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二主日 正如我在上星期所指出的,復活期的讀經安排的最重要目的,就是為整個教會——尤其是為新領洗者——作釋奧要理講授【如果大家對「釋奧」的概念有疑問,請回到我上星期的文章】。這教理講授的重點,就是要幫助我們如何發現到復活的主一直臨在於我們中間。至於禮儀為復活期第二主日所定下的主題,正是這份臨在以不同形式的彰顯。我們都相信基督的復活;但人性使然,我們都希望能夠有這復活的德能的一些具體證據。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可以在何處找到這份力量呢?我們總是想要去親手觸摸這份力量,我們總是想要去親眼看看這份力量。
聖言之光
【聖言之光】「新」的一天
文:梁展熙 丙年復活主日 復活期,也就是教會傳統中「釋奧」(mystagogical catechesis)的最佳時機。所謂「釋奧」,就是向信友闡釋他們剛領受的或剛更新的入門聖事中蘊藏的奧秘。復活期中每個主日的讀經都聚焦於這奧秘的不同向度。今天的主題是在基督內生命的煥然一新。當然,我們仍然不能把這曠世的「新」從其歷史脈絡中剝離。這更新一切的力量先是藉基督的復活在人世間爆發,繼而透過最初的基督徒的宣講傳遍普世。藉着這件「新事」,天主以一種超乎人類所能想像的方式具決定式地參與了世上每個人的歷史——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
【聖言之光】為了他人 放下自己
文:梁展熙 丙年耶穌苦難聖枝主日 這是四旬期的最後一個主日。作為進入聖週的最後準備,禮儀讓我們再次審視基督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性。既然我們已承認祂為我們的救主,我們便應該進一步追問,祂是個甚麼樣的救主。我們發現到,祂是位取了奴僕的形體【白話簡譯:取了奴隸的身份=has assumed the form of a slave】;祂已受光榮,超越一切名號;祂卻仍然與我們一起承受活在塵世中的各種痛苦。
【聖言之光】前無古人的新事 後無來者的喜悅
文: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隨着四旬期快將結束,禮儀似乎希望在我們心中留下個驚嘆號。儘管天主已在祂子民面前行過無盡的奇事,祂現在許諾,祂要做一件更偉大的、更超乎我們所能想像的大事。因此,我們應從靈魂的深處來歡躍。我們只能驚嘆和歡樂。天主的美善確實超言人類言語所能形容;我們只能從心感到喜悅。當我們真的意識到天主為我們準備何等奇妙的事時的時候,我們將會發垷,比較起來,其他一切根本不算甚麼。
【聖言之光】天主不計成本的大方慷慨
文: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今天是「喜樂主日」,是我們在四旬期間特別強調要喜樂起來的日子。今天的所有讀經中,都有交代我們要喜樂的理由。橫跨今天所有讀經的主題,是天主那有如「揮霍」般的美善。至於答唱詠中所帶出的情感,則是我們靜默反思的最佳素材。其餘的讀經則展示出是天主的恩寵是如何傾瀉在有需要的人身上。不過,儘管今天的禮儀充滿着喜樂,當中也指出我們仍要面對的一項挑戰:假若我們希望可以真正在天主內喜樂,我們就必須讓我們的心改變過來。
【聖言之光】天主 人不能完全理解的奧秘
文: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只要我們靜下來默想一會之後就會發現,在今天的讀經中,有一大主題漸漸顯露出來:天主是人不能完全理解的。在天主所啟示的自己的名字中,我們最能夠看出這一點。這名字一方面把以色列的天主與古近東其它的神祗區分開來;但另一方面,箇中的意思對我們來說仍舊是霧裏看花。此外,在今天的讀經中,我們也可看出天主是願意屈尊就卑,來到我們中間,無論是透過我們身邊的人或物來與我們溝通。最後,我們更可看出,天主既願意寬恕罪過,卻又決定要把不結果的樹砍掉。對於這看來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們確實會感到困惑,對於這位天主感到無法完全理解。
【聖言之光】天主的肖象 天主的光輝
文: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二主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禮儀讓我們慶祝天主在我們中間的顯現,並向我們揭示出天主臨在的各種方式。既然四旬期是讓我們接受天主把救恩帶給我們的不同方式,那麼我們便需要有能力在遇到這些方式時認出天主在當中的臨在。換言之,四旬期就是提醒我們認出天主臨在不同方式的時期。
【聖言之光】我的天主,我投靠你
文: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 四旬期是特別屬於天主的時間,今天的禮儀選讀特別希望我們體味到這一點,並提醒我們,我們不過是地上塵土,所以,無論我們以為自己付出得如何多,也不能為我們自己贏得救恩。救恩,是來自天主的一份禮物,一份白白的恩賜。四旬期同樣提醒我們,不要嘗試強迫天主的手以我們所想的方式來行事。相反,我們應該好像在曠野中的耶穌一樣,讓天主的計劃在我們身上開展。最後,四旬期是一個讓我們深深默想耶穌的死而復活的奧蹟,並藉以讚歎天主為我們所作的偉大工程。
【聖言之光】言行一致 表裏如一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八主日 在這主日,禮儀讓我們繼續走在成為真正的耶穌門徒,成為堪稱祂真正的追隨者的學習之旅上。因此,今天禮儀選讀的主題與上主日相近:一個人的外在表現時常會矇騙其他人。 禮儀藉今天的讀經提醒我們,一個人的說話與他的行為,必須高度相符。 無論是取自《德訓篇》的讀經一還是取自《路》的福音選讀,都採用了智慧文學的體裁——諺語箴言和比喻——來傳遞箇中的教誨。這些教誨所使用的情節背景,都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環境——農耕田地和社交場合,也說明了即使在日常生活的場合中我們也是學習人生不同課題的理想場所。
【聖言之光】慈悲之路 今天起步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 在常年期內,禮儀讓我們與門徒們一起,向基督學習門徒之道。藉着今天的讀經,我們明白到這學習的歷程不僅僅是要改變我們內心的想法,更是要改變我們外在的行動。至於其中,也許對我們來說最困難的,就是寬恕:寬恕那些我們視為敵對的人,寬恕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而且,儘管這事聽起來已經夠困難了,但福音為我們定下了一個更高的目標:我們應當慈悲,如同我們在天的父那樣慈悲。只要我們達到這境界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寬恕。單靠我們自己的修為,當然是永遠都達不到這境界的;可是,保祿宗徒向我們保證,既然我們已帶着天上的肖像,我們定可透過復活的主的德能,達到如同天父般慈悲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