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發現到聖經作者有意讓《創.四》中加音的故事來呼應《創.三》中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包括事件發生之後上主開首就問『人在哪裏?』的問題,以及始作俑者不願承認責任的回答,還有上主接着反問的:「你作了甚麼!」。然而,上主要對加音說的,仍然未完。就讓我們今天繼續讀下去。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利瑪竇】(20) – 利瑪竇的文字福傳(下)
文:段春生神父 《交友論》1596年於江西寧都首次出版,此後,1599年在南京和1601年在北京連續再版。被數入十餘種叢書,在明末士大夫中風行一時。《交友論》是利瑪竇早期最成功的一部著作,搜集整理了西塞羅與伊拉斯莫斯論友誼的格言:「吾友非他,即我之半,乃第二我也,故當視友如己焉。」教宗方濟各2018年9月26寫給中國天主教的信中,提到了利瑪竇的《交友論》:「正如非常敏銳的耶穌會士神父利瑪竇所說的,讓我們挑戰彼此信任的美德:『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後宜信。』」
【心遇聖言】聖召:您深處之喜悅與世界渴求的匯聚點
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甲年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祂一見到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像沒有牧人的羊。於是對自己的門徒說:『莊稼固多,工人卻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他的莊稼。』」(瑪9:36-38)
【聖經人物傳】加音和亞伯爾:上主與加音之間的對話(上)
文:梁展熙博士(S.Th.D.)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在目睹加音惡行的同時,也開始愈來愈發現到聖經作者有意讓《創.四》中加音的故事來呼應《創.三》中男人和女人的故事。今天,我們會接下來看看上主與加音各自如何面對眼前的處境,並從中看出《創》四章與三章之間愈來愈明顯的呼應關係。
【速食神學】(227) – 聖母瑪利亞教導我們怎樣祈禱?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我們探討過舊約祈禱的人物典範。讓我們現在來到新約,其中一個典範是聖母瑪利亞,她教導了我們祈禱重要的一課。讓我們列三個例子。
由無神論者成為神父
「天主用30秒贏得我的心」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天主只用了30秒向克里斯多福.克拉爾卡(Christopher Kralka)展示他真正的召叫:司鐸聖召。這位來自波蘭東南部凱爾采(Kielce)的年輕人原本已經完全離開教會,甚至多年沒有進入任何宗教建築,並堅信教會是落後的機構,與現代世界觀毫無關係,直到2002年8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波蘭,一切都改變了。
從朝聖看見傳教士福傳足印
從活動開心窗力證福傳真諦 文:芝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要做地上的鹽,世界的光,將基督聖言、福音精神,傳揚開去」。神父經常提醒我們,要做好福傳工作。但,何時做?怎樣做?
耶穌聖心節——敞開賦予生命的傷口
文:António dos Santos 譯:Conni Leung(Focolare) 每逢六月,教會都會特别敬禮耶穌聖心;而今天(6月16日)是耶穌聖心節,適逢在基督聖體節後的星期五。 敬禮耶穌聖心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傳統,教父們也曾多次談及。一切都源於耶穌那顆「溫良和謙卑」的心,也曾在加爾瓦略山的十字架上被羅馬士兵的長矛刺透。從祂肋旁流出血和水,象徵着聖洗聖事和聖體聖事,以及教會——基督的淨配——的誕生,她是從耶穌(新亞當)的肋旁誕生了,猶如厄娃也是從亞當肋旁誕生一樣。
【利瑪竇】(19) – 利瑪竇的文字福傳(上)
文:段春生神父 歐洲傳教畫面:傳教士手持十字架在大街、小巷、廣場上,向所有人宣傳福音。因為中國的所有教派多以書籍,而不是以口講作宣傳。「在中國印在書上的東西都被認為是真理。」「在中國有許多傳教士不能去的地方,書籍卻能進去,並且仰仗簡捷有力的筆墨,信德的真理可以明明白白地由字裡行間,滲入讀者的內心,較比用語言傳遞更有效力。」
【心遇聖言】「擘開的餅」是我們的「新名字」!
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甲年聖體聖血節 「我所要賜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肉,是為世界的生命而賜給的。」(若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