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春生神父
《交友論》1596年於江西寧都首次出版,此後,1599年在南京和1601年在北京連續再版。被數入十餘種叢書,在明末士大夫中風行一時。《交友論》是利瑪竇早期最成功的一部著作,搜集整理了西塞羅與伊拉斯莫斯論友誼的格言:「吾友非他,即我之半,乃第二我也,故當視友如己焉。」教宗方濟各2018年9月26寫給中國天主教的信中,提到了利瑪竇的《交友論》:「正如非常敏銳的耶穌會士神父利瑪竇所說的,讓我們挑戰彼此信任的美德:『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後宜信。』」
《畸人十篇》是利瑪的另一部重要的中文宗教著作,是《天主實義》的姊妹篇,凡二卷。於萬曆三十六年(1608)初刻於北京,有李之藻序。1609年重刻於南京及南昌,1629年收入李之藻編的《天學初函》。作品採用了與《天主實義》相同的對話形式,但不同的是,作品交代了對話者的姓氏和身份,只有末篇除外。他們分別與利瑪竇交談的時間大約在1589年至1607年之間。
第三篇和第四篇的對話者都是徐光啟,都討論死亡問題,因文章太長而分成兩篇。第三篇的題目是《常念死後利行為祥》,意即:人常常想到死後的事性,有利於道德修行。
普通中國人一般忌諱談論死亡,利瑪竇對此感到困惑,於是便問徐光啟當中的原因。徐光啟告訴他,這是普通人在欺騙自己,而聰明人並非如此。
利瑪竇說,死亡是一個最嚴肅的問題,人最害怕的就是死亡了,所以在他的祖國意大利,有志者都認真思考這一個問題,並且經常進行討論。有備無患,在死亡不期而至之前,就時刻做好思想準備,不僅能使我們安靜地面對,而且能有益於沮惡振善。
如此熱衷於討論死亡,究竟有何意義呢?利瑪竇解釋說,人要活得明白,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弄清楚死亡是怎麼一回事;不明白這一點,人就會活得稀裡糊塗。當明白了人總有一死,過去的歲月已經過去、已經死亡,就會珍重此生。生命不像西江之水,江水有源,它是永存不涸的;生命若燈燭,日日燃燒,漸至燈減而無可補救。
第四篇記錄了接下來第二天利瑪竇與徐光啟的交談,題目是《常念死後備死後審》,強調時刻想到死亡可輔助德行,對死後的審判有好處。對此,利瑪竇認為常有「死候之念」,有以下五點好處:
一、「以斂心檢身,而脫身後大凶也。」道理很簡單:「知終乃能善始,知死乃能善生也。知家財乏,則用度有節;知壽數不長,則不敢虛費寸陰。」時刻提醒自己生命在流逝,能促使我們自覺地約束自己:「日記其日已往,而自置己於此生之末,乃能善迪檢一生之事也。」想到來世的痛苦,會促使我們明辨今生的善惡:「恒以心居死候,則知生際所當為。」
二、「以治淫慾之害德行也。」慾望與德行是互相對立的,人的各種慾望就像炎炎烈火,會燒壞德行。而「死候之念,則一大湧泉,減彼熾焰,故於懲戒色慾,獨為最上良藥也。」慾望迷人心竅,如「使人笑至死之水」,「死候之念」則如「止笑疾之水」,可以拯救我們的靈魂。
三、「以輕財貨功名富貴也。」財貨、功名、富貴均為身外之物,人死之後,這些借來的東西不再有用了。按照天主教經典中的說法:「不曰『人財』,而曰『財人』,以是貪得者,非我使財,為財所使,是財奴也;不曰『得財』,而曰『夢得財』,蓋其富厚百年,猶一夜之短夢矣。」比之於財貨等虛幻之物,德行「不畏水火盜賊,彌久彌固,不相脫離,生死我隨也。」多想想死後的情景,於德行有益。
四、「以攻伐我倨敖心也。」倨敖、驕傲,是妨礙修行得道的,貽害無窮:「養敖者,其道心固敗矣。夫敖之根柢本弱也,以虛為實,以無為有,以他為己也。」人是很難看到自己的缺陷的,必須要有一面鏡子,才能稍微看到自己的缺點。以骷髏為鏡,可以明白「行世之際有尊卑,死之後無尊卑」的道理,就會消除倨敖之心。
五、「以不妄畏而安受死也。」天主造人的時候,賦予了畏死欲生之性,「然而生死皆聽天主之命。人自求死,即不可;人強求生,亦不可。」人的生死,是天主與人之間的神聖約定:「生死之主,借爾此生,實陰約以死而還之」,所以人是不能負約的。死亡的過程不過須臾之間,為甚麼要畏懼呢?「吾不能無死,然而能免死之懼也。」提前做好死的思想準備,是有好處的,而且也不困難:「夫死候之念,初來以威,次來以慰,卒來以喜也。」人最畏懼的,其實不是死前、死際,而是死後,而這種畏懼,是有好處的,應時刻在心:」此畏也,最能引我於善,則宜存養之,不宜卻去之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