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se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呼喚(召叫) 不可知的相遇

文: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在一連串頻繁的慶節過後,禮儀曆讓我們回到平常生活的步伐。在常年期中,讀經選段一方面讓我們按時序重新體驗耶穌的公開傳教生活,另一方面藉此讓我們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信仰。今天,在本年常年期起始的時間,禮儀也讓我們回顧信仰生活的開始:主對人的召喚。 有趣的是,無論在讀經一還是福音選讀中,事件的主人翁某程度上本身就與上主有了關係(先不論他們因為是以色列(猶太)人而自動成為天主子民的一份子)。撒慕爾一出生就被母親獻給上主,自小就住在大司祭厄里那裏,並已開始在上主面前供職(見撒上2:18)。至於安德肋和他的同門,在跟隨耶穌之前,就已是洗者若翰的門徒。換言之,他們對上主其實並不算完全陌生。可是,他們真正的信仰之路,可謂仍屬初始,因為他們尚未得到那一份最關鍵的經驗。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二主日(乙)

文: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福音1: 35-42 今天的感恩祭是關於聖召──天主的召叫。聖召不是只針對若干被選中的人,若是說「今天已經沒有聖召」,這話並不是真的。每個人都被天主召叫,以他們的生命和獨特的才能為別人完成某事。 當洗者若翰向他的兩個門徒說,「看!天主的羔羊!」若翰知道他的領導角色只是暫時,此時他把領導權交給了耶穌。這兩個門徒(可能出於好奇)開始跟著耶穌。耶穌轉身問他們,「你們要甚麼?」一般來說,我們應該是問,「天主要甚麼?」不,祂也要知道我們要甚麼,這不是為了祂的好處,而是為了我們的益處。我們會怎樣回答,正說明了我們對天主和周遭人真正的優先順序。我們希望從人生、從天主得到甚麼?這問題可不好回答,很容易流於表面,但是我們的答案會顯示我們真正處於甚麼樣的階段,當處境改變,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我們得回答這樣的問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教會的訓導權和禮儀改革(2)整理訓導權的宣言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何紹玲 上回介紹了教會訓導的三個層次,但這三個層次的區別是甚麼呢? 1)三個層次之間的首個區別,能在訓導的內容中找到。(1.1)第一個層次:教會稱這些訓導能在聖經和聖傳(特別是在教父)中找到。簡而言之,教會是指:「這教義是來自天主自己,耶穌是這樣說的!」這些教導被稱為當信道理(de fide credenda)。(1.2)第二個層次:教會沒有(至少還未)確認這些教義是由天主親自揭示或教導,但已表明這些教義是天主所賦予教導權的人(教宗和主教)、以權威的方式傳授。這些教義稱為當遵守的道理(de fide tenenda)。(1.3)第三個層次:是那些並不是明確的方式講授的教義。它們的重要性能透過「文件的性質,同一教義的重覆陳述,或口述表達的要點」而得知。(DC 11, 最終)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主受洗節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瑪爾谷福音1: 7-11 下週一(1月8日)為主受洗節,我們當天所慶祝的節日象徵著聖誕期的結束。從聖誕期到今天,天主藉著三次慶典將天主子耶穌顯示給我們。第一次的顯示是當耶穌誕生在白冷城的馬槽時,貧窮和有罪的牧羊人首先迎接了祂。第二次的異象,天主為了拯救我們,顯現給所有的外邦人,從東方來的賢士帶著貴重的禮物,朝拜剛出生的耶穌,也就是我們上周所慶祝的主顯節。今天,我們慶祝的主受洗日是天主第三次將祂的人性顯示給我們。耶穌已經長大成人,來到耶路撒冷約旦河以北的沙漠曠野裡,接受表哥若翰洗禮。儘管耶穌在曠野中受到撒殫的試探和誘惑,但卻在試煉中發現天主的臨在。 然而我們可能會好奇:為甚麼耶穌要受洗呢?耶穌之所以和我們一般人不同,就在於他是無罪的。但大多數前去接受洗者若翰洗禮的人,都是一些罪人,耶穌要如何融入這樣的團體中呢?此外,若翰明確指出他自己並不是救世主,他只是一名使者,為將要來的那位預備道路而已。他甚至不配做祂的奴隸,為祂解鞋帶。然而耶穌卻接受了若翰的洗禮。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解釋。耶穌在約旦河中,和那些自稱是罪人的人一起受洗,充分顯示出耶穌對我們無條件的寬恕。在我們軟弱的時候,耶穌的精神依然會陪伴我們,因為耶穌充滿了人性,因此祂能了解我們的感受和反應。其次,那些不尋常的現象,證明了耶穌的洗禮和普通的洗禮不同。   在這個特別的時刻,天主聖神用鴿子的可見形式,下降到耶穌身上。藉著洗禮,耶穌正式被賦予使命,開始祂的公開傳教生活,醫治和解放受傷的靈魂。聖神降臨在耶穌身上,但祂卻為全人類帶來真理與正義。我們利用今天這個機會,重溫自己的洗禮。它不是一個具有神奇效果的儀式,而是一段生命旅程的開始,是發展成為基督肢體及教會成員的開始。我們的洗禮不僅在個人或家庭中被慶祝,它更是一個教會團體對新進成員最基礎的歡迎方式。我們每個人都被召叫要積極的在生活中見證福音,要做地上的鹽,做世上的光。我們領受聖洗聖事就代表了要一生一世跟隨耶穌的腳步。依撒意亞先知所預言也可以應用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在今天的感恩祭典中,我們感謝上主賜與我們領受洗禮的恩寵,也祈求天主看顧我們信仰的道路,祝福我們每日的生活。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教會的訓導權和禮儀改革(1)「教會訓導」是甚麼意思?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何紹玲 教宗方濟各於2017年8月24日,向齊集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準備參與第68屆全國禮儀週的人仕公佈:「我們以教會訓導權,明確肯定禮儀改革是不可逆轉的」。 當羅馬教宗明確地「以教會訓導權」去肯定某些事件時,是甚麼意思呢?究竟禮儀改革必須包含甚麼要素?就讓我們嘗試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回答這兩個問題。

主日福音 Gospel Toon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未完的旅程

文:梁展熙 乙年聖誕期主顯節 主顯節的福音選讀的一幕,一開始就是「有幾位從東方來的賢士」已經到了耶路撒冷。可以說,在敘述中,他們是在目的地出場的。然而,這聽起來是否缺少了甚麼? 今時今日,若果不是『跟團』的話,絕大部分人旅行(自由行)時找路定位的依靠,大多是靠手機中的地圖應用程式。它能夠每步定位,甚至因應需要(步行、乘坐交通工具或駕車)而提供不同的路線選擇。一切簡易又方便。然而,我們又能否想像得到,古時人們尚未有任何辨別方向的工具(或該工具尚未普及)時,單靠晚上天朗氣清方能抬頭望見的一顆星來走一趟長途跋涉的路程,又是何滋味?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46】為甚麼人那麼難以預測?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我們見過,人能夠(對事情)孕育出新的想法。為甚麼人能夠有這創新的思維呢?事實是因為人不只理會事物的表面。我們有能力透過內部感官製造的心像中發現——抽取——事物的本質。由此可見,這些心像讓我們明白我們所知的每一件事物的都有一定的特徵:它的顏色、形狀、質料、味道等等。人的腦海(的探索)能超越這些表面特徵。 當我們遇見一個人時,我們的感官只能感知這個人的高度、膚色和其它的明顯特徵。但我們的感官不能到達無形的、不能看見的、攸關重要的部分。人需要更高的力量——理智——來抽取每樣事物的本質。在本專欄的第7篇(3月17日的報道)中我們已經說過這點,這更高的力量包括三個步驟:領悟、推理和判斷。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讚美天主之母

文:黃月明 永遠只有獨一無二自有永存的真神,除祂以外,永遠不會再有永恒的真神,只有祂是自有永遠長存而不是被造的,所有神人無一不是由祂親手而造! 聖母雖是自有永恒者天主之母,並雖是全人類的母皇,但她卻不是自有永恒的,她也需要由永恒者而造!不過,她在自有永恒者的心中,卻在永遠以前已經存有,但她仍需被造於永恒者!而在某一時刻,她卻要由自有者把她造出來!為的要她成為天主之母,她將是全人類最偉大的!她的地位,永遠無任何人可代替!她將藉聖神的德能成胎,誕下人類的救主,因了她,救主才能到世上來,贖人類的罪,被釘死於苦架! 啊!聖母!若無妳,人類永遠無法得救! 啊!全人類的母后!妳永遠堪受讚美和感謝! 妳給人類誕下聖子,使天堂門重開,全人類永遠敬愛妳!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45】你見過動物會創新嗎?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大自然多姿多采,大自然何其迷人!只要看一看鳥兒的雀巢,螞蟻的蟻丘,或蜜蜂的蜂巢便能體會到大自然的美。 但你有否疑惑過,為何鳥兒沒有設計出新類型的雀巢,為何螞蟻的蟻丘設計依舊一樣,蜜蜂沒有為蜂巢而想出新的結構呢?在動物的王國中,只有人能夠設計他們生活之處。再者,即使兩個人同時住在間隔,大小和尺寸近乎一樣的單位,他們單位的設計也是不一樣的。 你有曾經想過鳥兒們能聚在一起決定他們的總統嗎?猴子們成群結隊一起為民主而抗爭嗎? 你有見過母雞為雞兒設立學校嗎?你有見過狗隻組織演唱會,鷹嘗試新的飛行方式,貓兒嘗試用另一種方式捉老鼠嗎? 你見過動物會創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