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利瑪竇】(15)-利神父與太監馬堂

文:段春生神父

利瑪竇神父在中國傳福音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北上京城見皇帝,希望獲得皇帝頒布允許傳教的法令;故此,他北上京城的決心,始終未有改變。待他準備好進京呈給皇帝的貢品後,遂踏上了赴北京的路程。他在山東臨清遇到稅官太監馬堂,是皇帝安排監督的。臨清是進北京及南來北往客商的必經之地。由於這裡是交通重鎮,所以派駐在此地收稅的太監也是一個暴戾恣睢、凶惡橫暴之人,而且相當精明。

利瑪竇神父一行人途經臨清時,遭到了馬堂的百般刁難。利神父找到了於臨清任職的廣東朋友鍾萬祿,希望得到他的幫助。鍾萬祿是一位廉潔奉公、具遠見卓識的官員,在臨清的口碑很好。人們為感激他對本地所作的貢獻,特地為他修建一座祠堂,供奉他的塑像,並把他的事蹟刻在石碑上,以志紀念。因此,太監馬堂對鍾萬祿敬畏三分。當鍾萬祿得知馬堂想貪污利瑪竇神父送給皇帝的貢品時,非常同情利神父,他告訴神父要想逃出馬堂之手,簡直比登天還難。因為當時的中國是宦官們的天下,皇帝只聽從太監的意見,連上層人物對這些太監的胡作非為也無能為力,因此他建議神父將禮品展示給馬堂,並對馬堂代為獻禮物表示感謝,這樣做可能會收到不錯的效果。鍾萬祿對利瑪竇神父的建議,可謂肺腑之言,且言之有理。

利瑪竇神父乘搭馬堂的船到了天津。馬堂讓利神父寫明,要進貢給皇帝的禮單:兩幅聖母像、一幅救世主像、兩隻時鐘(一隻大的有擺,一隻小的有發條)、兩隻三棱鏡和一部燙金、鑲金邊的《日課經》也被列入清單,這些東西會使這個太監更加得意。此外,清單中還加上一架羽鍵鋼琴和一部裝幀精美、封面燙金的《地圖集》。

由於馬堂給皇帝的奏折中專門提到利瑪竇神父奉獻的貢品的禮單,但沒有得到皇帝的批復,於是他擔驚受怕,後悔自己做了這事,怕自己因而受到牽連。因此,他讓利神父一行人住到天津城內的一座寺廟裡,派遣了士兵在神父們的住處日夜監視。一天,馬堂帶兵士搜索神父的住宅,搜查行李箱和書箱,仔細查看裡面的每一件東西,氣急敗壞地把東西扔得到處都是。每當找到一件利神父沒有讓他看的東西時,馬堂都要怒吼一陣子,好像神父的東西是偷來似的,而對所有他喜歡的東西都放到了一邊。

待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