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被遺忘的瞻禮:耶穌寶血節(1)

被遺忘的瞻禮:耶穌寶血節(1)耶穌寶血節歷史 文:何心豫 在天主教的禮儀年曆,七月被稱為寶血月。但為甚麼呢?根據梵二前的天主教日曆,每年的七月一日是耶穌寶血瞻禮。這瞻禮於1849年由教宗碧岳九世(Pope Pius IX)設立,並在1933年耶穌聖死1900週年,由教宗碧岳十一世(Pope Pius XI)提升至一等瞻禮。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追尋額我略聖歌的初心

追尋額我略聖歌的初心專訪澳門教區劉偉傑神父 文:韓曼莉 被譽為「天主聖名之城」的澳門,自十六世紀中葉開埠、接納葡人入澳以來,天主教文化日漸興盛,澳門民眾多有去聖堂的習慣,音樂是天主教堂儀式活動中的重要角色,隨着西樂東漸的歷史進程逐步推進,天主教音樂文化成為了澳門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二十世紀以來,澳門本地教會的不少華人神父與信徒在侍奉天主教的信念下,亦陸續創作了不少禮樂作品,源源不斷地為澳門的天主教音樂創作注入着活力,如梁加恩神父、鄧思恩神父等(戴定澄,2015),在此不詳細贅述。前些時日,通過戴定澄教授的分享,筆者聽到一首額我略贊新編合唱曲(額我略聖歌),這首作品是鄧思恩神父由傳統的額我略贊新編而來,旋律美妙動聽。隨後,筆者在戴教授的引薦下,有幸採訪到了澳門教區一位年輕的神父,亦是與這首作品息息相關的人物——劉偉傑神父。

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赤足踏進社會的黃金麥田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丙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他的莊稼。」(路10:2) 由於我來自一個農民家庭,所以當我看到烏克蘭的麥園被戰火暴力所摧殘的畫面,都讓我感到心碎。炮彈、導彈或地雷造成了一個個的深坑,裝甲部隊穿越遼闊的麥田。在那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麥田的收成已準備好,但留在田裡收成的農民很少。那些繼續收割的人,必須躲避炮彈和地雷,好能順利地收集這些莊稼。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引領我走向天主的時刻(1)

疾病與痛苦的背後引領我走向天主的時刻(1) 文:陳曉疇 去年11月10日,我在家中感到非常不適,暈倒了!隨即被送往醫院,需留院治療,數天後(17日)更要接受一次極大的外科手術。其後,自12月3日起,便要開始接受一系列的化療。我在醫院渡過了痛苦的日子,但感恩仍有家人及朋友前來探訪。縱使仍需返回醫院繼續接受治療,但有時還有機會回家渡過週末,這對我而言已屬不錯,可令我暫時將痛苦拋諸腦後。

信仰.書情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離開,是為了回來

文:余寶珠 假設我現在75歲,聽到上主的召叫,我會不會放下一切,走自己未知天主已知的路呢? 天主的話是這麼的實在,而我看到的,卻是自己驚恐的心,抓着不放。 朝聖就是這樣,帶着未知往前探險,保持信德依賴上主,走走碰碰、跌跌撞撞,向天主發問「祢在那裡」的同時,找到自己,也找到祂!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之光 號角舊文

【聖言之光】門徒之道 自由之路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由於一系列的禮儀年安排,我們自四旬期起便脫離了常年期主日的編排。在緊接着復活期的常年期兩大慶節之後,我們也回到常年期的主日順序。不過,上述的安排無可避免地使我們失去了幾個常年期主日。今年,我們是在常年期第八週進入四旬期的,而今天卻已是常年期第十三主日了。所以,如果要讓今天的讀經更容易「入口」,我們就要先知道,按禮儀年主日讀經本身的安排,在第十二主日中,我們已應在處理「門徒之道的代價」(the cost of discipleship)這主題。因此,在第十三主日——即今天——更深入地探討這課題:身為基督的門徒,我們在個人的層面上可能會遇到甚麼難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