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愛德神父耶穌聖心司鐸會 乙年復活主日 烏克蘭及中東的戰亂有蔓延的危機;成千上萬的家庭,被世界的暴力摧毀,而這個世界卻越來越忘記我們大家都是兄弟姊妹。教宗方濟各在《眾位弟兄》(Fratelli Tutti)及《願祢受讚諭》(Laudato Si)兩份通諭中談到團結的一席話,似乎是在沙漠中的吶喊……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被天主捨棄了嗎?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聖詠》第22章可能是所有基督徒最熟悉的聖詠之一。這正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引用的聖詠,作祂的祈禱。如我一樣,你們中許多人自小便知道這首聖詠,至少聽過當中的第一句。當我還是小孩時,道明會士通常來到我西班牙家鄉亞維拉(Avila)的El Osa村落中慶祝聖周。每逢到聖周五耶穌受難日,神父都會以「耶穌架上七言」作講道內容。無疑地,第四句總是最戲劇化、最神秘的:「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祢為甚麼捨棄了我?」(瑪27:46;谷15:34)
【心遇聖言】無光環地站在十字架下,雙目凝望耶穌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乙年耶穌苦難主日 / 聖枝主日 您可能對「聖達勉(San Damiano)」十字架並不陌生。聖方濟.亞西西當時只有20歲出頭,對自己的未來一無所知,他就是在這個十字架前祈禱時,聽到天主的聲音對他說:「重建我的聖殿」。十二世紀,一位佚名藝術家繪製了這個十字架,後來被遺棄在亞西西附近的聖達勉堂,直到年輕的方濟發現了它。
【心遇聖言】在四旬期的最後階段,讓我們如麥子般活着!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乙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若12:24) 四旬期第五主日的福音(若12:20-33)中的每一字都飽含深意。耶穌來到耶路撒冷參加逾越節,在這個節日裡,以色列民慶祝他們從埃及的奴役中解放出來。但今次不同:耶穌將經驗自己的越逾,戰勝罪惡和死亡,進入復活的生命。
靈魂的平安:真正休息的要素
文:張婕 廿一世紀的社會中,都市人生活多姿多彩、繁忙非常,甚至經常出現失眠、淺睡等問題,這些很多時與壓力所致。我們要如何才能達致靈魂內心的平安,讓我們每天都能以一個健康的狀態,進入真正的睡眠?
【四旬期】(5) – 四旬期之旅:基督的苦難與死亡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四旬期是朝向聖週的一趟懺悔之旅,好能慶祝我們信德的偉大奧跡:主基督的苦難、聖死及光榮復活。 作為耶穌基督的門徒,讓我們默觀基督苦難的奧秘。為我們來說,基督的苦難有甚麼含意? 在至聖聖體前,我們經常祈求,說:吁,藉着至聖聖宴,我們領受了基督;在此聖宴中,我們憶起祂的苦難,我們的靈魂被恩寵傾注滿溢,並賜予我們未來的光榮。我們確實憶起祂的苦難!
【心遇聖言】無條件的愛,是對抗不信任毒液的良藥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喜樂主日
【四旬期】(4) – 四旬期之旅:棄絕自己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我們四旬期的旅程,是通往復活節喜樂的朝聖之旅。這也是一趟清醒的皈依之旅,並需要祈禱、禁食和施捨的幫助。讓我們反思守齋禁食的含意,當中意味着一種自我棄絕和脫離——一種苦行克修的生活。
【天主的莊田】《我的名字叫若瑟》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院 最近,我把祈禱班學員的分享放在靜院臉書後,吸引了一些平日抽不出空的教友,以及居住海外及香港的人士,想查詢靜院有沒有網上課程。當時我的注意力只放在如何讓更多人來到靜院實體聚會,但在祈禱中,感受到來自天主聖神温柔的碰觸,仿似祂在心房外輕柔地敲門說:「我的羊渴望聽到我的聲音!靜院只是一個基地,不要被它的圍牆限制了妳,網上靈性聚會也能感受到天主的臨在!」
為我而言,司鐸是甚麼?司鐸是無比珍貴的寶藏
文:Mary Law 唯有在沒有司鐸的情況下,我們才能理解司鐸在我們救恩中充當着怎樣的角色。儘管司鐸們與我們大眾一樣,同是渺小軟弱的平凡人,但他們卻是天主恩寵不可動搖的工具。為他們祈禱及作出犧牲,實在是我們平信徒應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