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年將臨期第三主日 在生活中總會有些時刻,我們希望能夠得到答案與確定,尤其是在危急關頭、面對困難和痛苦的情況下,因為在那些時刻,我們的疑慮會變得更為強烈。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經人物傳】亞當和厄娃:人單獨不好
文:梁展熙 現在,我們已看到,按《創世紀》第二章所載,上主天主在起初便發現,儘管有水從地下湧出灌溉大地,但大地上無人耕作之後,於是祂首先用「泥地中的灰土」(the dust of the ʾădāmâ)造了人([hā]ʾādām)。然後,上主天主便親手「在伊甸東部種植了一個樂園」,便把人置於其中內(8節)。園內有上主天主使地面生出的各種果樹,當中包括遠近馳名的知善惡樹,以及旁述到《創.三》結束時才提及的生命之樹。順帶一提,按《創.二》的說話,人此時應是素食的,因為他只(獲准)吃樹上的果子(見17節)。
【天主的莊田】親自走近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路24:32)由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與竹灣聖若瑟靜修院合辦的「烈焰之心」靈修工作坊於剛踏入的將臨期第一主日完成。我們一起由動走向靜,又由靜回到動,細味着在厄瑪烏路上耶穌如何「親自走近」我們,與我們「同行」(路24:15)。祈禱中,我重回旅程的每個步伐,天主以甚麼方式,逐步逐步讓我意識到祂「親自走近」?
【速食神學】(202) – 我們如何應對誘惑?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在祂開始其牧職之前,耶穌受到了魔鬼的誘惑(瑪4:1-11;谷1:12-13;路4:1-13)。師傅祂自己受到誘惑,祂的追隨者也會是如此。 《天主教教理》第2847點區分試煉和誘惑。「聖神使我們辨別考驗與誘惑兩者的不同;考驗為人內在的成長是必需的,因為「考驗生德行」(參閱路8:13-15;宗14:22;羅 5:3-5;弟後3:12);誘惑則導致犯罪和死亡(參閱雅1:14-15)」。
今天的聖母無染原罪始胎節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譯:Siena Lam 我兒時曾多次聽到「Ave Maria Purísima」和「Sin pecado concebida」這兩個表達。在我們居住城市亞維拉(Avila)的El Oso小鎮,曾有乞丐一邊喊着「Ave Maria Purísima(萬福,至潔的那位)」,一邊敲着我家大門,而我母親總以「Sin pecado concebida(無原罪的受孕)」作回應。後來,我才得悉這兩句所指的,便是:無染原罪始胎。
【神修】(5) – 從我們時代的神祕生活中獲得教訓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譯:Conni Leung 聖人們及神祕學者向我們談論天主及祂的愛,而他們經驗到天主的存在臨現於自己的生活上。他們又講及耶穌基督,祂是靈性生活的導師、神祕家和愛慕的對象。天主聖神棲身在每人的心靈深處,帶來基督的恩寵和祂神聖的「恩典」。聖人有湊效的教導,但首先是他們生活上動人的見證,滲透着愛、謙卑、祈禱、捨棄、十字架、喜悅、默觀和憐憫之情。
【聖經人物傳】亞當和厄娃:在樂園中的亞當
文:梁展熙 在《創世紀》第二章中世界上第一個人受造的過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用我的翻譯來說:「上主天主用泥地中的灰土塑造形成了人」。構成人([hā]ʾādām)的形體(form, shape)的,是「泥地中的灰土」(the dust of the ʾădāmâ [= 可耕作的土地、泥土])。不過,大家也許沒有留意到的是,《創.二》的創世次序與《創.一》不同。在《創.一》,人是物質界中最後受造的;但在《創.二》,人是最先受造的。
【速食神學】(201) – 十誡規定的責任有多重要?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十誡闡明了一些 (1) 重大責任和(2)一些本質上較輕但也可能是很重要的義務,這取決於行動者的意圖(或動機)和環境(參閱《速食神學》第178點-180點)。這些要點在教理中有所解釋。
【心遇聖言】用「悔改的果實」當將臨期的裝飾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甲年將臨期第二主日 在我們身處的城市中,聖誕裝飾已隨處可見;然而,在本主日的福音(瑪3:1-12)中,洗者若翰的強硬形象幫助我們避免將聖誕節與各項支出劃上等號,而墮進消費主義的陷阱。他的呼籲是:「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那麼,就結與悔改相稱的果吧!」
【向日葵之歌】朝着目標成長
文:羅芷芬 將臨期的到來,各堂區和團體舉辦不同類型的避靜和講座,邀請信友們準備迎接主耶穌基督的降生。「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10:10)過去一年,你的生命中有那些經歷滋養你朝着天主成長?有那些本來令你沮喪的事卻成為一個成長的機會?天主怎樣從中建立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