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春生神父 利瑪竇神父在中國傳福音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北上京城見皇帝,希望獲得皇帝頒布允許傳教的法令;故此,他北上京城的決心,始終未有改變。待他準備好進京呈給皇帝的貢品後,遂踏上了赴北京的路程。他在山東臨清遇到稅官太監馬堂,是皇帝安排監督的。臨清是進北京及南來北往客商的必經之地。由於這裡是交通重鎮,所以派駐在此地收稅的太監也是一個暴戾恣睢、凶惡橫暴之人,而且相當精明。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速食神學】(221)-教理第四部分講及甚麼?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我們之前談論過,宗教是結集(1)關於天主,人和世界的真理;(2)戒律、規矩,人應該如何對待天主、他人和世界和(3)儀式或禮儀,人如何朝拜天主。 我們可以用三組詞匯來概括它們:(1)信條(2)(道德)法規和(3)朝拜。
【心遇聖言】復活的基督是我們歸家之途
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復活期第五主日 可負擔的房屋、樓價,是影響澳門的其中一個大問題。即使受新冠疫情影響,租金和樓價大幅回落,但澳門目前的房價仍然高企;對許多人來說,特別為年輕人而言,買樓置業的夢想仍被認為是一個烏托邦。政府已製定計劃,增加公共房屋及經濟房屋的項目,但仍需數年的時間才能落實有關計劃。
《號角報》的使命與傳承
同行:共融、參與和傳媒使命 文:杜亮神父 譯:梁浩然 在聖經中,不時使用步行的形象,特別是在踏上天主、耶穌、天使或先知所預備的道路。通常這類形象都會暗暗指出,當走上這些道路時,我們並不是孤單一人,而是與那至聖同行者的真光與指引作伴。
《號角報》慶祝創刊七十五週年鑽禧紀念,加添兩位主保聖人
《號角報》在慶祝創刊七十五週年鑽禧紀念的機遇下,特別加添兩位主保聖人——聖女加大利納(St Catherine of Siena)和聖亞大納修(St Athanasius),祈願在兩位聖師的帶領下,能讓《號角報》繼續履行福傳與培育教友的使命。
《號角報》慶祝創刊七十五鑽禧感恩聖祭
李斌生主教:教會傳媒須擔當建立橋樑的角色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轄下報章《號角報》於1948年5月1日創刊,奉聖若瑟勞工為主保。在今年慶祝創刊七十五週年,該報週二(5月2日)假聖母誕辰主教座堂舉行「《號角報》七十五鑽禧週年感恩聖祭」,敦請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禮,多位神長共祭。彌撒聖祭以中文及英文進行,導言及讀經則以葡文宣讀。
【朝聖者手記】每天「靈性旅程」的「維他命」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ómez) 譯:Conni Leung(Focolare) 基督徒的生活包含着倫理道德和精神的價值,與天主聯繫,也與他人和受造界息息相關。天主臨在於日常的生活,不是明天的,也不是昨天的,而是今天的。一天的每一刻都是我們手中唯一可掌握的。「此時此刻就是珍貴。」(聖女小德蘭)
他們的眼睛開了……我的眼睛開了嗎?
文:墨水 當我看完《路加福音》第24章第31節中「他們的眼睛開了」後,接着我在想:「我的眼睛開了嗎?」 回想五天的西安朝聖之旅,清楚記得來到西安的第二天,我們在南堂:聖方濟各天主堂參與感恩祭,踏入聖堂,我便坐在一名當地的教友旁,在不覺間我竟被她動聽的禱聲和歌聲吸引住了,於是我便慢慢地隨着她的節拍一齊誦念經文和唱歌。彌撒開始了,她輕柔地揭開經書和歌書與我一齊看,整個感恩祭的過程中彌漫着被愛的感覺。
【週三公開接見】教宗:搭建橋樑時勿忘基督信仰之根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3日)主持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回顧了他上個星期對匈牙利的牧靈訪問,向聚集的人群特別講解了匈牙利人民及其國家生活的兩個重要方面:根和橋樑。
鄧拉普獲選為馬爾他騎士團團長
(梵蒂岡新聞網訊)現年66歲的加拿大人、鄧拉普(John T. Dunlap)律師於週二(2日)被選為馬爾他騎士團第81任團長。鄧拉普獲選後,於翌日週三(3日)在羅馬阿文提諾山上的聖母堂,在教宗特別代表托馬西(Silvano Maria Tomasi)樞機面前宣誓就職。根據馬爾他騎士團的新《憲章》的規定,騎士團團長的任期為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