斯科。 關於莫斯科重返國際舞台的問題,帕羅林樞機說:「人們經常強調西方各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差異,好似它們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各有各的價值觀和自己的利益,甚至各自都有用來反對別人的國際法觀點。在這一背景下,我們的挑戰就是促進各方更好地相互了解,避免呈現兩極對立的局面。因此,需要一種彼此尊重的對話,而和平及對各種現有危機的解決之道應超越任何國家或局部利益。應放下自己的特殊利益,這個當今國家主義復甦的時代特徵,不要以為災難本身不能避免。我深信,堅持這個觀點正是聖座的使命之一。」
越南教區慶祝400周年,向殉道者致敬
(天亞社訊)越南中部的教友慶祝教區成立400周年,並紀念那些為傳播信仰而捨命的殉道者。 約萬名教友7月26日參與慶祝禧年的啟動儀式,紀念天主教信仰到達歸仁教區400周年。 教廷非常駐越南大使萊奧波爾多.吉雷利(Leopoldo Girelli)總主教特別在平定省綏福縣的舊河村修院主持彌撒。
中東傳教士訪港舉行分享會 宣揚戰火下靈魂的美和喜悅
文:姚子汶 道生會傳教士文迪詩神父(Luis Montes IVE)和瑪達拉上主及聖母之僕修女會的洛迪古修女(Sister María Guadalupe SSVM)月初到訪香港,在8日和9日假元朗聖伯多祿聖保祿堂舉行兩次分享會,講述中東天主教會的實況,逾100人出席聚會。 文神父接受香港《公教報》的訪問時,指20年前獲修會派遣到中東地區服務,並在過去六年住在伊拉克地區,見證到當地基督徒受到迫害,景況十分坎坷,「他們被迫害、被殺,伊斯蘭國和其他組織的瘋狂穆斯林,奪去他們的一切。」不過,即使如此,他也看到當地人的喜樂與平安。
父母放棄讓兒赴美治療 美媒報道「小查理」已受洗
(綜合報道)患基因罕見疾病的英國男嬰「小查理」,早前被英國法院裁定醫院可合法拔除「小查理」的維生器,引起全球關注。「小查理」的父母週一(24日)宣布,由於一切為時已晚,決定撤回帶小查理前往美國接受實驗性治療的訴訟,將與醫生討論如何讓小查理安詳地離開人世。 「小查理」父母基斯(Chris Gard)和康妮(Connie Yates)週一發表聲明,稱「一切為時已晚」,認為官司已經拖得太久,要嘗試新療法亦都不能挽救,因而撤消訴訟並放棄赴美治療。康妮在聲明中向兒子道歉,稱「我們只想給他一個生存的機會,但浪費太多時間。對不起,我們無法拯救你。」
重溫教宗講道 方濟各:教會需要傳教士,而非「神職化」平信徒
(綜合報道)教宗早前於4月下旬與由平信徒團體「公教進行會」(簡稱「公進會」,Catholic Action)會晤時指,天主教教會需要擁有傳教精神的平信徒,即是指教友不需要嘗試強迫教會內成員接受聖召、只有天主聖神才能給予的聖召。 教宗指,對於一些人在教會服務的平信徒身上強加某種聖召的誘惑感到擔憂。「教區多次發生了甚麼?一位神父來說,『我有一位出色的教友做了這樣和那樣;他是一名很好的活動發起人。我們讓他成為一位執事?』停!不要強加給他一個『召叫』,只有天主聖神才能給他。不要神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