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47)天主對世界和我們說了甚麼?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我們來自哪裡」和「我們會去哪兒」這些問題,可以在創世紀的首三章中找到答案。因為如此,這些章節為人而言尤關重要(參閱《天主教教理》第289點)。在創1:1-3,它說:「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大地還是混沌空虛,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天主說:『有光!』就有了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論盡家庭】(3.1) 兒童培育:生活與信仰

文:梁敬之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及認可督導 於是有許多群眾帶著瘸子、殘廢、瞎子、啞吧、和許多其他的病人來到耶穌跟前,把他們放在他的足前,他便治好了他們;致始群眾見到啞吧說話,殘廢康復,瘸子行走,瞎子看見,都大為驚奇,頌揚以色列的天主。(瑪竇福音15:30-31)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讓生命瀟灑地老化】(1) 年老的意思

由這期一連四篇,我會談談現今變老及老齡的問題。 當我還是一個年輕成年人的時候,我已開始關注老化和老人。那時我大概是42歲吧,加入了教會的非政府組織Opera Pia International for Active Aging,推行一些[老有所事]活動。1982年,我正在馬尼拉的聖多瑪斯(UST)大學工作,因工作關係,我參加了同年在維也納舉行的老齡問題世界大會(World Assembly on Aging)。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真智慧.敢於去愛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人類是永遠都無法靠一己之力的勝利來贏取智慧的。《智慧篇》第九章(讀經一)是撒羅滿為求得智慧所作的禱詞;此章的第二部分(13-19節)解釋了智慧是何等不可或缺。然而,與撒羅滿相比,今天的世界看來更欠缺智慧。今天的禮儀選讀教導我們,智慧並不是單單對人情世事的看透,也不只是懂得明哲保身,而是領悟到如何活出我們【留意:是複數!並不是我自己】如何好好渡天主子女的生活。簡言之,智慧牽涉到三個層面:我與自己、我與別人、我(們)與天主。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14: 25-33 路加福音常常充滿了率直的文字。在今天的讀經中,我們看到耶穌像往常一樣對熱情的群眾講道,卻似乎潑了他們一桶冷水。耶穌說:如果誰來跟隨我,卻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就不能做我的門徒。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震撼的要求,尤其是對很多以家庭為中心的教友而言。但是,這只是一個全然奉獻跟隨耶穌極端的例子而已。「惱恨」這個詞是猶太人的語言,我們不該只看字面上的意思。就像耶穌所說的愛,不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而是應該將愛發揚到陌生人,甚至是敵人身上。如果我們沒有完全地將身心靈交託給耶穌,那麼我們就還沒有準備好成為耶穌的門徒。耶穌不是要我們拋棄家庭,因為這樣就違反了愛的誡命。但是福音只是要強調,對於那些想要跟隨耶穌、完成耶穌使命的人,他們必須完全無條件地捨棄自己。另外,當天主的召叫和我們個人的情感有衝突時,我們應該選擇放下個人的私慾偏情。這才是耶穌對群眾所傳達最重要的訊息。跟隨基督不只是像追星族一樣,傻傻的迷戀或崇拜偶像。作為天主教徒,我們不僅要做耶穌的粉絲,更要當他的追隨者。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46)我為甚麼存在?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不論男女,到了人生某一階段,都會不約而同地問這些問題:我來自哪裡?我會去哪兒?我為甚麼存在?(參閱《天主教教理》第282點)。我們問自己這些問題,因為我們想在生命中找到意義。這意義賦予我們價值。當某些東西具有價值時,我們才會珍惜它們。如果東西沒有價值或價值不大時,我們拋棄它,我們捨掉它。《活出意義來》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對在德國集中營中倖存下來的同胞囚犯進行了研究,他發現無論誰有生存理由的都存活下來,誰沒有的,通通死去。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人的胚胎之尊嚴與權利】(2) 尊重胚胎之尊嚴與權利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人的位格」的名字是「尊嚴」的名(nomen dignitatis)。聖多瑪斯.阿奎那對「尊嚴」一詞作了這樣的解釋:「尊嚴」是特別為最優越的人而設的……即天主、天使和人。「位格表示著在自然的整體中最為完美的東西」(Persona significat id quod est perfectissimum in tota natura)。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會帶來分裂的和平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在今天的福音中,《路》記述耶穌聲明祂來是使大地成為火海的。然而,我們必需明白的是,這類措辭是耶穌時代的主流思潮。自舊約先知時代消亡以後,默啟文學方式(apocalyptic literature)成為猶太思潮主流。這種思想和文字常把人世間的矛盾和問題簡化為兩股超越人類的力量——善與惡——的鬥爭,並以天崩地裂和鬼哭神號的場面來描寫這場末世鬥爭。【參路10:18——「耶穌向他們說:『我看見撒殫如同閃電一般自天跌下』」】。《路》中耶穌並不是在建立一套神學理論,祂只是在用當時文化常用的措詞而已。《路》中耶穌曾經有一次天主國度的經驗,仿如一股降到祂上的力量,催迫着祂行事。因此,《路》並不只是說祂將會施火的洗禮(見3:16),而且祂自己也將浸沒在這火的洗禮之中(見今天福音)。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45) 聖子和聖神的使命是甚麼?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Mission」(「使命」)一詞來自拉丁文,意謂 「to send」(「派遣」)。當一個位格從另一位那裡出發時,祂也是被派遣。聖子從聖父那裡出發,祂也是被聖父派遣;聖神由聖父和聖子所共發;祂是被聖父和聖子派遣。換句話說,使命引致出發:聖子從聖父那裡出發,和被聖父派遣,下降人間;聖神由聖父和聖子所共發,並被聖父和聖子派遣下降人間(參閱《天主教教理》第258點)。 使命可以是可見的(外在的)和不可見的(或內在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座常駐聯合國觀察員 「婦女與和平教育保障兒童的未來」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奧薩總主教(Bernardito Auza)本月2日在聯合國安理會關於「兒童與武裝衝突」的公開辯論中發言,強調應在保護兒童方面制定規則,教育一般民衆並提供相關信息,以建立一個和平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